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圣体,福报连连
繁体版

第一章 丧葬圣体

    清溪城。

    日晒三竿。

    赵秀才出殡。

    赵秀才名叫赵文来,十五岁时中了秀才,名动清溪城,所以别人都叫他“赵秀才”。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赵秀才”一叫就是四十年。

    直到他寿终正寝,也没有考上举人。

    即便如此,清溪城的人提起赵秀才,还是会略带恭敬。

    因为他是这偏远边城唯一一个考出功名的人。

    赵秀才两进两出的宅院外,已经挂上了白绫。

    本来还该在门头挂两盏白灯笼。不过大门年久失修,门头塌落,只剩下两块孤零零的门扇,便没有了悬挂灯笼的地方。

    宅子是赵文来四十年前考上秀才时,清溪城的豪绅们出资为他修建的。豪绅们说等他中举后再给他换个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可惜赵秀才命里没有这个福分。

    和破旧不堪的宅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立在门外,象征赵文来取得秀才功名的四角底座石楣杆。石楣杆历经四十年风霜,却整洁如新,在破落的宅院前很是惹眼。

    赵家宅院里,停放着一口梓木黑棺。十几名青壮妇孺披麻戴孝跪在棺前,另有几位白发苍苍的长辈立在棺侧。其余吊唁宾客则安静地候在一旁。

    这时,棺椁旁立着的一名老者走到棺前,冲着跪在头里的赵家少爷道:“时辰差不多了,还不摔盆出殡么?”

    “伯父,再稍等一下。我要让父亲走得体面些。”

    “等什么?”

    “等一个人。”

    “谁?”

    “萧忠义。”

    “你叫了萧忠义?”

    “是。”

    老者愣了一下,而后点点头:“这件事,侄儿你确实办得周到。你爹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身影出现在赵家门外。

    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拱了拱手,朗声道:“萧忠义,特来吊唁秀才老爷!”

    萧忠义一亮出名号,整个宅院里的人目光一齐汇聚,宾客们窃窃私语。

    “他就是萧忠义?果然只有十几岁。”

    “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没想到衣着竟然如此贫寒。”

    “不正是因为他出身贫寒,才成就了他的名声?”

    跪在棺前的赵家少爷拿起身旁一件孝服,走到萧忠义跟前。

    “萧小哥,有劳了。”

    萧忠义接过孝服,麻利穿上。

    “赵公子节哀!秀才老爷誉满清溪城,出殡之日我来帮把手,也是应该的。”

    “萧小哥放心,一切都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来。赵家书香门第,不会出尔反尔。”

    “那就多谢赵公子了!”

    赵家少爷回到棺前,冲着刚刚交谈的老者点点头。

    老者清了清嗓,中气十足地喊道:“长子摔盆!”

    “咔嚓”一声,烧纸钱的陶盆被赵家少爷摔碎。

    “起棺!”

    几十人的送丧队伍,从宅院里哭哭啼啼地走出。

    萧忠义和赵秀才的长子,披麻戴孝并肩走在头里。紧跟着一个身穿孝服撒纸钱的男子。然后是赵家男子以及吊唁的男宾客,四个抬着棺椁的青壮,末尾是赵家妇人与吊唁的女宾客们。

    赵家少爷拱了拱手:“萧小哥,有劳了。”

    “放心吧,我萧忠义办事,赵公子请放心。”

    跟在后面的亲族宾客,目光都不自觉地落在萧忠义的身上。

    萧忠义的名声,他们大都有所耳闻,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

    好评如潮。

    今天赵秀才出殡,赵家少爷将他请来,倒是给了大伙一个开开眼的机会。

    萧忠义低头,酝酿了下情绪。

    秋风阵阵,更平添了几分萧索。

    几息过后,他便咧嘴抹泪,发出了一声神鬼皆惊的哀嚎。

    “啊!”

    “天也,怎叫我父亲命断秋风天!”

    “地也,怎叫我父亲魂销凄凉地!”

    “我父赵文来,文名胜雪,气节如竹,一生磊落,誉满全城!”

    “都道乾坤有数,为何竟容不下一个清白人!”

    “父啊,你为何将我孤零零留在人间!”

    “这人间,我再不堪受!多想随你而去!”

    ……

    萧忠义的号丧,声荡八方,直催愁肠,让四街五巷的人,听到后都心生哀怆。

    跟在这孩子身后送丧人们,更是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心道号丧一绝的萧忠义果然名不虚传。

    送丧队伍绕城游街两个时辰,萧忠义哭喊了一路,声势竟然没有半分减弱。

    和赵秀才一同出白事的城南铁匠铺老板,被萧忠义的哭丧声压得抬不起头来。

    专业。

    绝对的专业。

    在萧忠义的哭嚎中,全城的人,都知道赵秀才走了。

    萧忠义身旁的赵家少爷擦着眼泪,心中却轻快了几分。

    赵秀才生前好名。

    宅院大门塌了他不放在心上,但是象征他秀才功名的石楣杆却要日日擦拭。

    作为儿子安排这么一出游街号丧,让全城的人都为他哀叹一番,也算是尽了孝道。

    出城又走了一炷香的功夫,到了赵秀才下葬的地方,萧忠义才收了声。

    棺椁入土,家人祭拜完,出殡之事算是告一段落。

    见一切结束,萧忠义脱去了孝服,露出了穿在里面打满补丁的布衣,擦拭着额头渗出的汗水。

    萧忠义冲着身旁面有泪痕的赵家少爷道:“赵公子,我这趟为咱们的秀才老爷出殡,都是分内事。可我也要糊口,劳烦您给个辛苦钱。号丧三十个铜板,谢谢您嘞!”

    赵家少爷有些心疼,三十个铜板,对他这种穷书生来说也不算少了。

    但这是之前说好的价钱,如果不给难免损害赵家书香门第的儒雅名声。

    他有几分不情愿地解下腰间钱袋,数了三十个铜板交给萧忠义。

    萧忠义拿到钱,立刻又笑了起来:“我看赵家门庭前的竹子又添了新枝,定是院中近几年又要添个像秀才老爷一样的厉害学究!”

    “我看整个赵家,只有参加明年春试的赵公子您符合,当真是高中之吉!您又如此孝顺,秀才老爷公泉下有知,也会保佑您!”

    “嗯,谢谢。”

    一番美言下来,赵家少爷的怨气也平舒了几分。

    “您节哀,我先撤了。”

    萧忠义回到清溪城,进了城门后拐进了一条无人小巷,走到巷子深处,坐在一张破了几个洞的草席之上。

    他数了一遍身上的铜板,算上今日挣的,一共有四十二枚。

    又能多苟活几天了。

    将铜板揣好,然后闭上眼看着脑海中的面板。

    【姓名:萧忠义】

    【天赋:丧葬圣体(参与丧事获得天赐福报)】

    【任务:通过号丧获取声望,达到100点后获得天赐福报(号丧获得的号丧声望与逝者生前声望成正比)】

    【号丧声望:93/100】

    萧忠义神色有些怅惘。

    “还差7点声望,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凑齐。穿越后的第一个任务,也太难完成了。”

    萧忠义前世是个打工人,因为加班猝死。

    七年前,穿越到了八岁孤儿流丐萧忠义身上,并觉醒了面板。

    他完全没有在意自己孤儿乞丐的悲惨身世,直接被面板中“天赐福报”四个字深深吸引。

    立刻得出结论:这肯定是货真价实的福报!

    为了获得天赐福报,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号丧人的行列。

    挣福报嘛,不寒碜。

    他一听谁家有人离世,就凑过去问是否需要号丧人。

    号丧是凡俗人家的传统。

    当有人离世时,家人和亲朋们为了显得情深义重,表达对逝者的离去不舍之情,往往都会安排号丧。

    具体就是在逝者出殡时痛哭哀嚎。不管哭不哭得出来,起码也得干嚎两嗓子。

    但是号丧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来。

    比如赵秀才那样的书香门第,或者豪族世家。

    这类人家,亲族都自矜身份,交往的也都是体面之人。不论是家属还是宾客,没谁能拉得下脸来号丧。

    可若是让逝者走得太过安静,会显得无人在意逝者,传出去难免会让家人落得个“薄情寡义”的声名,影响不好。

    这样的人家便会雇些人代替号丧。

    一般受雇号丧的,都是些乞丐。号丧也没什么内容,痛哭一番就草草结束。

    萧忠义一开始也只是和普通人一样干嚎。

    但是他为大户人家号丧几次,号丧声望还是0,便认为自己的方向不太对。

    应该是走错路了。

    于是他对着自己的面板,反省了两天,终于意识到了问题。

    什么叫声望?

    是被众人认可的名望!

    以此类推,号丧声望,那得是别人交口称赞的号丧人才行!

    你得号出名堂!

    于是萧忠义开始对号丧技术进行钻研。

    不断反思总结之后,他给自己号丧制定了两个目标。

    既要足够文雅,又要足够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