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爷:还好能去诸天万界
繁体版

第10章生母陈氏

    朱由桦摆摆手,示意吴六奇可以离开了。

    随后他又去了养济院的其他房间,找到了其他群体的头目,将同样的话,也跟他们说了一遍。

    他自是不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吴六奇身上。

    广撒网,才能捞到真正的大鱼。

    同时也能杜绝腐败。

    不过在他心中,最看重的,倒还真是这个吴六奇。

    一来,这个吴六奇在与他的交流中,进退有度,颇为机灵,算是一个人才。

    二来,吴六奇所在的群体,本就是养济院中最具有潜力的群体。

    养济院中其他群体,不是年老衰败,就是孤苦无依,再就是身有残疾。

    总之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且上升潜力有限。

    吴六奇所在的乞儿群体,虽然也是弱势群体。

    但至少身体康健。

    最重要的是,乞儿总有一天会长大的。

    那就是正常的成年人了。

    这与其他群体相比,自然是充满了优势。

    三来,则是因为吴六奇这个名字。

    没错,朱由桦听说过吴六奇这个名字。

    还是在两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在金老的小说鹿鼎记中。

    在此书中,乞儿出身的吴六奇,却是查继佐的救命恩人、天地会的骨干和反清复明的积极分子。

    第二个地方,便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人物传记了。

    其中记载,吴六奇,字鉴伯,号葛如,绰号吴钩,广东海阳县丰政都汤田客家人,明末清初名将、清朝开国功臣。

    幼时读书,有雄略。

    青年时家道中落,一度沦为乞丐,行乞在大埔以及江浙一带。

    他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有“铁丐”之称。

    时朝廷腐败,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吴六奇回到家乡与其弟吴六标拉起了武装队伍,镇压农民起义军,得到南明永历帝的重用,封为饶平总兵。

    清顺治七年,吴六奇又投降清廷,并攻取潮州以此献功,仍封为饶平营总兵。

    清顺治十年,南明朝策划了一次反清复明活动,吴六奇派兵援助清军,清廷加封吴六奇为左都督。

    时郑成功收回被荷兰侵占的台湾,反清复明的郑成功,是清廷一大障碍。

    吴六奇积极向清廷建议在中国南方加强海防设施,实行“海禁”,以封锁郑成功。

    同时分化和瓦解郑成功分布在沿海岛屿的抗清武装,从而大大削弱了郑成功的力量,为后来的施琅统一台湾立下大功。

    吴六奇卒于康熙四年,终年五十九岁。

    康熙皇帝追赠其少师兼太子太师,赐谥顺恪,遣官祭葬,御制祭文、碑文,赐一品典式营造其墓于大埔湖寮虎山下。

    朱由桦不知道,他遇到的这个吴六奇,是不是历史上的吴六奇。

    不过他觉得很有可能。

    同为广东海阳县丰政都汤田客家人,同样叫吴六奇,还都是乞丐。

    三个特征全都对上了,这还不是一个人的概率,着实是有点低。

    唯一有点奇怪的,是历史上吴六奇行乞并没有来过洛阳。

    反倒是金老那位吴六奇,以乞丐身份行走四方,去过很多地方。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管他是哪个吴六奇,都代表他有着不俗的潜力。

    对创业初期的朱由桦来说,可谓是一员干将了。

    至于说历史上的吴六奇品行不端,投降清朝的事。

    朱由桦看的很开。

    说实话,乱世之中,这种人是多不胜数。

    若要去追究这些,那就无人可用了。

    对于上位者来说,道德洁癖是最要不得的!

    从养济院中离开的时候,天色已是黄昏了。

    回府,用饭,去芳怡园问安。

    芳怡园是朱由桦生母陈氏的院子。

    陈氏是福王朱翊钧的次妃。

    福王正妃邹氏无所出,两个次妃,一个是姚氏,生下了世子朱由崧。

    另一个便是陈氏,生下了朱由桦。

    相比年老色衰,早已失宠的姚氏,成熟妖媚,正处于女人最美好年纪的陈氏,自是更得福王的宠幸。

    所以陈氏在福王府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仅在姚氏之下,足以跟邹氏平起平坐。

    在古代高门大户中,总是脱不了三句话。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母子一体。

    朱由桦能在福王府中颇受重视,跟这位生母是脱不开关系的。

    而陈氏则是非常疼爱朱由桦,甚至是到了溺爱的程度。

    这让朱由桦对她的感觉更加好了。

    毕竟,谁不想要个一心宠溺自己的母亲呢?

    今天早上回来的时候,就听婉儿提起,姚氏来找过他。

    那于情于理,他都该过来请安。

    只不过白天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直到此时才闲下来。

    他便赶紧过来了。

    “小兔崽子,你还知道过来!”

    “老实交代,这几天跑哪鬼混去了?”

    “那婉儿还敢骗我说你去巡视商铺了!”

    “你是那种人吗?”

    “真把你娘当鬼忽悠了!”

    芳怡园内,一个容貌娇媚无比的美妇人,一只手拧着朱由桦的耳朵,满脸怒容的训斥道。

    “哎呀,疼疼疼!娘你轻点儿。”

    “看破不说破呀?”

    “儿都十六岁了,难道不能出去逛逛吗?”

    “再说也就这两年的时间了。”

    “等我加了冠,就得封王立府别住了。”

    “到时可真是一步都出不得王府啊!”

    “难道娘亲忍心让我一辈子都活在这方寸之地,见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吗?”

    朱由桦连忙求饶,一边求饶,一边诉苦道。

    见他说的这般可怜,陈氏顿时心中一软,忍不住的松了手,但却反驳道:“哪有你说的那么惨?

    虽说不能走出王府,但却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外面不知多少人羡慕呢!

    再说也并非绝对不能走出王府,只要不引起注意,偶尔出去逛逛,也没人管你。”

    “那怎么行!像您儿子这种遵纪守法的优秀宗室,怎么会违背朝廷律令呢?肯定是说不出去,就不出去!”朱由桦笑嘻嘻的说道。

    陈氏没好气道:“就你?还遵纪守法?你敢不敢把这话当着你爸的面说一遍?看他会不会打断你的腿!”

    “嘿嘿,就是知道娘亲不会打断我的腿,我才敢在娘亲面前说嘛!”朱由桦笑道。

    陈氏白了他一眼,然后收敛了脸上的笑容,问道:“我听说你要从城外的庄子里挑选侍女?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