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历史名流跑闪送
繁体版

第七十一章 沆瀣一气

    吴淞口码头作为海上通商重要港口,每日停靠商货船数以百计。

    来自于各国、各商行的形形色色商船,运输的货物也不尽相同。

    即使清政府因为小刀会起义而封锁了江面,但日常的商货贸易还得继续。多给官老爷塞些钱就是了,这是精明商人都懂的经商之道。

    “王参谋,我把码头进出船只的登记册弄来了。”猴子喘着粗气把一本厚厚的登记册交给王涛。

    “辛苦了。”

    王涛微笑着接过册子,才翻了两页便眉头一挑。

    “这么多。”

    猴子赶忙咽了口唾沫,指着登记册道:“只是看着多,大部分商船都是有背景的。散户占得不多,都是小船,没啥可查的。”

    王涛闻言顿时来了兴趣,打趣的道:“怎么?看不起散户?万一就数他们偷运得最多呢?”

    “哪儿能啊,他们能有那个胆子。世人都知道穷鬼的钱难挣,官老爷精明着呢,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不干。”

    王涛哈哈一笑,没想到猴子倒也鬼精着。这样也好,又省下了不少时间。

    “说说这些船都有什么背景。”

    王涛也懒得再去看这本册子,将其卷成一团拿在手里。猴子既然这么说,就肯定事先已经了解过。多给下属一些表现的机会,也是领导者必修的功课。

    “美商的祺昌洋行,还有英属的大洋商会、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宝顺洋行,最后是广州十三行:天宝、怡和、同顺、东昌...呃,后面的记不住了。”

    王涛颇有些意外,用眼神上下仔细打量了猴子一阵,直到看得他有些不自在了才收回目光。

    “这些都是你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猴子挺了挺干瘦的脊背,颇为得意的咳嗽了两下:“遇到了那个管册子的老小子,是他告诉我的。”

    “你怎么不把他带过来。”

    “那老小子死犟,就给他上了点强度,昏死过去了。”

    猴子挠了挠前额,有些不好意思的干笑一阵,露出一口的黄板牙。

    有些可惜人没带到,不过有这些信息差不多也足够了。老熟人很多,都是些大名鼎鼎的商会。

    这些商会平日里做正经生意赚的盆满钵满,但也保不准私下里会做一些肮脏交易,毕竟鸦片贸易的利益可是按倍数来计算的。成本低廉,价格丰厚,对于重利的商人来讲,有着趋之若鹜的吸引力。

    “那你说咱们应该先从哪家查起?”

    “必须是宝顺洋行啊!走私鸦片的头号贩子。白虎堂的地泥鳅都是从宝顺洋行手里买的货。”

    猴子眼睛骨碌转两圈,发现这周围都是自己人,于是才神神秘秘的说道:“听说他们大老板人不行了,也就这几天的事儿。好像叫癫...癫地?哦!颠地!洋鬼子的名字,稀奇得很。”

    “这些你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本以为这猴子的消息可靠,结果都是些风闻八卦,一时间王涛开始质疑这些消息的可信度了。

    “害!江湖耳目,不值一提。”

    “那就先查查宝顺洋行,猴子辛苦你再跑一趟,去找个带路的过来。”

    “没问题!您就瞧好吧。”

    猴子拍了拍胸脯给自己比了个大拇哥,说完就一溜烟的又跑没影了。

    王涛心里打定主意,把卷起来的册子往手心里一拍。

    “出发!”

    猴子没一会儿找了个吏员过来,叫于罗言,负责吴淞口码头停渡税收,比起那些肥头大耳的清朝官员,算是个懂业务的干吏。

    “带我们先去找找宝顺洋行的商船。”

    “是,大人。”

    于罗言态度恭顺,像极了那些被领导压榨而选择逆来顺受的人。

    “你知道宝顺洋行都做些什么生意吗?”

    路上,王涛觉得无聊,便和于罗言交谈起来。

    “茶叶、瓷器、生丝、棉麻、香料,几乎都做。”

    于罗言低下半个头,态度依旧恭顺。王涛问一句他便答一句,非常识时务。

    “也包括鸦片?”

    于罗言略微犹豫,张了张嘴又闭了起来,仅用唇瓣间的空隙发出了一点声音。

    “对。”

    “这些你们都知道?“

    王涛好似平日间闲谈一般,漫不经心的问道。

    于罗言的头更低了。

    “知道。”

    “除了宝顺洋行,还有哪些商行在做鸦片的生意?我指这个码头上的这些商船。”

    怕于罗言曲解他的意思,王涛专门补充了一句,还用手势朝码头画了个大概的范围。

    于罗言的眼神跟随王涛的手指看了吴淞口码头一圈,又立刻低下了头。

    这次于罗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闭上了嘴。

    于罗言听说这些红头贼对大清国的官员几乎没有容忍的,抓到以后毒打一顿都是轻的。斩首示众,挖心掏肺,都是常有的事情。但这些人虽然凶神恶煞,不过到现在却也还算客气,至少没对他动过粗。

    所以于罗言的态度也就相当恭顺,知道的事情也不含糊,该说的都说。

    但有些话却是不敢说的。

    “整个码头现在都在我们手里,有话不妨直说。”

    王涛知道于罗言的顾虑,他区区一个小吏,得罪不起这些大商行。

    但是王涛需要提醒他一下,现在起义军占领了吴淞口码头,那么他们现在就是这里的老大。

    一个大清国的官吏在这里无疑是羊入虎口,如果能表现出一些价值,那么留着还有用。但倘若畏首畏尾看不清形势,王涛不介意帮他看清楚一些。

    于罗言死死咬着嘴唇,血迹顺着嘴角缓缓滴落。他内心极度挣扎,整个身体都因此颤抖起来。

    王涛咂了咂嘴,正准备开口说一句算了。

    本就是无心发问,顺着宝顺洋行慢慢往下找就行了。反正东西就在码头也不会长翅膀飞了,无非就是多费些时间罢了。

    “全部!”

    简单的两个字仿佛用尽了于罗言全身的力气,他双腿一软瘫倒在地,眼泪和鼻涕齐刷刷的往外流。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原本以为这批鸦片只有法国人的身影,没想到这么多商会全都是一丘之貉。

    也是,一千多吨的鸦片,一个法国怎么有胃口吃得下独食。这些闻讯赶来的列强,都想要争先恐后的分一杯羹。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谁又能说谁是干净的呢。

    王涛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海风的侵袭,心中积聚的郁气一呼而散。

    “得,还找什么宝顺洋行,全都查。”

    ps:颠地、查顿、马地臣,三人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鸦片走私贩,通过鸦片走私获得了巨额财富,并且积极煽动对华侵略战争。尤其是查顿,不仅是鸦片走私的祸首,还是英国议院幕后鼓吹、策划发动侵略战争的核心人物。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下和《鸦片战争》、《林则徐》相关的历史资料,因为时间线不同,在这里作者只提一嘴,不会深入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