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崛起从找女神她爹借钱开始
繁体版

第76章 发稿费

    中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学社。

    周晓晴拿着一个大大的牛皮纸袋,走进了文学社的活动室。

    此时,活动室里,副社长施崇俊和一些社员正在写稿子看书,没有任何人注意周晓晴这边的动静。

    周晓晴对施崇俊说:“社长,这是今日头条那边发给我们的稿费。”

    这话一出,低头看书的施崇俊顿时抬起头来。

    那些或写稿或看书的社员们,也纷纷朝这边看了过来。

    他们的脸上,展现出惊讶的神情。

    “居然真的有钱拿啊?”

    “咦,看来这个今日头条还不错嘛,居然真的给钱,我还以为又是那种骗稿子的小报。”

    “有多少钱啊?”

    周晓晴当初在文学社说今日头条收稿子,有稿费,大家其实都没怎么当回事。

    校刊好歹还有个名头,这今日头条是什么玩意儿?

    因此,那些投稿也多半是躺在文件夹里的习作,放着也是放着,就扔给周晓晴当个顺水人情。

    结果现在居然真的有稿费!

    那感觉,就跟借出去很久的外债突然被还回来了一样,属于一种意外之喜。

    周晓晴拿一沓崭新的五元纸币,说道:“那边的意思是一千字五块钱,五百字以上不到一千字的也按照一千字计算,全篇不到五百字的也按照一千字计算。”

    2007年,五块钱已经能吃一顿快餐了,每天写个一两千字,基本生活费就有着落了。这对于很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绝对是福音。

    紧接着,周晓晴拿出一份名单来,上面是统计的作者、文章名、字数、应发稿费等等。

    看着周晓晴手里面的钞票,很多人都激动起来,连忙呼朋引伴,把那些投稿的人都叫过来。

    “速度来文学社,发钱了。”

    “老钱,你那文章被采用了!千字五块,快来文学社。”

    一时间,打电话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群人涌入文学社。

    “发钱了?”

    “哪呢?”

    看到周晓晴手里面的钞票,很多人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今天晚上加餐的事情了。

    周晓晴按照表格,拿出二十五元来,对施崇俊说:“社长,这是你的稿费,在这里签个字。”

    “诶,好。”

    施崇俊十分开心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拿到钱之后,施崇俊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个今日头条以后还收稿子吗?”

    一篇文章二十五,一天一篇,一个月就是七八百块钱啊,生活费妥妥解决,而且还是食堂二楼吃小炒的规格!

    坐在办公室写稿子,风吹不到雨淋不到,这不比打工强?

    大家也都竖起了耳朵。

    这么好的事情,他们当然希望继续。很多家庭不算富裕的学生,甚至已经打起了借此谋生的算盘。

    得到众人的瞩目,周晓晴很有成就感,当即微微点头,说道:“罗云川说还会继续收的,到时候不但有基础的稿费,还会有流量分成。”

    “真的吗?那太好了了。”

    “是啊,这今日头条还挺厚道。”

    “写,哈哈,我要赚钱寒假去旅游。”

    “切,我攒钱明年去看奥运会!”

    “我也想去看奥运会,写起来啊。”

    面对着激动的众人,周晓晴不得不泼了一盆冷水:“你们先不要那么激动,今日头条也不是什么稿子都收的。大家还是第一次投稿,实际上这些稿费都算是给大家的福利。我之前不是把你们大家都拉进一个群里面了吗?群里面就有以后写文章的方向和要求,你们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写才可以。不过暂时不会也不要灰心,罗云川说会组织培训,到时候能领悟多少,那就看你们自己了。”

    听说发了群文件,大家赶紧打开QQ群看了起来。

    看完要求,大家看完面面相觑,总觉得周晓晴口中的这位“罗云川”不是个正经人。

    但管他的呢,只要有钱拿,又不是违法犯罪,写就写呗,赚钱嘛,不寒碜。

    正当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要写什么稿子的时候,一个头戴黑边框眼镜的女生走了进来。她微微昂着头,目光睥睨地扫视着眼前众人。

    乱糟糟的场面让她感觉到不喜,便轻咳了一声。

    听到动静,文学社里的人朝门口看了一眼,随后吵闹的声音马上就小了下来,甚至还有一些人感觉到拘谨。

    “社长。”

    “社长好。”

    施崇俊笑道:“于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这人是文学社的正社长于小元,说起来也是个牛逼的人,中文系研究生,不但在校刊上面开了专栏,甚至还出版了一部中篇小说,被人私底下称之为元神。

    于小元问道:“你们在聊什么?闹腾腾的。”

    施崇俊连忙说道:“前几天有一家叫‘今日头条’的网站,找我们约了一批稿子,放到网络上去给网友看,今天发稿费。”

    “哦?”

    于小元从小就喜欢写作,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写的文字可以变成铅字,现在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甚至加入了作协。

    在她的心目中,写的东西只有印刷成了铅字,才算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所谓互联网阅读,她是很不屑的,也不了解其中的运作机制。

    作品出版了,出版社会给你钱,放到互联网上,谁给你钱呢?

    现在听说互联网居然能赚钱,她自然就有些心动。

    不过,她却并有表现出来,而是冷冷地说道:“哦?你们都发了多少钱啊?”

    一个平日里很擅长溜须拍马的社员赶紧说道:“那边给了我们一千字五块钱。要是社长出马,至少得千字好几十块钱吧!”

    其他的人也纷纷附和,马屁拍得于小元非常舒服,同时也让她十分心动。

    她手里正好有一本十万字左右的小说想要出版,可惜和杂志社那边一直没谈下来,这要是发到网站上去,好歹能先赚点。

    靠着网络传播积攒了足够名气,说不定杂志社那边会愿意帮忙出版。

    因此于小元是真的有些心动了,便故作镇定的问了一句:“这件事情谁负责的?”

    周晓晴上前说:“社长,是我负责对接的。”

    于小元微微抬起下巴,用略带几分傲气地口吻说道:“哦,刚好,我手里面有一篇刚刚写好的小说,给你个面子,你拿去那个什么网站发表吧,至于价钱,你看着来。”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谁都听得出来,于小元的意思是“就我这身份,不能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