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签到十年,我国士无双
繁体版

第33章 工作调整,即将变革

    从尤世钧办公室出来,李建成笑呵呵的回档案室。

    现在他已经不是档案管理员,再呆在原先的办公室,就不合适了。

    万春梅几人听说,李建成当了尤工助理,而且还是人家徒弟,下巴都快掉地上。

    那可是四级技术员,技术科没有几个不想当他徒弟的,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让李建成给遇上了。

    万春梅拍着胸脯说道:“早知道,这资料我不让你整理,自己来多好,说不定尤工也会收我为徒!”

    “春梅姐,你确定能写出他那样的报告?”女实习生石小青拆台道。

    “哎,我就是嘴上说说,建成写的报告,姐真写不来!”

    “......”

    他们羡慕的同时,也为李建成高兴,以后和同事聊天,有得吹了。

    看到没,那谁李建成,就是从我们这出去的,厉害吧。

    ......

    李建成边收东西,边说道:“你们可别再夸我,再夸,我都快找不着北了。”

    和曾经的同事,开了句玩笑,他搬到了另一个办公室。

    技术员们听说,新来了位同事,而且还是尤工的助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

    好奇和羡慕的打量着李建成,经过短暂的自我介绍,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

    有热心的女同事,帮他收拾工位,两人一来二去,聊起了起来。

    这位女同事名叫赵亚珠,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容貌清秀,是那种好生养的女人,李建成从她口中,得到了一些有用信息,也对技术科,更加了解。

    怎么说呢,大家都很喜欢交流技术,平时相处的很融洽,但能为了方案,吵得脸红脖子粗,事后又能一起吃饭,上下班,典型的对事不对人。

    李建成很喜欢这种工作氛围,对将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从档案室到科研室,他不仅岗位身份变了,就连工资,也从37块钱,涨到了42.5。

    这事尤世钧已经说过。

    轧钢厂的助理,有两个等级,分别是一级助理42.5元,二级助理48.5元,二级之上,就是一级技术员了。

    老尤给李建成的感觉就是铁面无私,没有因为是他的徒弟,就胡乱定级,就这样,李建成现在是一级助理。

    一个月四十二块五,已经是六五年,许大茂的工资水平。

    工资涨了,有涨的好处,过几个月,他就有钱买自行车,当然前提是得有票。

    票的事,可以去黑市淘,但不到万不得已,李建成不想去那边,去多了,容易被人抓把柄。

    只要他在技术科干得好,工业劵总会有的。

    自行车李建成可以不骑,但手表不能没有,主要是看时间不方便。

    他将改好的报告,认真检查了几遍,确定没有问题后,交给了老尤。

    在署名问题上,李建成将师傅的大名写在最前面,这份报告的功劳,有尤世钧一份,如果没有老人家提点,他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老尤坚决不接受,说自己有没有这功绩,影响不大,到了他这个层级,只有钻研才能更进一步。

    师傅坚持,李建成也没办法,只得在报告上写下自己名字。

    贾张氏进去已经一个月,这不,今天下班,就看到老虔婆,带着棒梗瞎逛,东家坐一会儿,西家聊聊两句。

    打着出狱走动幌子,到别人家蹭吃蹭喝,可邻居们都是人精,怎么可能不清楚她的目的。

    结果贾张氏奶孙两手空空,从后院出来,和下班的李建成打了一个照面。

    “哟,贾张氏,这么快就出来了,我记得还没有一个月吧!”

    李建成看着矮胖的贾张氏,想到老虔婆踩缝纫机,心中高兴,开口嘲笑道。

    “哼,你日子安逸,到哪天都不知道,我可是踩了一个月的缝纫机。”

    贾张氏说的,撅着嘴离去。

    事实上,她在里面,表现得并不好,在家里,连油瓶倒了都不扶,能好好改造才怪。

    李建成也懒得跟贾张氏计较,这老东西,得意不了多久,等贾东旭嗝屁,有她哭的时候。

    按正常的剧情,秦淮茹生了槐花,进轧钢厂顶岗,然后奉养贾家四口人。

    贾张氏呢,又接着作威作福,不上班,等着秦淮茹赡养。

    反正已经跟贾家结下梁子,李建成想好了,到时绝不能让贾张氏享福,最好让她去顶岗,赚钱给棒梗花。

    李建成笑容灿烂,回家吃晚饭,开启日常学习模式,系统签到的金瓶梅看累了,就上床睡觉。

    偶尔失眠的时候,从随身空间,拿出白色小衣,看的时间久了,总能进入梦乡。

    ......

    尤世钧将李建成写的报告,拿给科长过目,邵志军看过后,赞不绝口,将文件转交给厂长。

    轧钢厂面临着转型,因为北苏毁约,撤走了专家,龙国不仅失去了援助,而且很多材料,不能再走进口的路子。

    自立更生,成了时代趋势。

    红星轧钢厂,作为冶金工业部重点单位,将彻底转为重工业生产基地。

    杨卫国拿到技术科递上来的稿子,顿时眼前一亮,对邵志军,说道:“邵科长,你们这个报告,来得正是时候,下周我去开会,有了这个,定能给咱们厂子,多争取些实际权益。”

    邵志军面色一喜,尤世钧带了个好徒弟啊,连带着他露了波脸。

    轧钢厂要转型,对技术科影响还挺大的,高兴过后,邵志军问道:“哈哈,厂长,你真是慧眼如炬。”

    见杨卫国很受用,接着,他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犹豫了下,邵志军接着道:“厂长,你能透个底吗?”

    “现在还不清楚,等我回来就清楚了!”

    ......

    关于那份报告的事,尤世钧跟李建成提了一嘴,上面很重视,但厂长下周要去开会,恐怕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有结果。

    李建成笑着谢过老尤,有些国营事业单位,批文件慢,这点他是知道的。

    写那份报告,不过是为了离开档案室,目的已经达到,至于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

    技术科的工作,比起车间,要轻松很多,主要是脑力活。

    老尤安排李建成,要求他吃透现有的技术工艺,但这对李建成来说,没有太大难度,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领悟一些工艺技能。

    环境和位置变了,李建成能接触到资料,也更加有含金量,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