世界人名小团结
繁体版

戴笠董卓孟德章邯:谈一种无原则的崇拜;

    戴笠董卓孟德刘邦:谈一种无原则的崇拜;

    1.戴笠,把蒋先生视为领袖、神明,自己甘做爪牙、奴才。

    青年时期开始,竟做一些“神出鬼没”的事。

    风光无限,盛极时是在抗战胜利之日,有特务武装数十万,

    同时,他的死期也进入倒计时:

    最后戴笠死得不明不白。

    2.董卓:董仲颖把权力视为第一崇拜对象,不择手段地谋取之---

    废掉幼帝,而立陈留王,是他攫取权力的手段。

    (陈留王被确立为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

    且,董仲颖对暴力还非常钟爱,他出身军旅,经常打败仗,受人指指点点,一股邪火没处发,因此,心理扭曲的他认为使用暴力对待弱小者是一件娱乐的事体。

    2.2

    董仲颖在军中系汤恩伯式的人物。他们的相同点就是豢养了一支私人军队,这一支军队是百姓的祸害。

    在权力的熏陶下+站在暴力金字塔的顶端,

    董仲颖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汉帝当禅位给姓董的了。”

    不久,董仲颖被王允设计除掉了。

    3.曹孟德:

    曹孟德有了董卓的前车之鉴,聪明地选择了“退一步”,因此,孟德得以善终。

    对待权力,孟德不是不爱,

    而是终于明白那种风险对他自己意味着什么。

    对待暴力,孟德也是近乎于偏爱的---

    一生大小战斗上百次,

    大规模会战数十次,胜多败少,还是不能满足孟德对暴力的诠释。

    对军事暴力的崇拜,使他“一炮害三贤。”

    对权力的敬畏,使他得了善终。

    孟德总是盼望着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大暴力荡平东南西南,统一天下,像刘邦那样做一个“高歌大风”的英雄;

    可是,他对暴力使用地过多了,在百姓心中的含金量慢慢地褪下去了,曹操的开明专制,越发地促成了三国乱世的形成。

    孙吴、蜀汉正是以孟德为反面教材去团结人的。

    难道不讽刺?

    而汉高祖不是暴力的崇拜者,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

    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很难说得通他的价值观,说多了,一定会使人不舒服;

    但是有一点可以理解:

    军事上,刘邦是一位百兽之王,不是杀人魔王;

    (项羽是杀人魔王。)

    政治上,刘邦是一个很好的厨师,南北大菜,果品、小吃,

    冷拼热炒,他都做得来啊。

    而章邯呢,他只会制作关中名菜,章邯的脚步没有走出关中,

    应该说,章邯是一个很传统的时代落后者,

    也是一位悲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