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右布衣逆天记
繁体版

第九章 当个小沙弥(二)

    汪老娘的一番神操作后又再次勾起了朱重八兄弟俩刚经历不久的家庭悲剧回忆,重八的心要硬些,纵然内心已是翻江倒海,面部表情并没有一丝的变化。对于重六,一是还没从痛失亲人的悲伤中解脱出来,二是眼下即将阔别唯一的亲人,三是自己也是前途未卜,四是汪老娘的唱词太引人入胜,这一来二去重六便哭成了泪人。

    再怎么哭该走还得走,毕竟汪老娘只准备了一份“见面礼”,重六和重八环抱相拥,甩了几把鼻涕兄弟俩就此别离,重六跟着汪文母子一步三回头的远离了皇觉寺。朱重八站在寺门目光凝滞,月牙铲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这一刻朱重八的内心冰冷到了极致,与兄长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了。

    目送兄长走后,朱重八开始理落寺里小和尚们交代给他的工作。刚开始有个工作干着,有饭吃着也较为知足。可长年累月的干些周而复始的活儿,朱重八也觉着无聊起来。寺里的和尚不像家里人都宠着他,也不像小时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都听他的指使。冷不丁的反差太大,朱重八有些不太适应。

    由于样子长得太奇怪,他的师娘并不太待见他,尽管那天对他悲惨的身世产生了怜悯之心,但事后一看见朱重八那张猪腰子脸就没好感,好几次朱重八早晨去倒夜壶还把他师娘吓得一激灵,高彬法师得知后直接劈头盖脸的一通乱骂。长得丑不怪你自己,长得丑还出来吓人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些僧人佛家修养没多少,除了会念个阿弥陀佛,说佛讲经整不了几句,偶尔给十里八村的地主家念个到头经挣点衬钱,定期收点有限租子。寺里的师兄弟除了头发比外边的地主少点,心肠和那些地主一样坏,经常暗地里给人下套,俗称狗咬狗。

    一天重八估计是被师傅师娘教训完又被师兄弟欺负,满肚子的火气没处发,在伽蓝殿打扫卫生的时候被泥菩萨的脚绊了一跤,顿时火冒三丈,骂道“活人欺负我也就算了,就连你这呆头呆脑的泥菩萨也欺负我”,拿着扫帚便打在泥菩萨的身上。打完还不解气(估计是力的反作用,打得手有点疼),便在泥菩萨的背后写上“发配三千里”几个字。

    当天夜里很多师兄弟都作了一个同样的怪梦,“都梦见伽蓝殿的菩萨跟大伙说要离开皇觉寺远走他乡,大伙不解的、,问是为啥?菩萨说道当世之主生气发配我到三千里之外,众僧苦苦相求也无济于事。”第二天众僧跑到伽蓝殿一看,果真菩萨背后写着“发配三千里”几个大字,大伙这时都知道这事肯定是朱重八干的,平时就他在伽蓝殿打扫卫生擦拭佛像,随即把朱重八叫过来对质,朱重八来了丝毫没有为自己辩解就承认了,在场的长老用责怪无语的眼神看了一眼朱重八便带着大伙散去。朱重八心领神会的到佛像后边把自己写的那几个字擦了干净。夜里众僧又做了一个共同的梦,梦见伽蓝菩萨又高兴的回来了。众僧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这是个什么回事,一开始大家都觉着很神奇,一段时间内还被列为茶前饭后讨论的最热门话题。由于朱重八气场太强,个性太倔,不太招众人喜欢,没过多久众僧对他的厌恶之感又再次取代了他的传奇事迹。

    之后寺里又发生几件怪事,众僧夜里发现只要有朱重八在的地方殿宇上方总是发散着红光,一开始发现的弟子以为是殿内走水了,跑过去一看并无异样。年长的弟子跟长老说起,长老也偷偷观察这一迹象,除了看见同样的红光之外也难以顿悟其中的奥秘。后来都以朱重八在为长明灯添油时添得太多导致灯芯开花为由来做解释。

    小朱同学除了在很小的时候上过一年的私塾多少认得些字之外,在进入黄觉寺后通过与师兄弟坐禅念经又识得一些字,有位伟人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的道理可以套用,没有文化的和尚终究只能是和尚。朱重八之所以能成为后来的朱元璋(朱元璋是他在投军之后为自己取的名字,有诛灭元朝之意,要问前途好不好,就看名字屌不屌,据说这名字还有一个别称“屌爆了”),其中一个最大因素就是他非常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看来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然而这样的“好景”并不长,年成不好,寺里今年的租子十成只收了一成,这意味着寺里的朋友们即将面临饿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即使人类被分成三六九等,可面对没饭可吃的时候,无论你高低贵贱,大家都得抓瞎。就像铁达尼号沉没时,人的本性全部一下子全都暴露出来了。

    没饭吃寺里的领导班子当然要开个碰头会商议一下寺院下一步的发展事宜,经过通宵达旦的激烈讨论,最后得出一致结果:遣散众人,外出化缘。江湖统称:要饭。具体形象:穿件破袈裟,杵根棍子,捧只破碗,遇人便说“行行好吧!”

    在黄觉寺待了五十多天之后,朱重八开启了人生的乞讨生涯。当然外出乞讨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说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好比朝廷外放官员,如果你跟吏部尚书关系处得铁,放任补缺的时候自然会去往繁华富庶的地方,如果你平时不会来事,就连你叫啥名吏部都会选择性忘记的话,那你就只能去往那些连鸟都不拉屎的地方,那些地方除了人烟稀少之外风景还很好,绝对是艺术家采风的绝佳去处,被放任在这中地方的很多落魄不堪的才子最后都成了优秀的诗人或艺术家。各行各业都有一个圈子,官家有政圈、商人有商圈、文人有艺圈、戏子有娱乐圈,朱重八即将踏入的乞丐有叫花圈,已经有主的地盘你是不能去的,去了那叫犯忌讳,不是被打死就是被踩死,反正去了就是死,只是选个死法的问题。

    朱重八一没经验二没关系,被派往当时灾情最严重、难民最多的地方去乞讨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我在想当时十七岁的朱重八放到现在也可以称之为成年人了,应该是很独立的年龄,为何别人叫他当和尚他就当和尚,别人叫他当乞丐他就当乞丐,他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啊!一点也不像能当皇帝的料。后来看见的一句网络流行语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也想任性,但实力不允许。朱重八在当时能如此的逆来顺受,除了无奈还是无奈。面对无奈却能人手无奈的人注定要一鸣惊人,内心一直在咆哮却又表现得无动于衷的人都在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