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名小团结
繁体版

圆山应举作写生,司马江汉学明暗:

    圆山应举作写生,司马江汉学明暗:

    比如圆山应举他的《追和逃》,画左右两个人,像蜘蛛一样奔跑。

    人体活跃,兼具衣服线条美。

    体态是简笔,

    面部是生动的。

    (这是日本画师从中国画向西洋画转变的典型。)

    还有他的《猿和竹笋》(写生贴),

    左边一只猿猴对着两根竹笋发呆,既有中国画的意境,

    又有西方画的写实。

    这个风格有点像齐白石。

    圆山在屏风上绘的《雪松》使用水墨+描金,沉毅、壮丽。

    圆山的绘画创作成功了。

    司马江汉也倾慕“壮丽”的画风。

    他曾经尝试使用中国画的风格绘画富士山。

    但是,他不觉得满意。

    他认为使用中国画方式创作缺少了写实。

    所以,求诸西洋画的技法。

    后来,司马江汉得到了一本《画法大书》。

    是莱耒思的绘画小册子。

    (Lairesse,GrootSchilderboek.)

    司马和他的朋友一起研究了它。

    并且临摹它的技法。

    不知道研究那本书之后,他又画没画他的富士山?

    不过,司马临摹的写实画《西洋制桶匠》有了中西交融之特色。

    特色在哪?

    特色在于:近景二工匠、中景二工匠、远景山峦天光的处理。

    处理有何不同?

    明暗。

    近景二工匠一明一暗;

    中景二工匠一明一暗;

    远景山峦天色,也是如然!

    ---一明一暗!

    西洋画对山峦-天色的处理很粗糙,不美;

    (可以说非常俗不可耐)

    而中国文人画的山峦天光,擅长描绘它们的特殊美,

    司马江汉的这幅“世俗”画兼具了一部分国画美。

    这是他的努力探索所得。

    (内容是制作木桶的人,本无美感。虽然给人的美感很一般,但是细节到位。)

    后来,二战以后的日本漫画,虽然是黑白的,但是明暗处理恰当,

    显然受到了司马江汉的影响。

    (司马是乾隆时期的人,和郎士宁同时代。郎士宁对花朵的处理也正在进步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