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独善其身
繁体版

27 抽调查命案

    贾琮吃完后,便准备回西府去去,也没打算凑到贾家众人面前去。

    刚走几步,就遇到了满面春光的贾瑞,内心微动,笑着打招呼:

    “哎呦,瑞大哥,你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贾瑞见是他,满脸笑意:

    “是琮兄弟啊,就是一点小好事而已,算不得什么…”

    贾琮听他这么说,更加确定了,嘴角微撇,客气了几句,便转身就离开了。

    贾瑞心生淫念,死了也是活该。

    ……

    且说王熙凤这边,知道贾瑞竟然对自己起了淫心,回到家中时,满脸阴沉,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也盘算着让贾瑞怎么死了。

    平儿见她这般,便问:

    “奶奶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

    王熙凤咬牙切齿地说道:

    “一个没了人伦的畜生!”

    平儿听得惊疑,想要追问,又怕王熙凤更生气,便也不再多言。

    王熙凤则看着她问:

    “家里可有什么事?”

    平儿回:“没什么事。”

    王熙凤一听,脸色更加不好了:

    “来旺媳妇没来?”

    平儿小心翼翼地看她一眼,轻轻摇头。

    王熙凤顿时拍着桌子:

    “混账玩意!没用的烂货!”

    “我早前就吩咐过,那三百两的利钱,这几日一定要拿回来,眼瞅着就要放月钱了,真当我的话算放屁?”

    平儿熟知她的脾性,见她突然发怒,忙劝道:

    “奶奶息怒,我想着她们定是不敢把奶奶的话当耳旁风的,或许明日就拿来了。”

    王熙凤咬着牙,满脸怒容:

    “你还替她们说话,去,告诉他们,要是明日午后,我看不到那三百两的利钱,我就拿她们一家去抵卖三百两回来!”

    平儿知道她不是说笑,当即应承,亲自去办了。

    ……

    万平县衙。

    这日,县丞蔡清渔突亲自来到文书房,对贾琮等一众文书说道:

    “通义坊里出了人命,有府衙通判傅大人追查,人手不够,来咱们县衙借调几个,你们可有人愿意去?”

    众多文书你看我,我看你,皆没人支声。

    贾琮见状,先是不解,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平日里蔡清渔只要有什么需求,这些文书皆是争着抢着表现。

    可眼下却突然集体沉默了,因为被京府官员抽调去帮忙,基本都是干苦活的命。

    即便做得再好,最多得京府官员的夸赞,得不到任何实际上的好处,有功劳也算不到被抽调人员头上来。

    而且一旦被抽调,就得暂时离开蔡清渔的视线,他们可不想错失了任何讨好蔡清渔的机会。

    “大人,卑职愿往。”

    迟疑片刻,贾琮站起来说道。

    包括蔡清渔在内的众人,都看向他来,几个文书就如看傻子一样看着他,老文书刘需更是面露不屑和耻笑。

    蔡清渔眼底闪过一丝诧异,愣了一下后,笑着说:

    “好啊,难得陈综自告奋勇地站出来,你们几个,可得向他学习才是。”

    “府衙的通判傅大人,就在大堂里等着,你既然愿意,那就快去吧。”

    贾琮点头应下,当即就出了文书房,往前面大堂而去。

    待贾琮和蔡清渔都离开,其余几个文书对此,皆是耻笑不已。

    “他不会以为,能够在府衙大人面前露脸吧?”

    “估计是这样以为了,须不知,被抽调去帮忙的,别说在府衙老爷们面前露脸,就算是府衙那些人面前也别想讨得好。”

    “哈哈哈…笑死个人,也不想想,人家京府老爷,为何要来咱们县衙抽调人去帮忙…”

    “……”

    对于这些文书在背后议论的话,贾琮自然是不得而知了,若是知道,也只会觉得这些人真是目光短浅到家了。

    他需要更广的底层人脉,就需要结识更多的人,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贾琮自然不会错过。

    至少可以和府衙的人光明正大的接触了。

    来到前方大堂,一个身着墨绿色官袍的中年官员,正坐在上方,正是蔡清渔口中的府衙通判傅大人,全名傅试。

    已经有好几个县衙的捕快、文吏、衙差等,站在堂中了。

    贾琮来了后,朝着傅试行礼:

    “大人,卑职县丞文书房陈综前来向你报到。”

    傅试点了点头,示意他和众人站在一起。

    等了一会,再无人出来,傅试有些不满:

    “你们县令呢?怎么就这几个人?”

    县衙一个小吏恭敬回道:

    “回大人的话,县令大人出门办事去了,不在县衙。”

    傅试轻哼:

    “哼!好大的架子!早听闻万平县令是个万年老乌龟,今日算是见着了。”

    说着,看了看贾琮等人,沉声说道:

    “既然你们舍不得调人给本官,本官也不奉陪了,你们几个,都跟本官走吧!”

    说罢,他自己先朝外头而去,贾琮等人也都跟上。

    贾琮见他只能发发牢骚,却不能对万平县令做什么,便明白,他这个通判在府衙恐怕没什么话语权。

    京县县令是正六品官,京府通判和地方上州府衙同样,也是正六品,这也是万平县令敢不出面接待傅试的主要缘故。

    另一个,也就是贾琮所猜测的那样了,傅试在府衙没多少话语权,万平县令也不用怕他穿小鞋。

    自顾自思索间,贾琮跟着傅试来到了通义坊命案现场。

    傅试下了官轿后,便开始安排贾琮等人干活了:

    “你们几个,都去附近走访询问,看看这死者生前和什么人接触过。”

    “你们几个,仔细搜查这院中每一处,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若有遗漏,本官拿你们是问!”

    “还有你们几个……”

    一般的小案子,自然用不着府衙官员出动,可既然是人命案,报到了府衙,那可就得重视了,天子脚下,命案可不是随便就能糊弄过去的。

    不然,哪天被某个御史知道了,就等着被弹劾贬官吧。

    贾琮是被安排走访调查的人,只需耐心向周围街坊邻居询问有关死者的一些事情就行,也不算太累。

    不过,能不能问出跟案情有用的信息,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了,不然,肯定会被傅试给斥责一通的。

    贾琮明白其中的利害,心想着,也难怪文书房里那些人不愿来。

    “大爷,您好,我问一下……”

    好在贾琮两世为人,前世也算是接触了不少人,嘴皮子也还算利索,走访调查的事情,对他来说不难。

    也很快,就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大概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死者欠了高利贷,被追债的人逼得有家不能回。

    没想到,昨天一大早,就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家里边,于是便有人去府衙报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