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爷:还好能去诸天万界
繁体版

第8章养济院

    朱由桦走出秘库。

    管事对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直到确定他没有携带任何金银宝物后,方才让他离开。

    不是他对朱由桦心存不敬。

    实在是福王看的紧,时不时就会亲自过来查账,清点财物。

    若是少了,那可是真要出人命的呀!

    可惜他不知道,此时这里的财物已经都被诸天令给掌控了。

    朱由桦不过是将它们暂时存放在这里。

    只要有需要,随时都能带走!

    朱由桦离开秘库后,又去了王府的粮仓和酒库。

    将其中的粮食和酒水也全都给掌控住了。

    明末正好赶上小冰河时期,整个北方都粮食减产,严重地区甚至颗粒无收。

    但这跟福王府没什么关系。

    福王府名下的庄田,都是上等田地。

    纵然减产,依旧能收获大批粮食。

    这些粮食都被运进了福王府。

    福王府的粮仓内,上好的粮食堆积如山。

    粮食这种物品,蕴含的世界权柄并不多,但却非常关键。

    在此就不得不提一下,世界权柄的争夺方式和感染性。

    在争夺世界权柄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世界权柄的感染性,来争夺世界权柄。

    比如你掌控了一块土地的世界权柄,然后利用这块土地来种植粮食。

    那从这块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便天然受你掌控。

    你掌控了一批粮食,那吃下这批粮食的人或动物,同样会受你掌控。

    这就是世界权柄的感染性。

    以这种方式争夺世界权柄,算是软刀子割肉。

    可以在悄无声息间,侵袭这个世界。

    不过朱由桦掌控这些粮食和酒水,倒不是抱着侵袭世界的目的。

    或者说,这并不是主要目的。

    他真正的目的,是以此来控制属下。

    马上就要组建军队了。

    虽然他的兵源都是来自于福王府的庄户,算是忠诚度很高了。

    但依然不保险。

    最重要的是,福王府的主人和继承人并不是他。

    这女子侍卫队组建之初还好说,人们都会当成一个笑话,没人在意。

    可当女子侍卫队有了战绩,就难免会有人注意了。

    为了防止被摘桃子,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未雨绸缪的。

    诸天令并不能控制人的意识,因为意识之中是没有权柄的。

    但却可以掌控身体和灵魂!

    也许在高阶世界,存在脱离了肉体和灵魂,仅凭意识也能生存的大佬。

    但在明末世界,显然是不存在的。

    所以只要控制了肉体和灵魂,也就等于是变相的控制了那个人。

    朱由桦组建的女子侍卫队,会以这些粮食和酒水为食。

    当她们吃下这些粮食和酒水的时候,身体和灵魂,就会逐渐被朱由桦给掌控住!

    掌控住粮食和酒水后,朱由桦向府外走去。

    出了福王府往北走,拐过一个弯,就是洛阳城的主街,中州大道。

    沿着中州大道一直往西走,大概一个时辰路程。

    会看到一个简陋的宅院。

    养济院。

    早在洪武爷朱元璋立国之初,就建立了遍及全国的养济院,专门用来收养各地的孤寡老人和乞丐。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洪武五年又下诏,“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

    不久,孤老院改名为养济院。其收养对象为:“民之孤独残病不能生者,许入院。”

    明代的养济院制度得以确立。为保障养济之政的推行,朱元璋将其载入《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弘治年间,养济院由内地州县向边陲各卫所扩展。

    英宗天顺元年下诏,要每县设养济院一所,支米煮饭,日给两餐,器皿、柴薪、蔬菜等均由政府设法措办。

    有病的拨医调治,死者给予棺木安葬。

    天顺六年五月,责成户部在顺天府大兴、宛平县设养济院各一所。

    嘉靖六年,令巡城御史行于各城地方,发现街头乞讨流浪人员,审属民籍,送顺天府的养济院。

    属军卫,送幡竿、蜡烛二寺给济外处。

    300里以内的流民,验发本籍,官司收养。

    300里以外及不能行走的,一起送二寺给济。

    按京县官例,养济院不得擅自收养孤老,只有在改元或国有大典时,皇上下诏,部议行县,查都城内外的老疾孤贫丐者,加以收养,无常期,也无常数,只听上面命令。

    宛平养济院,在万历元年收养1080人。

    从这一系列的举措中,可以看出朝廷在救助鳏、寡、孤、独、残方面,还是下了很大力气的。

    不过这类救治机构的发展情况,通常是与朝廷的财政情况息息相关。

    财政较好的时候,为了皇帝的颜面,自然是欣欣向荣。

    但若是财政不好了,为了皇帝的面子,虽然不至于裁撤,但肯定是要缩减规模的。

    如今的财政情况怎么说呢?

    应该是皇明立国两百余年以来,最差的了吧?

    毕竟还有四年,大明就要亡了!

    这个时期的养济院是什么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六公子,咱们养济院苦哇!”

    “打从崇祯三年开始,就再没见过上面拨下来的银子了。”

    “全靠着在城里打工,才能讨口饭吃。”

    “可城里很多帮派同样要打工吃饭,他们都是青壮汉子,咱们养济院这些孤寡残弱哪能比得过?”

    “幸好有些商铺,看在咱们养济院也是朝廷机构的份上,多给些照顾。”

    “可近几年行情不好,各地不是水灾,就是旱灾,要不就闹瘟疫。”

    “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当了流民涌进城里。”

    “城里的商铺更是不景气,只能勉强存活。”

    “这让他们就算是想照顾咱们养济院,也是有心无力了。”

    养济院内,院正孙文陪着朱由桦,正在不停的倒苦水。

    朱由桦不耐烦的摆摆手道:“行了,别跟我说这些废话!

    朝廷拨给你们养济院的银子,又不是我贪的。

    本公子不欠你们的!

    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公子心善,见不得穷人,所以才来资助一二。

    不过朝廷的规矩你也明白,此事切不可张扬出去,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