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繁体版

第015回 叔阳焚香请道友 天民作法摆阵图

    话说孙膑,犹如一位棋局大师,巧妙地将秦营的众将困于中央,众人齐心协力,杀得秦兵落花流水,只剩下百余名骑兵还在垂死挣扎。

    章邯等人拼尽全力,终于杀出重围,捡回了一条命。孙膑大获全胜,蒯文通早已备好宴席为他庆贺,这里暂且不表。

    -----------------

    章邯败退回营,清点人数,发现伤亡竟有两千多人。他带着这些残兵败将,来到始皇面前请罪。

    始皇愤怒地说:“孤常告诫你们,不可轻举妄动,你们却不听良言。又跑到高山上请了三位道人前来助阵。孤本以为他们有些本事,能拿下孙膑,取了易州城,一雪前耻。谁料想,他们竟然连孙膑都赢不了,反而被他杀得大败,如今又折损了这么多人马,你们有何面目来见孤?”

    金子陵磕头认罪,请求饶恕。

    正在此时,三位道人走进金顶大帐,参见秦皇。

    始皇见他们败阵回来,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只是微微欠身道:“真人请坐。”

    三位道人感到颜面扫地,无可奈何地坐下。

    始皇也不叫他们吃茶,也不传官备饭,直接问道:“真人上阵,胜负如何?”

    三位道人羞愧得面红耳赤,勉强回答道:“王爷明知故问了,方才战场上,我们大败亏输,难道没有掠阵官来报一声吗?只因孙膑神通广大,贫道不是他的对手,所以败阵而回。我们还要另谋计策,报仇雪恨。”

    始皇冷笑道:“设什么谋,定什么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膑诡计多端,真人焉能是他的对手,何苦损兵折将。依孤家金玉良言,真人请回古洞修炼,孤也收兵回国,倒是一个万全之计。”

    黄叔阳闻言,气得三尸神暴跳,七孔内生烟,他恭敬地对始皇说:“王爷,不必烦恼,贫道与孙膑结下深仇大恨,虽然我的本领不如他,但待我请一位道人前来助阵,与他决一死战。”

    说完,他吩咐速速设起香案。当驾官就把金顶炉瓶抬放到营中,叔阳撩袍跪下,焚起信香,向万花山的方向遥拜。只见阵阵香风在空中升起,直奔高山而去。

    在黄叔阳焚香请友之际,我们转向那神秘的万花山大石洞,那里住着一位姓魏,道号天民的老祖。

    他当时正在三清大殿里默念黄庭经。突然,一阵奇异的信香飘进了洞门。老祖轻轻拿起香头,嗅了嗅,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他心想:“黄叔阳已经开了杀戒,为何又来扯我下水?如果我不理,又怕伤了我们往日的交情。还是下去看看吧,也算是尽了朋友之义。”

    如此这般,老祖便收起经卷,站起身来,从后洞取出几件法宝,跨上他的梅花鹿,吩咐童子好好看守洞门,他便驾起祥云,直奔易州而去。

    不一会儿,他便抵达了秦营。他降下祥云,营门的将官看到是一位道士,便问道:“道长从何而来?”

    魏天民回答道:“秦营的小校,烦你通报一声,就说万花山万花洞的魏道人来访。”

    军校不敢怠慢,立刻飞报大帐。

    始皇问道:“这位魏道人是何方神圣?”

    黄叔阳大喜,答道:“是贫道的道兄,乃是大罗天仙。他今下山相助,何愁孙膑不灭。”

    始皇闻言,立刻下令大开营门,他要亲自去迎接。

    黄叔阳同朱、秦二道人,跟随始皇出至营门,将魏天民接入,安排在金顶大帐坐下。

    始皇仔细打量这位老道,只见他貌古神清,仙风道骨,心中暗自欢喜。

    茶过几巡,魏天民问叔阳:“贤弟下山与孙膑对阵,胜负如何?”

    叔阳凄然道:“若提起这刖夫,令人怒发冲冠。前者家兄在红慈谷被他所害。弟今日下山报仇,险些又丧在他双拐之下。不得已我焚信香,请兄长前来拔刀相助,恳兄大展经纶,与弟报仇,存殁均感。”

    魏天民听罢,勃然大怒:“孙膑如此逞强,真是岂有此理!贤弟且请放心,那怕他神通广大,我也有办法让他倾生。”众道人闻言,喜之不尽。

    始皇更是大悦:“全仗真人妙用。”于是吩咐摆斋款待。

    次日,始皇升帐,忽有探马来报:“蒙将军在咸阳调兵,率领雄兵十万,战将千员,在营外候旨。”

    始皇闻报,大喜:“既然蒙恬带领倾国人马而来,即传御旨,急令宣来。”

    蒙恬领旨,进了大帐。参见已毕,奏道:“臣奉圣旨,至咸阳调取人马十万,名将八员,副将共有千员。”

    始皇大喜:“来得正好,孤这里人马,被孙膑伤损大半,正在兵微将寡之时,今日救兵到了,孤又何忧矣。”传旨宣众将进来,众将领旨进帐,山呼已毕,始皇举目观看,俱是栋梁之材,英雄之辈。传旨“平身,可奏姓名上来。”

    八将叩头说道:“臣英布、彭越、董霸、司马欣、丁公、雍齿、魏豹、李实。”始皇听罢,龙心大悦。传旨赐宴接风,将八人点入营中安顿。

    魏天民、黄叔阳、朱惠珍、秦猛四位道人,与金子陵一同上帐拜见始皇。始皇赐座,众人纷纷坐下。

    始皇温和地对四位道者说:“朕近日国内新招募了十万雄兵,战将也有八员,决心尽快踏平易州。朕希望能借助诸位的妙计良谋,捉拿孙膑。若事成,朕定当感激不尽。”

    魏天民上前恭敬地行礼道:“陛下万安。贫道虽不才,但捉拿孙膑之事,却有些许把握。无需劳师动众,只需贫道施展些小法术,摆下一阵,即便是大罗天仙,也难逃吾手。”

    始皇闻言大喜:“真人所需何物,尽管吩咐承值官准备。”

    魏天民道:“布阵所需之物,陛下可命人在东方搭建一座高台,台高三丈六尺,宽二丈四尺,分别按照八卦和二十八宿的方位。台中央戊己土方位,需掘一大深坑,宽阔每面一丈八尺,共七丈二尺,深一丈二尺。坑前设红旗画朱雀,坑后设皂旗画玄武,坑左设青旗画青龙,坑右设白旗画白虎。法台左右及后方也需设旗。台上置红漆桌一张,备香花灯烛、白芨、朱砂、黄纸等物。再用泥塑孙膑像,架拐骑牛,着豆青袍,鱼皮靴,做成刖夫模样,长约七寸,以备三更天使用。另选四十九名大汉,各执写有‘孙膑之魂’的纸旗。法台正东设诛仙门,用黑犬、黑鸡、黑牛、黑马各四十九,孕妇一名,一同宰杀,埋在东门地下。正西设斩仙门,物品与数目同前,另取童儿一名,一同斩首。正南设戮仙门,物品与数目同前,另取童女一名,一同宰杀。正北设陷仙门,物品与数目同前,另取孤人一名,一同宰杀。再取黄沙一石八斗,以备法台使用。四门之外,各设一营,请陛下选将发兵,与贫道一同上阵。所需之物,务必尽快准备,不可有误。”

    始皇好奇地问:“此阵何名?”

    魏天民道:“此阵名为‘五行金沙诛仙阵’。凡人入阵,顷刻即亡。即便是大罗天仙,也只需五夜,十八粒金沙打完,便会化为浓血。即便他们懂得五遁三气,也难以遁出金沙之围。”

    始皇听后,心中大喜,立刻下令给当值官员,让他们迅速准备魏天民所需的一切物品,并且搭建法台,以便进行法事。他又调派王翦、章邯、英布、燕易四位将领,各领三千精兵,分别在法台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安营扎寨。

    等到黄昏时分,当值官员前来禀报:“法台已全部搭建完毕,所有物品都已准备齐全,特来复命。”

    始皇向魏天民拱手道:“法台已备好,真人可以开始行事了。”

    魏天民点了点头,吩咐道:“取些水来,排在案前备用。请王爷先净身清心,诚心焚香,向上天祈祷。我要先向上苍禀告此事,然后才能开杀戒,定在三更天行动。”

    始皇不敢怠慢,立刻传令摆上香案,虔诚地礼拜上苍。拜完之后,他起身归座,魏天民与黄叔阳、朱、秦等众道士也各自祈祷,一同等待三更时分的到来。

    到了约定的时间,魏天民辞别始皇,走出营门,带领黄叔阳、秦猛、朱惠珍、金子陵四位老道士,一同登上了法台。

    魏天民下令给台下的四十九名大汉:“你们各自手持纸旗,在台上挥动。一旦听到我叫‘孙膑’二字,你们就齐声回答‘来了’。这是叫魂法,不得有误。”众军齐声答应,都遵照命令行事。

    魏天民又让黄、朱、秦、金四位道士在台上念起拘魂神咒。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盆子,名为“装仙盆”。他拿起泥塑的孙膑,用白芨和朱砂混合的画笔在泥塑的心坎上画了一道符,然后将其放入盆中。接着,他在泥塑的表面又画了几道灵符,点燃香烛,开始掐诀踏罡步斗。

    四位道士念动拘魂咒,大声呼唤:“孙膑来了?”

    台下的军汉齐声回应:“来了!”台上不断呼唤,台下用纸旗挥舞,不断回应。

    魏天民画了一道灵符,紧念咒语七遍。只见半空中响起一连串的回音,仿佛一颗星在闪烁,忽上忽下。

    魏天民用剑尖一指,大喝一声:“疾!”那颗星随即落入盒中,变成了泥胎。

    魏天民盖上盒盖,用三道灵符封住盒口,又念起真言咒语,焚化灵符。顿时,云雾缭绕,太白金星出现在台前,向魏天民行礼。

    魏天民道:“无事不敢打扰,有劳星主,请在中央戊己土法台上守护,那个装仙盒里有孙膑的本命,请星主用心看守。如有孙膑逃脱,按天书处理。”

    魏天民再次焚化灵符,掐诀踏罡步斗。这次,李天王出现了,左手托着黄金塔,右手倒拖着方天戟,落在台前,问道:“真人有何法旨?”

    魏天民道:“无事不敢相召,烦请尊神,如遇孙膑进阵,被我金沙打住,请借尊神的黄金塔压住他,不可放走。”李天王连连答应,表示遵命。

    接着,魏天民又念咒语,焚化灵符,灵霄殿高元帅、王元帅、李元帅和杨元帅相继出现,分别领受魏天民的法旨,在诛仙坑的四个方位镇守,确保孙膑无法逃脱。

    魏天民成功请来了王、高、李、杨四将,镇守诛仙坑。调遣完毕后,他又取出四道灵符,念起真言咒语,将灵符焚化。顿时,半空中祥云缭绕,杀气腾腾,盔甲闪烁,兵器铮铮作响。四大天王在祥云中晃动,威风凛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四大天王齐声答应,身形一晃,便齐刷刷地降落在了法台之前。只见第一位天王,身材魁梧,身高二丈四尺,面容犹如活生生的螃蟹,脸色通红,发似金针,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手提一柄青龙剑,气势逼人。

    第二位天王更是威武不凡,身高二丈六尺,赤发红须,犹如烈火燃烧,四个獠牙外露,显得狰狞可怖,手中高举着一把混元伞,仿佛能遮天蔽日。

    第三位天王则显得清秀脱俗,身高同样为二丈六尺,面白唇红,宛如玉树临风,一身白袍银甲熠熠生辉,手抱一把琵琶,仿佛有着无穷的音乐魅力。

    第四位天王则是身形矫健,身长二丈四尺,皂袍黑甲,面如镔铁,坚硬无比,身藏一只花狐貂,灵动异常。

    四位天王一齐厉声喝道:“真人有何法旨?”声音犹如雷霆一般,震耳欲聋。

    老道看见四天王来得如此凶恶,心中一紧,连忙躬身施礼道:“奉请天王,相烦各位在诛仙阵东南西北四门镇守,若有孙膑来打阵,只许他进,不许他出。待此事一了,我必将送天王归位,以表谢意。”

    四天王闻言,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齐声答应道:“遵旨!”

    随即身形一闪,便消失在了原地,前往诛仙阵的四门镇守去了。

    魏天民道长从袖中取出了四件法宝,对黄叔阳道:“道兄,请你将我这诛仙剑挂于正东诛仙门之上。待孙膑进入此阵后,若有敌军前来挑战,你只需将这道灵符点燃,那剑便会自动飞到空中,百步之内便可斩断敌将首级。届时,你便可施展神通,率领东营兵将,追击临淄兵马,切勿有误。”叔阳接过符剑,身影一闪,已往东门方向掠去。

    魏天民又转向金子陵,道:“道兄,我这口金钟需挂于正南斩仙门上。待孙膑入阵,你只需点燃灵符,金钟便会连响三声,使敌军将领昏迷坠落。随后,你便可施展神通,率领四营人马,追击临淄兵马,不得有误。”子陵接过金钟灵符,向西门方向飘然而去。

    接着,魏天民对秦猛道:“道兄,请将我这口玉磬挂于正南戮仙门上。待孙膑进阵后,你需将灵符焚化,玉磬连敲三下,便可使敌军不论仙凡皆昏迷倒地。届时,你便可依靠兵卒,率领南营兵将追击临淄人马,不可有误。”秦猛接过符磐,向南门方向迅速赶去。

    最后,魏天民对朱惠珍道:“道兄,请将我这支摄魂旛悬挂于正北陷仙门上。待孙膑进阵后,若有人前来打阵救应,你只需将灵符焚化,展开此旛,便可使敌军魂飞魄散,跌倒在地。届时,你便可施展法力,率领北营人马,追击临淄的兵将,不可有误。”朱道人接过符旛,迅速离去。

    魏天民将四位道人分别派遣完毕后,又取出一道灵符,托在手中,口中念诵真言,随后将其焚化。只见一队阴兵凭空出现,飞沙走石,牛头马面分立两旁,阴字旗号高扬。队伍中走出一位凶神恶煞般的存在,身高丈六,面容如同瓦兽,獠牙外露,头生双角,腰间左悬弓,右插箭,手中握着狼牙棒,十分凶恶。

    他来到台中,躬身施礼道:“请问法官,有何吩咐?”

    魏天民道:“无事不敢打扰尊神。今有诛仙阵东南西北四门上,俱有黑犬黑鸡黑牛黑马众生灵的冤魂。我恳请尊神四门巡察,若孙膑进阵,便率领众鬼魂拦截,绝其归路,不许放入别人进阵。若有违抗者,按天书处置。”鬼王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魏天民又将日精月华两旗放下,仗剑作法。日精旗上写着“金乌灭影”,月华旗上写着“玉兔藏形”。

    他将一个盒子装上十八粒金沙,又将一石八斗黄沙分置十八处以备不时之需。随后摇动七星皂旗三次,顿时诛仙阵内阴风阵阵、怨气腾腾,日月无光、天地昏暗。魏天民完成法术后下台,挽发顶冠,出离阵门,进入金顶大帐参见始皇。他准备在天明时分与孙膑会面打阵,此处便按下不表。

    -----------------

    孙膑坐在营帐中,闭目打坐,凝聚元神。夜深人静,三更时分,他突然感到心血来潮,六神无主,心神不宁,仿佛肉身被无形之力扭曲,发丝如同被人牵扯,耳边还隐隐传来呼喊之声。

    他连忙掐指一算,瞬间明了缘由,长叹一声:“我的灾星降临了。”

    他开口询问:“哪位门徒在此值守?”

    蒯文通立刻答道:“侄儿在此。”

    孙膑道:“文通,你跟我来。”

    文通有些困惑:“师叔,半夜三更,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孙膑道:“跟我到帐外走走。”

    说完,他走下了青纱帐。

    文通跟随孙膑步出帐外,孙膑抬头仰望星空,面色骤变,魂飞魄散。他回过神来,低头叹息道:“我的大难临头了,天数难逃,命该如此。”

    文通见状,惊问道:“师叔,你观天象为何如此惊慌?”

    孙膑解释道:“你有所不知,你看看我的本命星在哪里。”

    文通闻言,抬头仔细观察星空,只见满天星斗璀璨夺目,唯独孙膑的本命星消失无踪。孙膑道:“我的本命星被人摄去了。”

    文通惊讶道:“竟有人敢拘摄师叔的本命星?”

    孙膑道:“你有所不知,天机妙术,灾难已临。如今黄叔阳战败,请来了万花山的魏天民,摆下了一座诛仙阵。那妖道狠毒无比,他用拘魂法将我的本命星辰拘去了。我算过,六日之内,我的性命将难保。这是我修炼一场,却毫无结果。争名夺利,又有何益?若是明日大命难保,纵然名列仙班,也是枉然。”

    文通听罢,豪气干云:“既然他能摆下阵势,我们也有本事破他的阵。他未必能害得了我们,师叔何用如此慌张。”

    孙膑冷笑一声:“这诛仙阵非同小可,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我算过,倒不如去打阵。这六日里,还有一线生机。我有一道柬帖交给你,我进阵三日之后,你可打开柬帖,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这里军营之事,就交给你掌管,千万不可发兵遣将进阵。切记我的嘱咐,一切至关重要。”

    说罢,孙膑转身进帐,取出一道柬帖交给蒯文通。文通恭敬地接过柬帖,天色已大明。孙膑升帐坐下,开始处理军务。

    突然,远方蓝旗传讯兵疾驰而来,声音急促:“启禀南郡王爷,西地秦营东南角处,一座营盘严阵以待,形势异常,特来禀报,请王爷定夺。”孙膑轻轻一挥仙袍袖,那名军士便退回了原位。

    不一会儿,辕门旗牌又来报:“秦营来了一位道人,骑鹿举杖,在营门讨战,点名要王爷出面,请王爷定夺。”

    孙膑闻言,立刻下令聚将。鼓声隆隆,十二门徒和大小战将纷纷上帐,向孙膑打拱参见。

    孙膑拱手说道:“众位将军,贫道自天台山而下,原只想报父兄之仇,不料遇上黄叔阳,他竟请来万花山的妖道魏天民,在东南角上摆下了诛仙阵。现在,那妖道就在营外讨战。我此次出阵,吉凶难料,众位将军需保守大营。军中之事,就交由蒯文通执掌,尔等不得轻举妄动。”

    孙燕不服气道:“三叔,你何需怕他?一个阵势而已,有何难处?侄儿当日单枪匹马,破他们的五虎群羊阵,秦兵都吓破了胆,一日一夜,也没能将我困住。三叔你的神通广大,莫说是一座,就算是十座百座,也不能把你怎样。”

    孙膑叹道:“你们不懂,这诛仙阵非同小可,内有天神天将,阴兵、鬼魂、邪宝,厉害得紧。”

    李丛豪气冲天:“弟子随师父下山,就是为了保护师父。今日师父进阵,弟子也要保着师父进去,何惧那些天神、天将、妖术、邪宝?只需弟子一顿刀,即便是吞牛阵,也要砍出一条血路!弟子愿去。”

    孙燕和其他门徒也齐声道:“我们都愿跟随进阵!”

    接下来的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