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历史名流跑闪送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购买武器(一)

    王涛和徐谓仁一起送走了艾德管事,两人便没再回到点春堂。而是与徐谓仁的跟班一起,三人动身前往大英国驻沪总领事馆。

    位于外滩源壹号的大英国驻沪总领事馆,由《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的1849年建成。

    领事馆采用两层砖木结构,具有典型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由于上海的气候特点,一层和二层都建有宽敞的遮阳长廊,明亮通风。

    一路上,徐谓仁对王涛解释起现阶段起义军由于火器问题造成的一系列短板,这次会见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就是为了向英吉利采购一批火器弹药。

    对于英国人的态度问题,徐谓仁没有丝毫隐瞒的告知了王涛。

    “英吉利人都很傲慢,他们很少会有耐心和我们交流。前段时间他们已经同大清国进行了商议,对于海关的管理权限可能会下放给英吉利人。所以我们想从他们手里购买火器弹药是一件很渺茫的事情,事在人为就好。”

    “滴!徐谓仁向你发布委托:购买武器弹药。”

    “请在有限的预算内购买到尽可能多的武器弹药。”

    “结算时,奖励将根据购买的武器弹药数量、品质来决定完成度,奖励结算无上限。”

    徐谓仁并不看好本次交易,若不是刘丽川下令,他根本不会到英租界来。至于会见英国领事阿礼国,拜帖送出去了,阿礼国同意两人见面,但只给了徐谓仁10分钟的时间。

    做生意哪有这样的道理。

    其实换位到英国人身上,能见徐谓仁一面就已经很宽仁了。这是因为起义军实际控制了上海道,作为当地强权的象征,英国领事还是要见上一面摆正一下自己两不相帮的态度。

    进入英租界,出示许可证和拜帖,在一队全副武装的英军“护送”下,三人抵达了领事馆。

    英租界士兵都是统一制式的扁平水手帽和白衣裤、红外套,高头皮靴,带刺刀的滑膛枪,也被称之为“红杉军”。

    至于为何是“护送”,因为英军的枪口始终对准的王涛三人,若有一丝异动,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射杀。当然更多的是起到警示作用,他们并不想因为打死几只“黄皮猪”而受到高层的惩戒。

    位于北侧的领事官邸,这里有明亮宽敞的大厅,有真皮软沙发,躺在上面是对屁股和腰的一种享受。

    坐在首位的阿礼国在两名护卫的陪同下,会见了徐谓仁一行三人。

    “徐先生,你们有10分钟的时间说明来意,请快一些,我的时间很宝贵。”

    说罢抬起手看了一眼手表,表现得极为不耐烦。

    王涛如实翻译。

    “阿礼国领事大人,我在拜帖中已经表明了此次来意,是想同英吉利国进购一批枪械弹药,这是一笔生意,无关政治。”

    徐谓仁把态度摆得很端正,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是请求。

    “No,it'simpossible。”

    阿礼国一口回绝。

    “如果你们拿到这批军火,我不能保证大英帝国领事馆的安全。你们也知道,在英国公共租界里的华人,都是因为你们的暴力而来到这里避难。”

    阿礼国用了一个很客气的理由回绝。

    小刀会在最初占领上海后,对当地的有钱人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打砸抢烧。“反清复明,各安常业”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会遵守,反而是“劫富济贫”者不在少数。

    更为严重的是,起义军排挤外民,对当地居民的反清热情并不在意,反而屡屡因为征税征饷而发生冲突。

    其中就有“飞虎将军”潘启亮因为征响导致起义军和百姓发生冲突,伤亡27人。事后潘起亮不仅不收拢民心,反而拖拽大炮前来恐吓百姓,强行征收粮饷。

    更发生了好几件起义军打砸天主教会,破坏教堂的事情。从而对于大部分信仰天主教的法军,他们第一个站出来声讨起义军。

    拜上帝教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神性教会,理应对同为神性教会的天主教礼遇有加。

    但在起义军中,对太平军的拜上帝教只有崇敬之情,却无人信奉。他们只关注太平军一路打过来会对他们创造什么利益,而无关信仰。

    在周边县城,由于起义军管束宽松,更有人火烧民房,劫掠百姓的事件发生。

    而城内,富商更是鸡犬不宁,纷纷逃入英、法、美租界避难。因此三国租界征收避难“人头费”,一时间赚得是盆满钵满。

    徐谓仁当然知道这些事情,刘丽川也知道。但对于这些屡犯不止的问题,刘丽川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会首刘丽川就是会党出身,素有“名、义”的美称。治军,刘丽川没有一丝经验;但治下,名、义者,可为会首,服人心。

    一群江湖游勇的草台班子,当然信奉这些。

    起义军各部都有自己的统领,多多少少都因为作风问题而谓之诟病。比如说:赌、嫖、吸食鸦片等旧社会底层疾病统统带了过来。

    那么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问题,那就不叫问题。你身子泡在一池子黑水里,非要说自己身正令行。

    大家都是底层出身的泥腿子,你又何必学那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呢?

    徐谓仁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倘若起义军手持大批军火武器,徐谓仁并不能保证他们的统领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情,这些都是不可控的。

    阿礼国摇了摇头,便欲起身送客。

    本次会谈连五分钟都不到,王涛连屁股都还没坐热。

    眼看这样肯定不行,于是王涛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些想法。

    “阿礼国领事,您所说的问题固然存在,但我相信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军队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实力保障你们的人身安全。我相信,在你们看来,起义军仍对你们构不成威胁。”

    阿礼国闻言,挺直的身子又坐了回去,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Ofcours.”

    这个年轻人的话很有意思,能看得清英军和起义军的地位,这在愚昧无知的中国人当中非常少见,他准备再听一听。

    “诚如徐先生所言,这只是一笔生意,无关政治。我们预算充足,相信阿礼国领事不会拒绝。”

    “你们准备了多少钱?”

    王涛一听有戏,赶忙问徐谓仁这次购买武器弹药的预算是多少。

    徐谓仁伸出一根手指头,略微犹豫后又伸出了第二根。

    王涛眉头一皱,直接喊出:“fourhundredthousand!”

    阿礼国撇了撇嘴,有些不屑的道:“Oh!看来您和这位徐先生的预算有些不太一致。”

    略微吐槽了一句,阿礼国失去继续谈话的兴趣。

    从两人的报价来看,显然并没有达成一致,而阿礼国当然更相信徐谓仁的话。区区二十万两银的军火生意,并不值得阿礼国冒险与大清国扯皮。

    眼看这个办法也不行,王涛只得再道:“阿礼国领事,您就这么相信大清国给出的条件吗?我们或许可以开出令您更满意的条件,前提是我们需要知道您的需求。您要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阿礼国哈哈一笑。

    “很有意思的比喻,你对我们的文化很了解。你叫什么名字?”

    “王涛。”

    “好的,王先生。在我看来,这个比喻并不恰当。我知道商品的价值,你们的价值就像一颗大米。一颗再珍贵的大米,也比不上鸡蛋的价值。“

    阿礼国左手比起一颗小小大米的长度,右手握起一颗鸡蛋的大小,从而进行相互比较。

    “等你能证明自己是鸡蛋价值的时候,我们再合作也不迟。”

    说完阿礼国做了个请的手势,意思是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