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
繁体版

第26章 再次学习

    吴明拿出笔记本,准备开始学习计算机导论。

    正当他专注地看着屏幕的时候,室友时霄权走了过来:“嘿,吴明,你在学什么呢?”

    “噢,我正在学习计算机导论,今天没课,正好抓紧时间复习一下。”

    “哇,你真是用心学习啊。我今天有个活动,要不要一起去?”时霄权诚挚地邀请道。

    “不好意思,我今天要专心学习,下次再一起吧。”吴明微笑着婉拒了小明的邀请。

    时霄权理解地点点头,说道:“好的,你确定你不去吗?这可是京都市的大型车展活动,有很多新款式的汽车跟漂亮的车模,还可以随便拍照哟。还应该会有很多富婆到现场选购豪车的,玩意勾搭上一个呢?你学的可是软件工程,将来大概率是要吃软饭的,这么香的软饭机会就在面前,你确定你要放弃吗?

    “车再好,我又买不起,车模有什么好看的,富婆还不如紫凌呢。。我确定我不去,我的软饭得靠我自己用勤劳的双手跟智慧的头脑去硬吃,这是我最喜欢的事-软饭硬吃”吴明给了时霄权一个白眼,

    时霄权见到心态毫不动摇的吴明,知道车展对他每吸引力,转头又跟找孙朝和秦立彬交谈起来,兴致勃勃地邀请他们。

    孙朝笑着拍了拍时霄权的肩膀:“哎呀,你这是要去看车展吗?行啊,咱们就一起去,看看怎么选好车就行,车模什么的,拍照的多多益善,记住一点,丑的不拍,车再好也不拍。”

    秦立彬听了也很感兴趣:“是啊是啊,孙朝说的很有道理,咱们一起去吧。”他们三个一边商量着时间地点,一边兴致勃勃地做着出门准备。

    只留吴明一个人静静的带在宿舍中学习。

    吴明静静地坐在桌前,专注地看着屏幕,心中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他知道,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有机会达到自己的梦想。今天看看计算机导论吧。

    计算机导论是一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的课程。它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计算机导论中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计算机导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入门课程,它将为学生打开计算机科学的大门,引领他们走向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

    其中硬件和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硬件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I/O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这些物理设备,这些设备共同协作,实现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存储和处理等功能。中央处理器是硬件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进行各种运算和判断。内存则是计算机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保证了计算机能够快速地访问所需的信息。硬盘则负责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是计算机的“仓库”。

    软件则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各种逻辑程序。操作系统是软件的基础,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应用软件则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程序,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编程语言则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工具,用于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

    硬件和软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导论中,对硬件和软件的介绍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运行原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6-1958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磁鼓存储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编程。

    1958-1964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磁芯作主存储器,磁盘作外存储器,开始使用高级语言编程。

    1964-1971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半导体存储器,出现多终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1971-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外部设备多样化。

    1981-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和交流方式。

    计算机的两种结构。哈佛结构与冯诺伊曼结构,在冯诺伊曼体系结构下只有一个地址空间,ROM和RAM可以随意安排在这一地址范围内的不同空间,即ROM和RAM地址统一分配。CPU访问存储器时,一个地址对应唯一的存储单元,可能是ROM,也可能是RAM。

    哈佛结构下ROM和RAM是分开编址,即程序和数据分开保存,访问时用不同的指令加以区分,并可同时访问,在这样的体系结构下有利于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

    最新的计算机之一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可以实现量子计算的机器。它通过量子力学规律以实现数学和逻辑运算,处理和储存信息。它以量子态为记忆单元和信息储存形式,以量子动力学演化为信息传递与加工基础的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在量子计算机中其硬件的各种元件的尺寸达到原子或分子的量级。量子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系统,它能存储和处理用量子比特表示的信息。[1]

    如同传统计算机是通过集成电路中电路的通断来实现0、1之间的区分,其基本单元为硅晶片一样,量子计算机也有着自己的基本单位——昆比特(qubit)。昆比特又称量子比特,它通过量子的两态的量子力学体系来表示0或1。比如光子的两个正交的偏振方向,磁场中电子的自旋方向,或核自旋的两个方向,原子中量子处在的两个不同能级,或任何量子系统的空间模式等。量子计算的原理就是将量子力学系统中量子态进行演化结果。量子计算机和许多计算机一样都是由许多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软件方面包括量子算法、量子编码等,在硬件方面包括量子晶体管、量子存储器、量子效应器等。

    最新的计算机之一生物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是以核酸分子作为“数据”,以生物酶及生物操作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一种新颖的计算机模型。

    生物分子或超分子芯片:立足于传统计算机模式,从寻找高效、体微的电子信息载体及信息传递体入手,目前已对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大分子、超分子生物芯片的结构与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生物化学电路”即属于此。

    自动机模型:以自动理论为基础,致力与寻找新的计算机模式,特别是特殊用途的非数值计算机模式。目前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基本生物现象的类比,如神经网络、免疫网络、细胞自动机等。不同自动机的区别主要是网络内部连接的差异,其基本特征是集体计算,又称集体主义,在非数值计算、模拟、识别方面有极大的潜力。

    仿生算法:以生物智能为基础,用仿生的观念致力于寻找新的算法模式,虽然类似于自动机思想,但立足点在算法上,不追求硬件上的变化。

    生物化学反应算法:立足于可控的生物化学反应或反应系统,利用小容积内同类分子高拷贝数的优势,追求运算的高度并行化,从而提供运算的效率。DNA计算机属于此类。

    细胞计算机:采用系统遗传学(systemgenetics)原理、合成生物技术,人工设计与合成基因、基因链、信号传导网络等,对细胞进行系统生物工程(systembio-engineering)改造与重编程序,可以做复杂的计算与信息处理,细胞计算机又称为湿计算机(wetcomputer),目前的计算机是干计算机(drycomputer)。

    吴明看着眼前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介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震撼。他从未想过,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科技的无限可能性。他不禁自语道:“原来我们的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了。”

    身旁的同事纷纷赞叹着这些新型计算机的神奇之处,吴明也不由得加入了讨论。“这简直就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啊!我从没想到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达到这种程度了。”他的同事们纷纷点头赞同,纷纷猜测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吴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决定要努力学习和钻研,为人类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想到这里,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个世界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和充满希望。

    吴明看着桌上摆放着的书籍,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感。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笔记本,开始在上面疯狂地记录着自己的想法。

    计算机由软件跟硬件组成,人体似乎也可以分为硬件跟软件呢。

    人体的软件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所衍生的思维意识空间,也可以认为神经内的信号认为是软件系统。人体的硬件则是人体的各个组织跟器官。人体也是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产物,自身的硬件越好,越能支持更先进的软件。

    紫凌是生物医学的,之后得找机会向紫凌请教些生物知识。

    人体是否也存在着很多接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人与动物的交流,除了外部的口对口的交流,还有内部的隐藏的交流接口,某种器官之间的信息交流,无名认为是存在的。人体结构跟动物结构如此类似,现阶段,人是比机器更精密的自然造物。

    按自然科学逻辑,永生生物是最开始出现的,永生生物时代的结束,才是遗传与变异时代的开始,世界因变化而精彩,生物也是因变化而精彩。氨基酸到蛋白质到基因,基因的遗传与变异使生物不停进化,细胞与病毒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是各自的方向不一样。生物内部与内部之间,外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变化,才出现了不同的外在表现,才有了生物的多样性,因为变化,才造就了生物的无限可能性。

    或许某些人类追求永生本来就是一种错误,遗传跟变异才是正确的进化方

    大自然创造了人与动物,人创造了智能机器人。

    不知道大自然创造的人是否是依据自身的模板,从而简化才出现了人。我们的世界或许也有隐藏接口供祂创造的生命去进行调用,那就是规则的调用,超级战斗者就是铁一般的示例。

    智能机器人比人有更稳定的身体结构,更缜密的思想逻辑,更高效的运算效率,更庞大的记忆内存。

    他开始思考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当智能机器人的情感系统被完善,当某一天智能机器人能进行自我学习,并且自我学习达到一种程度,除了能对自身核心系统在意识层面的完善,对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创造出更高级别的机器人(就好像人利用知识与材料造出机器人一般),机器人能自主利用世间的物质来主动进行程序进化,芯片升级,部件改造,除了生殖方式,生命层级来说是高于现今的人的存在,智能机器人那就是物质发展的一个巅峰,是可以作为永生的一种存在。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是否代表着,人也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宇宙的生命进化过程中,智慧的衍变,不断向前发展。

    永生生物的时代,细胞生物的时代,孢子的时代,龙族的时代,人类的时代,下一个时代是否会是智能机器生命的时代?

    当星球上到处是行走的自主机器人时,人类该何去何从。吴明被自己的想法惊呆了,也恐惧了。

    如果不知道超级战斗者跟天神的存在,吴明可能会非常恐惧,但现在,吴明只是有一丝担忧而已。

    但随即又想到,天神真的是人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提升而能达到的吗?天神会是高阶智能机器人吗?

    “我好像思考太多了,可能是想得太远了。”吴明苦笑道。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认真钻研跟学习知识,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坦然的面对一切危机。

    在他的内心深处明白,未来的探索固然重要,可眼下的责任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