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大胆!我是大胆的大小姐!
繁体版

第235章 末世第一百八十五天

    我去,还真诈出来了。

    无夜也就是随口一说,刚才一提幸福蓝海,王丽眼神就不对了,才确定其中有什么问题。

    佟舒瑶出道至今接的戏,要么是万科影视自己投资的,要么是粤东本地的影视公司投资的。

    其中就有一部粤东东方明珠投资的电视剧,也就是邓朝现在的经纪公司,和万科影视同在粤东。

    《母仪天下》就是有粤东电视台的投资,作为本土影视公司,万科影视才拿到了赵飞燕、赵合德这两个角色。

    影视圈,尤其是电视剧行业,地域圈子是很明显的。

    而这行里,任何一部电视剧,随便一个四五六号角色,都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这种角色,不像主演,基本上换谁都区别不大,除非有利益往来,都不会给没有关系的经纪公司。

    江宁电视台也是一线卫视,而佟舒瑶的经纪公司,万科影视脱离了万科之后,就是个小公司。

    本身没什么实力,粤东在影视行业的影响力又小的可怜。

    万科影视能拿到江宁电视台独资的电视剧角色,还是主要配角,本身就有点反常。

    通常这样的角色,江宁省内的影视公司就消化掉了,要么就给其他有业务往来的影视公司。

    基本不可能落到一个没有关系的,外省的小公司头上。

    反常的事情,通常背后都有其他故事。

    果然,无夜随口一说,对方就全都吐露出来了。

    心理素质有点差。

    不过也好,做佟舒瑶经纪人比较安全。

    实话都说了,王丽也把前因后果都说明白了。

    “明年我会去幸福蓝海担任艺人经纪部总监,对方也挺看好丫丫和郭珍妮,如果把她们带过去,那边会重点培养她们。”

    “艺人经纪部总监?”

    无夜不由地高看了她一眼,幸福蓝海可不是什么小公司,作为娱乐大省,江宁光电旗下的幸福蓝海那是实打实的大公司。

    而在担任万科影视艺人经纪部主管之前,王丽也只是在隆信达干过四五年普通的经纪人罢了。

    这种履历,怎么可能直接去担任幸福蓝海艺人经纪总监。

    可能是吹牛吹的不好意思了,王丽也实话实说,“是京城分公司的艺人经纪总监。”

    难怪,那就说得通了。

    “不过,这不会影响丫丫在幸福蓝海的资源,在京城开分公司只是因为京城电影学院和中戏都在京城,方便一点。”她又补充道。

    无夜点点头,“这事你等下自己告诉她吧,去幸福蓝海确实比留在万科影视要强,不过跳槽这事你们自己搞定万科影视,别牵连丫丫。”

    见无夜没有什么意见,王丽也松了口气。

    虽然不知道无夜是什么人,不过这么隐秘的事情他都知道,肯定来头不小。

    要跳槽这事,她没有跟任何提起,估计对方在幸福蓝海那边有关系。

    要是他在佟舒瑶面前说了什么,不跟自己去幸福蓝海的话,那个艺人经纪总监的职位肯定也泡汤了。

    对方就是看中了佟舒瑶和郭珍妮的潜力,少了一个,肯定不好交差。

    “对了。”

    无夜又想起佟舒瑶偶然提起的一件事,“丫丫的造型师是你亲戚吧?”

    王丽心里一紧。

    “用亲戚不是不行,但是那个造型师嘛...外形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说有多重要也不用我多说了,我希望丽姐你能给她找个好点的造型师。”

    “造型师没问题,我会去物色一个合适的。”王丽连忙道。

    “那就麻烦丽姐了。”

    无夜也没有再说什么,这个经纪人虽然不合格,不过确实对佟舒瑶很好,只是不够专业。

    佟舒瑶出道至今没有遇到过什么麻烦,也有王丽一份功劳。

    在《美人天下》剧组这段时间,她除了去外地谈戏约之类的,基本都全程在剧组陪同,也算是尽职尽责。

    至于专不专业,现在就不是问题了。

    有无夜在,就不存在没有好角色的事,她只需要做一个合格保姆就行了。

    真要是换个经纪人,恐怕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她。

    事情搞定,那两部情感戏的女反派不接了,王丽也把要带着她们跳槽的事和佟舒瑶商量了一下。

    问过无夜的意见之后,佟舒瑶也没有反对。

    临走之前,王丽还是忍不住问起了无夜的身份。

    “过段时间,丽姐自然就知道了。”

    无夜笑笑,和佟舒瑶离开了餐厅。

    搞定一件烦心事,佟舒瑶也很高兴,有些俏皮地对王丽挥了挥手,“丽姐再见。”

    ......

    送佟舒瑶回宾馆的路上,两人绕了个原路,多走了一会。

    “无夜,明年我就毕业了,到时候我们毕业话剧的演出,你来不来看啊?”

    “还有早着呢吧。”

    “你来不来嘛。”

    “当然去,有时间就去。”

    “那要是没时间呢?”

    “没时间也抽时间去。”

    “实在没空的话,也不用特意过来的。”

    “那没时间就不去。”

    佟舒瑶表情有些不高兴了。

    终极灵魂拷问!

    无夜无奈了,“那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爱来不来。”

    “那我还是不去了。”

    “哼!”

    无夜眼珠子一转,笑道,“明年说不准,不过要我去的话,你得预约。”

    “爱来不来!”

    “那我帮你预约,几月几号啊?”

    “现在还不确定,应该在12月、1月左右。”

    “那我先替你预约这两个月。”

    “你说的!”

    “说话算话,到时候一定有空!”

    ......

    佟舒瑶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又问起了无夜的事。

    “对了,你新电影要拍什么类型啊?”

    “还没完全确定,不过大概是一部融合了科幻、悬疑、亲情、犯罪四种元素的电影。”

    我来说,我来说,应该是小时代

    “这么复杂啊。”

    “没什么复杂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你明天就要去京城了吗?”

    “嗯,工作室也搬过去,办什么事在京城也方便点。”

    快到宾馆了,两人停了下来,佟舒瑶情绪有些低落。

    “《母仪天下》还有两天的戏份,马上也要去宁杭拍《我是一棵小草》了,得拍一个月。”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无夜安慰道,见佟舒瑶情绪不高,伸出手,拉住了她的手。

    佟舒瑶微微一颤,被牵住的手都有些僵硬了。

    “一个月之后,我在京城等你。”

    在无夜休息、和三大公司商量合作、应付其他公司的这几天里,鲨鱼与舔狗的票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下降。

    继10天拿下1520万票房之后,接下来的五天里,只拿到66万有效点击,也就是330万票房。

    上线15天。总票房1850万。

    要知道,第8天到第10天这三天里都拿到了将近五百万票房。

    现在五天才拿了330万,已经可以说是腰斩了。

    不过鲨鱼与舔狗的热度在网络上还是居高不下,一旦下降的趋势都没有。

    网大的票房终究是有上限的,这个上线就取决于视频网站的会员数量。

    1850万票房,也就是会员账号加单独付费的非会员账号达到了370万个。

    而经过《狙击电话亭》之后,银河视频的会员数量,也只有260万个,还有40万人次的单独付费。

    这370万有效点击里,会员数量已经达到了310万,单独付费人次60万。

    一部网大,为银河视频拉来了50万会员,和其恐怖。

    按现在的预期,最终会员数量甚至有望达到330万个。

    这已经反超了番茄视频,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视频网站。

    虽然只比番茄视频多了二十多万个会员,但是在互联网行业,第一和第二那就是天地之差。

    这多出来的二十多万个会员,在未来,至少能给银河视频带来数十亿的价值,只要能够一直保持这个领先幅度。

    第一次坐在网大购片部经理办公室里的陈海,看完手上一大摞数据,忍不住感慨。

    他那个不作为的上司终于被调走了,自己终于翻身做主,坐上了这个职位。

    在公司没有任何人脉关系,能坐上这个位置,都是靠了无夜的两部网大。

    在公司连续出了两部票房破1500万票房的网大,都是同一个导演拍的,并且另外连一部破两百万的网大都没有。

    总监终于发现,不是购片部门的能力强,只是碰到了无夜,要不然除掉无夜两部片子,简直没法看了。

    于是一番调查之后,秉承着不做事就不会出错的经理被撤掉了,大胆启用了毫无背景的陈海。

    这一切都是无夜带来的,总监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让无夜尽快开拍下一部网大,公司下一轮融资就要到来了。

    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

    看了眼时间,确定不会打扰无夜,才拨出了电话。

    “喂,李导。”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无夜就先说了自己不打算拍网大,准备进军大银幕。

    陈海脸色一白,接连劝了许久,直到无夜开始不耐烦了,才不敢多说什么。

    挂掉电话,内心一阵翻滚、忐忑不已。

    不过,过了一会,他又重新镇定起来。

    自己还是一名普通员工的时候,就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

    现在如愿升职了,正是一展抱负的时候!

    以后就靠自己了!

    陈海对着已经挂掉的电话认真地说了声“谢谢!”

    这种人,有本事,还有感恩的心,以后发展不会差

    ......

    “陈总客气了,再见。”

    工作室里,无夜挂掉电话。

    导演生涯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该开启新的篇章了。

    工作室三名员工,还有齐玉昆、林凡两人也在,过了这么多天,又再次凑齐了。

    “明天我就要把工作室搬到京城了,你们怎么说?”

    高阳立马表忠心,“我当然跟着老大。”

    王璐连忙附和,“我也一样,跟着老大走。”

    瞎子才留在东华!

    “老张呢?”

    无夜看向张忠华,工作室仅有的一个摄影师,还是一个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国企大制片厂出身的专业电影摄影师。

    虽然摄影师不分电影、电视剧,不过两个行业对摄影师的要求可是天差地别。

    国内的电视剧,摄影师拍起来能不带关系就不带关系,能三个机位一起拍就一起拍。

    不论情绪和关系,必是一大全加两个45-250同时切特。

    带关系会穿帮?那就不带!

    看美剧和国内电视剧就知道,差距太大了。

    捧着保温杯的张忠华想了想,摇摇头有些无奈。

    “我小孩马上大学毕业了,我得给他攒套房子和老婆本,他要留在魔都发展,那里的房价太贵了。”

    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果然,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样。

    至于齐玉昆和林凡,更不用说,两人的导演处女作还要靠无夜,就算赶他们都赶不走。

    突然,无夜手机又响了。

    是个陌生电话,这段时间陌生电话没少接。

    “喂?”

    “李导你好。”

    电话那头竟然是南沙海滨度假区的王总,倒是让无夜有点意外。

    无夜笑了笑,没吭声,等着他说话。

    “李导,不知道有没有时间一起吃个饭。”

    “吃饭就不必了,有话就说吧,要不然让律师来说也一样。”

    “......李导,之前是我考虑不周,我向你道个歉,还是希望你能......”

    不等他说完,无夜先开口了,“对了王总,鲨鱼与舔狗我准备拍个续集,不知道你能不能继续给我们提供场地拍摄,我可以给你们度假区多多宣传,多给点镜头。”

    “你!”

    电话那头,一直强忍着怒气的王总终于忍不住了。

    “啪!”地一下,重重地挂掉电话。

    之前发律师函根本没有吓到无夜,反而是银河视频出动了他们的法务部门,白纸黑字的赞助合同在手,他就算请再厉害的律师,都拿无夜没办法。

    不去掉鲨鱼与舔狗里的度假区名字,意味着这部电影以后只要还有人看,今年一整个暑假他们度假区都要关门大吉。

    甚至,明年暑假的时候,造成的影响能不能完全消除都不一定。

    形势比人强,本打算低头道个歉,先让这事过去再说。

    但是无夜丝毫没有给他机会,甚至还说什么鲨鱼与舔狗明年拍续集。

    而且,还要他借场地

    “曹特么不要脸的东西!”

    王总直接骂出了声。

    好一会儿,才让自己平复下来。

    好歹还有部网大可以挽回一点损失,他又给徐涛打了个电话,问下现在的票房情况。

    从十天前开始,他的心思都扑在度假区上,就没空去管《道长出山:诛鲨》的票房了。

    现在,也只能从这里找找安慰了。

    然而,徐涛的回复又给了他双重打击。

    “王总,现在票房只有300万。”

    “什么!”

    《道长下山》系列的大火,很大程度上市因为僵尸题材,打的情怀牌。

    但是这第三部主角变成了变异鲨鱼,没了情怀的卖点,票房立马撑不住了。

    “你特么不是说换成鲨鱼观众对更感兴趣吗!”

    “徐涛卧槽拟大爷!”

    王总气急败坏直接对徐涛开骂了。

    要不是这部电影,他就不会去打无夜的主意,也不会导致度假区现在的惨淡。

    现在倒好,偷鸡不成蚀把米!

    电话那头,徐涛一脸阴郁地挂掉电话,他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

    《道长下山》本身第二部口碑就一般,第三部票房只有300万出头,这个系列直接完了。

    而他自己的仙侠片《蜀山修仙传》刚上线,票房也一般般,估计比这强不了多少。

    一切都完了。

    网大行业领军人的地位,争不回来了。

    ......

    无夜没功夫去关心同病相怜的这两人,事实上从头至尾都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次日一早,无夜一行人就登上了前往京城的高铁。

    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

    7月18号,无夜已经来京城五天了。

    工作室的办公地址也选好了,没租写字楼,就在东三环租了栋两层的小楼。

    面积不大,基本上工作室里也就弄个小放映厅,搞个做后期的机房,再留两间库房就行了,也没有太多需求。

    工商执照找人办了,电影工作室的相关牌照也在办理。

    设备大多都通过光羡去采购,还在路上。

    主要先买要用的,至于放映厅,等鲨鱼与舔狗的票房分账下来了再说。

    忙活了几天,无夜便召集大家开个会,一脸严肃地道。

    “从现在开始,咱们工作室的第一部院线电影,也就正式开始筹备了。”

    “而且,这次我们要用胶片机,难度不是网络大电影能比,必须做足准备。”

    “用胶片机?”

    张忠华忍不住出声了。

    齐玉坤和林凡两人也一脸惊讶的表情,虽然他们不是导演专业,但是也知道用胶片机和数字电影完全是两个概念。

    说句不好听的,数字电影和胶片电影的拍摄难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更何况无夜之前就说了,这次成本在六七百万左右,是部小成本电影,这种规格的电影,基本上很少用胶片拍。

    无夜对他们的疑虑没有意外,这也是正常的。

    “成本方面基本没问题,七百万是制作成本,加上宣发也有上千万了,我也稍微算了个帐。”

    “这部电影大概就是九十分钟,400尺的35mm胶片一盘能拍三分钟,按1:8的配片比,至少需要240盘胶片。”

    “一盘胶片的价格大概在1500左右,240盘也就是36万,洗印费用一尺3块,240盘胶片一共9万6千尺,也就是28万,胶片成本大概就在64万左右。”

    “胶片机一套加镜头,整套灯光、轨道系统、减震系统,整套下来,普通点的一万二三一天吧,一切顺利的话,四十天左右拍完,也就是50万。”

    摄影机和胶片的成本就114万了,这也是小成本电影选择数字摄影机的最大原因。

    太贵,而且难度大。

    不过,大制作就可以忽略这个问题,动辄七八千上亿的制作成本而言,这百来万的根本不是事。

    国内的胶片电影,配片比都在1:8-1:15之间,想达到1:8都不容易。

    哪怕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中,正常的配片比也高达1:20。

    也就是90分钟的电影,要准备1800分钟的胶片。

    齐玉坤和林凡两人顶多就是半桶水,心里默默地计算着这些数字,有些懵逼地看着无夜。

    在座的也只有张忠华以前在江浙电影制片厂的时候,拍过几部胶片电影,心里大概合计了一下,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

    不过他也开口道,“可是剧组怎么办,临时拼凑的剧组,到时候恐怕15的配片比都达不到,更别说四十天拍完了,搞不好这个成本还要翻倍。”

    “这就要靠老张你了。”

    无夜笑笑,“国内大大小小几十家电影制片厂,现在基本上都跟倒闭没多大区别了,江浙也差不多,老张你看能不能找找你那些老同事。”

    “至少也要给我拉个掌镜师傅,两个跟焦,两个灯光师傅。”

    没想到还落到自己身上了,张忠华苦笑着摇摇头。

    不过制片厂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次工,那些人基本上都出去接活了,找两个人过来倒没什么难的,也就应了下来。

    “那我试试吧。”

    “麻烦老张了。”

    胶片电影,对摄影师、灯光师傅的要求太大了,甚至跟焦员的技术水平不够,都会给剧组增加巨大的难度。

    胶片机不像数字摄影机,现场导演通过监视器就可以看到拍摄效果。

    而胶片机,都要当天拍完送去洗印,洗印完了拿回来,导演才知道拍出来的是什么效果。

    应该不会的,达没达到效果,掌镜一般都心里有数

    镜头、灯光等等问题,那就要两位师傅的手艺了。

    而镜头的好坏,灯光如何,只有摄影师能通过取景器看到。

    当然,不是说胶片电影就没有监视器了,胶片摄影机的监视器画面,来源于给跟焦员用来检查画面的摄像机自带的2英寸小监视器,再连接到17寸的大监视器上。

    但是这个监视器上的画面,特别模糊,毕竟是两寸的屏幕放大到17寸的大监视器上,只能判断开角,观看演员大概的表演。

    最终的成像,只能看洗印出来的成片,当天拍当天送洗,有问题了重拍。

    所以,经常在拍摄现场,导演拍完还得问摄影师,摄影师说OK才OK。

    要不然优秀的摄影师转导演,怎么比任何职位都更容易。

    远有张一谋,近有顾常伟,从一流摄影师到一流导演,都可以做到无缝转变。

    水平不够的摄影师和灯光师傅,甚至能把两个月的拍摄周期拖到三个月,1:8的配片比给弄成1:15。

    这两个职位没问题,基本上剧组就好办多了。

    当然,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对演员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不过演员倒好办,内地的演员,尤其是一二线的男演员,便宜的很。

    这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演员太多了,商业电影又太少了,就算一线男演员,一年到头都难接到一部千万成本的商业电影男一号。

    电视剧和小成本文艺片、伪文艺片男一号倒多得是,想接多少有多少。

    所以无夜这部制作成本加光羡垫付的宣发成本,一共千万成本左右的商业电影。

    再加上光羡宣发,无夜本身也通过两部经典网大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基本上可以随便挑男演员了。

    不会像李光杰那样,还的看对方愿不愿意。

    现在自己有了名气,有大的宣发公司,再加上千万级别的商业电影,一线男演员都得主动上门。

    毕竟,现在别说上亿的大制作了,中等制作的片子,基本上被香江的演员包圆了。

    看看去年,《黄金甲》、《夜宴》、《宝贝计划》、《伤城》、《霍元甲》、《龙虎门》、《墨攻》,这几部两千万票房以上的国产电影,除了葛大爷和李联杰,没有哪一部的男主角是内地男演员。

    对了,还有《疯狂的石头》和《云水谣》是例外,后者是陈昆主演,三千万成本换来了三千五百万票房。

    前年就更惨了,一个都没有。

    内地的中生代男演员,在大银幕里,根本没有多少机会。

    剧组没问题,700万的制作成本将将够了。

    演员也没问题,多的是人供无夜选。

    宣发有光羡兜底,也没什么问题。

    排除了种种困难,接下来无夜就可以安心闭关编写剧本了。

    其他的问题,就得到了拍摄的时候慢慢发现,慢慢排解了。

    甚至,无夜还听说过好莱坞有些特别严苛的剧组,每到一处外景之前,都要事先了解往年这个时候的天气情况,不同天气每个时段的光线情况,纪录在册。

    第一部院线电影,选择用胶片拍摄,并没有别的什么原因。

    能用胶片,就不用数字摄影机。

    两者呈现在大银幕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美感。

    无夜脑海里还没出现在现实中的电影,大多数一看就是数字摄影机拍出来的。

    或许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几年,数字摄影机会完全取代胶片机。

    但是最起码,现在还做不到。

    而且,国内大约3300块银幕,其中2600块都是胶片银幕,数字银幕只有700块。

    这700块数字银幕,基本上都是些偏远地区的电影院,也都是些小厅。

    数字电影,再经过磁转胶,制作成胶片拷贝在胶片银幕上放映,效果也会比胶片电影差的多。

    数字电影,相比胶片电影,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方便。

    在米粒坚,很多电视剧都是用胶片拍摄,甚至比国内一些电影都制作精良。

    效果更好,只要条件允许,任何导演都会选择拍胶片电影。

    其实国内也有一部胶片拍摄的电视剧,今年三月份开播的那部《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就是用胶片拍的。

    不过也仅此一部了。

    难度是更大了,不过电影本身没有多麻烦,无夜倒不是没有把握。

    在忙完鲨鱼与舔狗的后期之后,无夜就开始考虑,自己第一部院线电影拍什么了。

    一开始选了好几个片子,动手写了几个大概的故事下来。

    最后,考虑到实际情况、类型受众等等原因,才选定了一部科幻悬疑电影《黑洞频率》。

    没看过,百度搜《黑洞频率》居然还有特效,一个黑洞把你网页上的东西全搜进黑洞。可真是秀啊!

    不过,叫科幻电影也太勉强了,犯罪悬疑片更合适,有一点点科幻元素,但是最打动人的又是父子亲情。

    故事很简单,男主角在家里偶然发现了三十年前父亲那台老式无线电,竟然还能使用,并且收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的信号,和对方聊了起来。

    这个陌生男人就是他的父亲,不过是三十年前的父亲。

    也就是说,三十年后的儿子,通过老式的无线电,和三十年前的父亲对话。

    在通过一系列事情确定对方的关系之后,儿子突然想起来三十年前,身为消防员的父亲是在一次救火行动中牺牲的。

    为了拯救父亲,儿子抓紧时间提前提醒父亲如何从那场火灾中逃生。

    父亲在生死关头想起了儿子的话,选择了另一条路,得以逃生。

    而三十年后的另一头,一切都改变了,父亲没有在那场火灾中丧生,而是在多年后死于肺癌。

    不过,紧接着另一场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本该健在的母亲,却在三十年前死于一场连环杀人案。

    于是,儿子再次通过无线电联系父亲。

    父子俩一场跨越时空的联手合作,最后大团圆结局。

    大致就是这样的剧情,整体上是悬疑电影,但包了个科幻的皮,内核却是直抵人心的父子亲情和家庭温暖。

    单纯的悬疑电影,太小众了,在国内想要卖高票房的难度太大。

    包了个科幻的皮,来吸引观众,用亲情打动观众。

    情感,是所有电影永恒不变的主题。

    不过剧本还是要改动一下,三十年太远了,1977年左右国内的情况也太敏感。

    无夜给改成20年,1987年的父亲大概在三十二三岁左右,2007年的儿子,二十七八岁。

    跨越时空,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父子两人的年纪相仿。

    三十二三岁和二十七八岁,都可以说是三十左右,看起来是同一个年龄段。

    但是实际中,这完全是两个年纪。

    三十二三岁的男人,基本上都结婚生子了,而二十七八岁,很多都没有成家。

    年纪相仿,又能很直观地让观众看出两个人的父子关系,不会违和。

    整体结构基本可以不用变,细节上面还是要仔细斟酌的。

    不过无夜也有时间,没有其他的事情打扰他,就安心闭关打磨剧本。

    虽然是两个时空同时发生的故事,不过整体叙事还是比较简单的,剧本写起来没多大难度。

    反正无夜也用不着剧本,拍戏的时候有分镜就够了,根本不会去看剧本。

    不过,麻烦的是,院线电影的剧本要光电审核,意味着不能像之前两部电影,写个纯粹的剧本了。

    得写成文学剧本,要不然审核的官老爷们看不懂,给打回来就麻烦了。

    多花点时间罢了,把剧本写成外行人能看懂的类似小说的东西。

    8月3号,花了15天的时间,无夜才完成了《黑洞频率》的文学剧本。

    也没耽误,带着剧本,以及高阳、王璐两人,以及从附近一家律师事务所找的律师,就赶去了光羡总部。

    签合同,财务、律师总要带过去,高阳就作为工作室总经理跟对方对接。

    提前约好了时间,告知来意之后,前台直接带着无夜等人来到一间会议室里。

    光羡传媒老大王长天,他的左膀右臂李晓屏、张昭也都在场,还有另外几位管理层。

    “王总你好。”

    无夜也是第一次见这位传媒业大佬,身高不高,外表平平无奇,戴着个眼镜,眼睛有点小。

    “李导你好,请坐。”

    王长天笑眯眯地和无夜握了握手,本身眼睛就不大,这笑起来更显得小了。

    “上次就听赵总回来说李导一表人才,今天见面果然如此,又有才华又年轻帅气,真是让人羡慕啊,不知道要吸引多少圈内女演员的爱慕啊。”

    和李晓屏、张昭打了个招呼之后,无夜笑道,“王总过誉了,您可是咱们国内传媒传媒业领军人物啊。”

    互相介绍,商业互吹了一会,就开始聊正事了。

    “王总,各位,这是我新电影的剧本,请过目。”

    无夜从包里掏出几份剧本,一一递过去。

    虽然他们对无夜的新片有任何类型要求,不管拍什么,只要不违禁,光羡就愿意合作。

    但是,作为合作方,人家还是要看看剧本的,这也是最起码的尊重。

    无夜就不是墨镜王,什么都没有,就拉来投资,找好一群演员来拍。

    拍着拍着拍不出来了,又完球。

    “我可是对李导的新片期待已久了。”

    王长天笑着接过剧本,瞥了一眼无夜四人,才翻看起来。

    财务、律师都带来了,做事严谨,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

    这是王长天对无夜的第一印象。

    “果然是天才!”

    张召看完剧本,立刻在心里给出了相应的评估。

    故事主题创意类似《蝴蝶效应》的核心创意,时空穿梭对抗宿命却又环环相扣。

    故事题材具有商业性,本身含有跌宕起伏的罪案、悬疑,烧脑又带有亲情元素的软科幻题材,受众定位广泛。

    人物设定有新意,性格相反,各自周边环境相反,年龄相仿的两父子。

    故事结构合理,多线叙事,故事结构独特完整,但不繁杂。

    故事节奏紧张,最后的高潮感人。

    ......

    出身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硕士的张召,多少也学到了一点好莱坞制片人的思维方式。

    虽然导演水平不咋地,第一部和米粒坚合拍的电影就断送了他的导演生涯,但是专业水平还在那。

    对王长天递去一个肯定的眼神,张召笑道,“以亲情为内核,李导这个剧本风格在国内倒是少见啊。”

    国内这些导演,以感情为内核的大多都是放在爱情、国家大义上面。

    比如《十面埋伏》,内核就是自由的爱情。

    《无极》是爱和命运。

    《英雄》就像片名一样,核心是大义。

    商业电影以亲情为内核,在国内极其罕见,反倒在好莱坞却是最常见的。

    无夜笑笑道,“情感才是最能打动人的事物,不管是科幻、悬疑,还是犯罪,都只是多了一层皮,为电影增加卖点,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电影中的亲情。”

    ......

    聊了聊剧本,就开始商谈合作的细节了。

    “这部电影用胶片拍摄的话,制作成本大概在七百万左右,我个人能承担80%的费用,剩下20%的缺口就麻烦王总了。”

    “发行方面,贵公司需要垫付360万的宣发和拷贝费用,发行费用就按正常的10%来,王总觉得怎么样?”

    无夜提出了投资方案,只给了光羡20%。

    王长天哑然失笑,张召上次从东华回来就说了,无夜要全权主导自己的项目,没想到自己直接就出了80%。

    不过王长天也无所谓,20%跟30%都没有多大区别,没有在意自己的投资份额。

    毕竟无夜是第一次拍院线电影,即便有一部现象级的网大鲨鱼与舔狗为基础,第一部电影票房也不会太高。

    700万制作成本,360万宣发,只有三四千万票房的话,也赚不到多少钱。

    发行公司,主要赚得还是发行费。

    在大银幕上,名气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导演的名气还是演员的名气,有了名气才能让观众走进电影院,要不然制片方放着一百万不到的内地一线男演员不用,非要去用数百万,甚至千万片酬的香江巨星。

    等无夜第一部电影成功了,真正在大银幕打响了自己的名气,接下来才是赚钱的时候。

    不过,王长天又提出再拿一部分份额出来,去和各省光电置换一部分广告资源。

    无夜也没有意见,各省光电不光光是只有电视台而已,全省的媒体基本上都归当地光电管。

    而且现在的院线地域性很严重,本省的电影市场大多都在本土的院线手上,而这些本土院线又大多是光电旗下。

    比如豫南奥斯卡院线、川西太平洋院线和峨眉院线、湘南潇湘院线、江宁幸福蓝海院线、江浙时代院线......

    这些本土院线,有本省光电支持,基本上占据了本省票房的五成左右。

    用宣传资源置换投资,意味着票房也有他们的一份,在排片上也会有一点点的优势。

    不管有多少,总比没有强。

    于是,先签了一份双方的投资合同,无夜投资80%,光羡占20%,等光羡和各省光电谈妥了,无夜再去签一个置换宣传资源的合同。

    以光羡和各地电视台的关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无夜的导演、编剧片酬加一起是150万,这已经是一线导演的价格了。

    该拿的,无夜不会客气,别人那份,无夜也不会去斤斤计较。

    最终,无夜需要往项目的账户里打560万。

    光羡垫付宣发拷贝费用255万,加上140万成本。

    等剧本审核通过,电影正式立项,这一共955万费用就会在三天之内打到项目的账户里。

    所有收益分成都按投资比例算。

    不过,打进去560万之后,无夜立马就可以拿150万片酬出来。

    虽然可以不走这笔账,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该交的税还是要交的,这点钱没必要省。

    人家大企业一年几十个亿的税都交了,无夜交这点税也不心疼,没听说有谁是靠省税钱发财的。

    范小胖是漏税不到1亿,罚款8亿,而且那1亿是从出道开始算的,以前那年头大家都那样,范小胖一年跑几百个商演,都是拿现钱走人,谁缴税啊。

    交的多代表赚得多,无夜倒是想交一百亿的税呢。

    合同谈完了,一起吃了个饭,就各自忙各自的了,电影审核、立项事就交给光羡了。

    谈妥了合同,这一阶段的工作就结束了,电影就可以正式进入到筹备当中了。

    不过,电影行业还真是对制片方很不友好,即便这个合同已经是对无夜比较有利的了。

    发行方稳赚不赔,所有风险都在制片商头上,分成还少。

    不管国内还是好莱坞,发行公司才是最赚钱的,不管电影能不能收回成本,发行总是有钱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投资、发行合同搞定之后,无夜就要忙着写分镜了。

    不过在此之前,得开始寻找外景和搭建摄影棚了。

    这方面和张忠华从江浙电影制片厂找来的几个美术师商议之后,就让他们各自行动了。

    背景跨度长达20年,肯定是要突出两个时代的差距,不过外景戏不多,倒省了来回奔波的时间了。

    演员也要先找好,无夜最理想的组合还是二十七八岁和三十二三岁的两个男演员。

    既有同年龄父子所造成的的对比冲击,又不会太违和。

    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内地25-40岁男演员的资料都翻了个遍。

    儿子倒还好,这个年龄段里随便都能找四五个合适的演员。

    关键是父亲,年轻的太违和,又演不了爹。

    演的了爹的,年纪又太大。

    大点也就算了,只要不是太老,都没问题。

    关键这个父亲是消防员,消防员也算半个军人。

    等于父亲这个角色,还得是个硬汉,要不然怎么去追查连环杀人案。

    5-40岁的硬汉,还得能演好身为父亲温情的一面,这就有点不好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