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繁体版

第021回 中法宝孙膑丧命 见柬帖毛遂下山

    银莲子风风火火地来到秦营,大声呼喝道:“快去通报你家军师,就说拗离国云光洞海潮圣人的门徒银莲子来访!”军士们不敢怠慢,飞速报进军中。金子陵一听,欣喜若狂,连忙与王翦一同出营,迎接银莲子到军帐中坐下。

    金子陵满脸期待地问道:“师弟此次前来,必有圣人的法旨吧?”银莲子闻言,立刻站起身来,郑重地说:“奉圣人法旨,有宝赐给王翦师弟。”说着,他从怀中取出那根攒天箭,双手高举,恭敬地交给王翦。王翦接过宝贝,朝东拜了四拜,然后站起身来。

    银莲子又将真言传给王翦,并叮嘱道:“明日三更时分,你可隔营祭起此宝,定能取了孙膑的性命。”金、王二人闻言大喜,便同银莲子一同进入青罗宝帐,向秦始皇奏报此事。

    秦始皇闻听此事后,也是大为欢喜,传旨赐座。他细细打量了一番银莲子,只见银莲子身穿藕色袍,脚踏无尘履,腰系鱼丝绦,手持尘拂子,额阔眉齐,唇红齿白,面如满月露华光,目似流星显俊俏,宛如一位仙风道骨的仙人,威风凛凛。

    秦始皇看完后,忙传旨排宴款待。银莲子却起身说道:“贤皇不必费心,贫道还要回山复旨,就此拜别。”秦始皇也不敢深留,只说:“仙长回山时,代孤向海潮圣人问好,并说孤虽蒙恩赐宝,但若工夫不成,还恳请圣人大驾下山相助。”银莲子答应一声,便驾云回山去了。

    金、王二人回到帐中复旨后,秦始皇问道:“金国师,不知圣人赐的这件宝贝能否胜过孙膑?”金、王二人齐声回答道:“龙意万安,臣师的法宝非同儿戏,只需隔营祭起此宝,必然成功。”秦始皇闻言,无可奈何,便吩咐章元师发兵返回易州,安下营盘。

    而此时的孙膑,自从破了金沙阵后回到营中,燕昭王设酒为他庆功。次日一早,就有本国探子来报,说秦军已经退兵了。孙膑闻言笑道:“我也料定秦军会退兵,待他们几日不回,我们再进城也不迟。”燕昭王闻言,便带着文武百官先行返回易州去了。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听得炮声震天响,有人来报说秦军又复返了,并且在城外扎下了营盘。孙膑闻言冷笑一声道:“好一个百折不挠的秦人!等明晨我再施巧计,让他们杀得胆寒心怯,才知道我们出家人的厉害!”他复又垂头暗想:“秦军复兵如此迅速,莫非他们又请了哪位高人前来助阵与我争战不成?”想到这里,他忽然掐指一算。这一算之下,不禁吓得他面色大变、半晌无言、眼中流泪。众徒弟一见大惊忙问道:“师父缘何落泪?究竟发生了何事?”

    孙膑闻言,长叹一声,无奈地道:“你们有所不知,那海潮圣人已派银莲子下山,赐给王翦一件攒天箭,那可是云光洞的镇洞之宝。别说是我,就算是掌教主师来了,也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对付。”他转向孙燕,郑重地嘱咐道:“侄儿,叔父我今晚子时恐怕就要离世了,你得赶紧去燕山府报信。你祖母年纪大了,要是听到这个噩耗,肯定会伤心欲绝。你得好好安慰她,让她安心。”

    孙燕闻言,顿时大哭起来。孙膑急忙让人取来笔砚,匆匆写了一封信,递给蒯文通道:“贤侄,如果我今晚不幸身亡,你务必将这封信快速送给你师父观看。也许他会有办法救我,千万不能耽误。今晚三更,就是我命数尽了。”说到这里,他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众将们见状,都急得团团转,纷纷劝慰道:“师父法力无边,怎么可能怕那攒天箭呢?”孙膑苦涩地笑了笑,道:“这攒天箭乃是先天至宝,非同小可。”他又郑重地吩咐众门徒:“你们一定要守住大营,不可轻举妄动。如果秦兵来劫营,就用驽箭射退他们,一定要小心把守。”接着,他又对展凯说:“你与孙燕一起保护我的尸身进城。”

    一切安排妥当后,孙膑把杏黄旗、峨嵋箭、沉香拐和三卷天书都放在了一起。他让孙燕牵过青牛来,深情地对青牛说道:“你跟我了数十年,今晚我们就要分别了。你就站在我身边,等我气绝之后,你就驮着我的尸身进城,然后你再上天台修炼吧。”青牛仿佛听懂了主人的话,发出一声低沉的嘶鸣,静静地立在孙膑身旁。

    众将们见孙膑如此决绝,都纷纷建议道:“师父,我们何不去杀入秦营,擒住王翦,将他碎尸万段,让他无法祭出法宝?”孙膑摇头道:“这样做万万不可。如果伤了王翦,我们出家人就会遭到五雷击顶之惩。如今我们只能在这里等死,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我死后,你们切不可轻举妄动,等三天之后,自然会有分晓。”说完,他挥手让众将退下,自己则独自坐在帐中,将杏黄旗等物放在膝上,闭目等死。众将们看着这一幕,心中忐忑不安,只得悻悻离去。

    当晚,王翦沐浴更衣,静待三更时分。他取出攒天箭,念动真言,顿时一声巨响,如迅雷裂空,红光闪烁,攒天箭腾空而起。王翦心中大喜,独自坐在帐中,静待佳音。

    而在燕营内,众将齐聚营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攒天箭的来向。三更时分,只见一道红光如细线般飞入中军帐中。众将大惊,纷纷跟进帐内。只听得又是一声巨响,红光从帐内飞出,直上云霄。众将急忙进帐查看,只见孙膑已倒在椅上,顶门塌陷,气息全无,双眼紧闭。众将见状,顿时失声痛哭。

    蒯文通急忙制止众人,说道:“众位将军,且住悲声,若被秦人听见,连夜发兵前来劫营,将师父的尸身抢走,那可就糟了。我们应该先将师父的尸身连夜运回城中,再做打算。”众将闻言,忙止住哭声,将孙膑及杏黄旗等物放在青牛背上,由孙燕和展凯带领一千人马护送进城。

    此时,蒯文通便急忙驾云离去,直奔青山石而去。而孙燕等人则连夜叫开城门,将孙膑的尸身抬入城内。展凯立刻进宫报信,孙燕则将尸身抬入燕山府大堂。

    天色渐明,孙燕先回到母亲房中,将事情原委告知。高夫人闻言,吓得从床上跌下,孙燕急忙上前扶起。高夫人想要放声大哭,却被孙燕劝阻:“母亲,现在商议大事要紧。祖母年事已高,听闻此讯必然悲痛欲绝,我们必须多加防备。”高夫人觉得有理,便止住泪水,吩咐丫鬟们准备姜汤等物,暗中通知李夫人,一同到老贵人后房商议。

    老贵人听闻孙燕回来,便召他进见。孙燕一进屋便跪地大哭,将老贵人吓了一跳。问及缘由,孙燕哭诉道:“祖母不好了,三叔被王翦的攒天箭射死了,尸身现在大堂上放着。”燕丹公主闻言长叹一声,往后便倒。众人急忙扶起,灌下姜汤丸药,她才苏醒过来。她放声大哭道:“我辛辛苦苦养你五十余年,才得见一面,便叫你回来送死。如今你丧命在王翦之手,让我这老命有何用处?”说着便欲往台阶上撞去。高、李二位夫人连忙拦住苦劝,一堂之上齐放悲声。

    展凯迅速入宫,催促昭王起身,将孙膑遭难一事奏报。昭王,这位年迈的君主,听闻消息后,昏厥了两次。他急忙下令,亲自前往燕山府。君臣见面后,一场悲伤的痛哭难以避免。

    在银安殿上的哀痛暂且不提,我们来看看蒯文通。他如箭一般冲向青石山,推开洞门,直冲三清殿。一见毛遂,他便气喘吁吁地喊道:“师父,不好了,孙三叔被王翦的攒天箭射杀了。”毛遂闻言,立刻站起身,紧张地问:“此事当真?”文通肯定地回答:“弟子怎敢说谎。”毛遂顿时泪目,懊悔道:“三哥,是我催你匆忙下山,结果害了你。”

    痛哭一阵后,毛遂开始思考:“广文子有未卜先知之能,怎会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安然受死?这其中必有蹊跷。”他问道:“你三师伯临终前,难道没有留下什么遗言?”蒯文通便将孙膑在金砂阵中的困境、白猿请掌教破阵以及孙膑的预言等事情一一道来。最后,他从身上取出一封信,递给毛遂:“这是师伯临终时,让我交给师父的信。”

    毛遂打开信,信上写道:“昔日我下山时,贤弟曾预言我有难。如今我果然死于王翦的攒天箭下。贤弟岂能袖手旁观?生死之事,望你念及旧情,出手相助。余言未尽。”毛遂读完信,泪流满面:“三哥有难,我岂能袖手旁观。贤徒,我们即刻去易州城。”他吩咐童儿看好洞门,自己则与蒯文通驾起云头,飞往易州。

    不久,他们便抵达燕城,立刻前往燕山府。门上的人通报后,孙燕和燕昭王闻讯大喜,对燕丹公主说:“金眼毛遂来了,膑儿有救了。”孙燕急忙出去迎接,将毛遂迎进大堂,与昭王交谈。看到孙膑的尸体放在大堂的软榻上,他不禁泪流满面:“三哥,你往日的英勇何在?这真是:一口气在千般用,命丧无常万事休。”说完,他大哭起来。孙燕上前安慰他,然后请公主相见。公主含泪说:“贤侄,我素闻我儿孙膑与你有生死之交,且你多次救他性命。今日我恳求你,看在老身面上,救他一救。我愿向你行大礼。”说完,她泪流满面地跪了下来。

    孙燕与众将纷纷下跪,毛遂见状也急忙跪下,扶起燕丹公主道:“伯母,您放心,我这次下山就是为了救三哥。我岂能不救他?即便走遍天下,我也要找到灵丹妙药来救三哥。伯母请放宽心,我这就去了。”燕丹公主闻言,心中忧虑:“他如果一去不复返,那可如何是好?”于是她道:“贤侄,你去求灵丹,无论成功与否,一定要回来告知我一声,切记不可失信。”

    毛遂认真地说:“伯母放心,我去求灵丹,无论成功与否,若不回来向您报信,我毛遂日后愿受五雷轰顶之罚。”燕丹公主连忙道:“侄儿,你不必如此发誓。我只是怕你遇到困难,心生退意。你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不仅孙膑会感激你的恩情,就连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也会感激不已。”

    毛遂道:“伯母言重了。事不宜迟,我这就出发,您和王爷请稍候。”燕丹公主道:“一切拜托你了。”毛遂点头答应,身形一窜,离地数丈,转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昭王也驾车返回宫中。燕丹公主则吩咐家人看守好孙膑的尸身,静候毛遂的消息。

    毛遂在空中施展金光遁法,心中琢磨着:“我该去哪里寻找灵丹呢?不如先算一算,看看哪里有丹药。”他掐指一算,发现各洞均无丹药,唯有铁叉山八宝洞的李长眉那里有丹。他心中大喜,立刻调转云头,向东海飞去。

    不久之后,他来到了铁叉山,降落下来,敲了两次洞门。一个童子从洞内走出,问道:“谁啊?”看清楚是毛遂后,童子说:“毛师叔,你来了?你上次把师爷的盖丹盒拿走了,祖师找不到,正折磨我们呢,你又来干什么?”毛遂笑道:“胡说,我什么时候拿了你家的盖丹盒?”童子说:“祖师会算出来,就是你偷走的。你还想抵赖吗?”毛遂哈哈一笑:“我这次来就是为了还给你们。”童子疑惑地问:“你真的带来了?”

    毛遂笑着说:“得等你祖师出来,我才能把东西拿出来,你快去通报一下吧。”童子闻言,如风一般地跑进了三清殿,大声喊道:“祖师爷,那个毛遂矮子又来了,现在就在门外候着,说要见祖师。”

    李长眉闻言,淡淡地问道:“他来了?那你们准备藤条,我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顽皮的矮子。”话音未落,毛遂已经来到了三清殿,朝着李长眉拱了拱手,笑道:“老哥,好久不见了。看你气色这么好,想必修炼又有精进。我实在是想念你,所以今天又来探望你了。如果你问起以前的事,那只不过是玩笑而已。我要那个盒子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收收心,防止以后被别人骗走。老哥,你千万别见怪。”说完,他又拱了拱手。

    长眉老祖看着他,忍不住笑道:“你这顽皮的矮子,我要真打你一顿,也不过是想让你收敛一些。”毛遂笑嘻嘻地说:“老哥要打,我自然奉陪,只是大人不计小人过嘛。”

    长眉老祖闻言,哈哈大笑,挥手让童子退下,然后看着毛遂,问道:“贤弟,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毛遂正色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些话想问长兄。我师父的门徒,是不是王禅、王敖、黄伯阳、柳展雄、肖古达和我?”

    长眉老祖点了点头,说道:“没错,黄伯阳已经去世了,现在就剩下你们几个了。”毛遂又问道:“我听说我师父五雷轰顶,死于非命,然后又投胎转世,被祖师认作孙子,这是真的吗?”

    长眉老祖闻言,笑道:“你又来捣乱了,这种事怎么可能有假呢?”

    毛遂又问道:“我师父孙武子与老兄的交情,是真的很深厚吗?”长眉闻言,眼眶不禁湿润,感慨道:“当年的武真人,对我是极好的。”

    毛遂笑道:“人人都说长眉老兄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日子一长,难免会有些人心变得淡薄。”长眉闻言,有些不悦:“胡说,你见过我待谁薄情了吗?”

    毛遂摊了摊手:“你若没待谁薄情,那孙膑有难,你为何不出手相救?”长眉笑道:“原来你是为了这个。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孙广文被困金砂阵时,我曾请求掌教出手相救,这些你难道不知道?”

    毛遂摇头道:“我当然知道。但我说的是现在的情况。让我直说吧,孙膑破阵回营后,海潮圣人便派门徒送去了攒天箭给王翦。如今,孙三哥已被攒天箭穿透了天灵,命悬一线。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求取金丹,救他一命。”

    长眉皱眉道:“你又来骗我,我回山时他还好好的呢。”毛遂叹了口气:“你回山时他确实好好的,但现在情况有变。”

    长眉疑惑道:“且不说这些,你怎么知道我有金丹?”毛遂道:“为了这件事,我游遍了三山五岳,听人说你经常炼丹,所以我特地来找你。看在武真人当年的情分上,赐我一粒金丹去救他吧。”

    长眉摇头道:“毛金眼,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虽然炼丹,但丹已练成,早已送往潮仙洞了。你要金丹,就到那里去取吧,不必在此浪费时间。”说完,他上前扭起毛遂,拖着他往洞外走去。

    一直拖到洞门口,长眉才道:“你快走吧,我不送你了。”说完转身进了洞,砰的一声关上了洞门。毛遂挣扎着爬起来,推了推洞门,却发现门已紧闭,纹丝不动。他心中焦急,在洞口再三哀求,哭得泪流满面,但李长眉始终不理会他。

    毛遂心中暗自盘算:看这情形,长眉老祖是不打算帮忙了。他刚才说金丹已经送到潮仙洞去了,那我去白鹤山的潮仙洞找掌教祖师求情,岂不是比求长眉老祖有效得多?主意已定,他立即驾起祥云,向潮仙洞飞去。

    在飞行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心中暗道:“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那老头子可能会生气。记得在《走马春秋》里,我因为骗王禅的金丹,假装成孙膑,结果被他抓住痛打了一顿。这一去,要是被他抓住,岂不是要挨四十棍?”

    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心中又闪过一个念头:刚才李长眉的神色有些慌张,莫非他并没有把金丹送到掌教那里,而是想用计策把我们骗走?想到这里,他赶紧掐指一算,立刻大骂起李长眉来:“你这老头子真是狡猾,明明有金丹,却骗我去潮仙洞,想把我赶出门去。如此狠毒,我怎么能放过你?等我问你,看你怎么解释!”

    但随即他又想到:“如果他一口咬定没有,我又能拿他怎么办呢?如果回去偷他的,他见我去了,肯定会有所准备,恐怕难以得手。万一被他抓住,那就更糟糕了。”

    左思右想,他一时间无计可施,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大笑起来:“我真是太笨了!他既然无情,我又何必有义?看我怎么捉弄他一番!”主意已定,他立即拨转云头,返回铁叉山。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