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棋圣下围棋
繁体版

第23章 双飞屠龙之局

    纪孟飞和杜若飞的“双飞”对局十分精彩,陈义看了二十几手,终于恍然大悟。

    杜若飞和绝艺想到一块去了,面对黑棋的挑衅,毅然选择屠龙。

    围棋屠龙有两个要点:

    一,切断大龙与活棋之间的联系;

    二,点眼破坏大龙的棋型,不让大龙做出两个眼。

    杜若飞连续下出的几手AI招法,正是围歼黑棋大龙的“急所”,即“急迫要下之所在”。

    既然是急所,他落子与绝艺推荐吻合就不奇怪了,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围棋AI出现后,有人曾用来研究古棋谱,发现黄、范、施三位棋的平均吻合率为53.89%,与职业九段基本相当。

    在著名的《当湖十局》第五局里,范西屏的吻合率甚至高达67.13%。

    三位棋圣当然没法遛狗,吻合率高,棋艺精湛是一方面;中盘对杀容易和AI想到一起,也是原因之一。

    白棋中盘大砍大杀强势屠龙,纪孟飞勉力应对,额头直冒汗。

    十几手之后,纪孟飞不得不承认黑棋大龙无法做活,被逼中盘投子认负。

    在两人在棋谱上画押确认的时候,陈义不禁暗暗发出赞叹:“这个小孩,力量很大呀!”

    围棋屠龙很考验杀棋技巧,更考验杀棋的决心。

    有时决心不够,屠着屠着就因为一点小利放弃,白白浪费机会;

    有时次序不对,非但不能成功屠龙,然而被对方冲得七零八落。

    所以,喜欢屠龙的棋士一般是五大三粗的大汉,看着就有股杀气。

    杜若飞长得十分瘦小,只有大约十一二岁,棋风却刚猛如斯,真是人不可貌相。

    不久之后,张永元也击败对手,笑吟吟地凑到陈义身边。

    “陈兄,下得怎么样,没输得很惨吧?”

    “……还行吧,你那边怎么样,赢了吗?”

    “小菜一碟。那小子性子急,不免想搏一把,被我抓住破绽掏掉一个大角,就认输了。”

    张永元刚赢一盘,当然要狠狠地自我吹嘘一番。

    陈义也对他有了新的认识。此人和谁都能聊得来,看起来是个大大咧咧的自来熟。

    实则,很会观察对手,会利用对手的性格弱点赢棋。

    后来陈义说起“双飞”局屠龙的事,张永元不禁咋舌,直呼看漏了眼。

    正如道场师兄所说,在单循环的赛制下,每个棋士看起来对局的机会很多,实则每一局都十分关键。

    同组二十个棋士里,有能力入围者,就那么四五个。在弱者身上输一局,入围的几率就小了一大半。

    尤其是不该输的棋,一局也输不得。

    纪孟飞不是新人,自然知道这些,所以被中盘屠龙肯定不是一时大意,而是真的下不过对手。

    “杜若飞?……没听说过。他人在哪儿,我找他聊聊去。”

    陈义朝着院子偏僻角落一指:“下完棋,就跑那旮瘩自己呆着去了,好像不太愿意和别人说话。”

    张永元不信邪,专门跑过去搭话,结果吃了个闭门羹。

    回来后直叹:“这个臭小子,和你一样,是个怪人。”

    第二轮对弈乏善可陈,陈义继续贯彻“定式开局,中盘接力”的思路,轻松赢下第二盘。

    所有对局结束之后,道场师兄在一面墙上公布了对弈成绩:

    陈义、张永元、胡金科、杜若飞等八人两战全胜,积2分;

    纪孟飞等八人,一胜一负,积1分;

    四个人两战皆负,积0分。

    这个比分令张永元大吃一惊,和陈义一样,将“怪人”杜若飞列为主要竞争对手。

    按照往年经验,垫底的四个人几乎没有希望了。第一天就拿零蛋,后面肯定也是胜少败多,翻身基本无望。

    张永元本想在散场后,再厚着脸皮找杜若飞亲近一番,可惜杜若飞第二盘依旧是中盘获胜,早早就溜得无影无踪,一点也没给他留机会。

    陈义回到家已是黄昏,看到家里多了几盒糕点蜜饯,盒子还是檀木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暗道一声不妙。

    他沉下了脸,向陈星问道:“你今天去梁府了?”

    “嗯,陪梁老夫人聊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不是说了,等哥得空了,再送你去。你一个人出门,被扣下了怎么办?还有,为什么收别人的东西?”

    “昨天答应了钱大哥,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陈星眼泪汪汪,一脸委屈。

    “梁老夫人要给我一匹布做新衣裳,我都没要。就想着你去考评回来,肯定会饿得前心贴后背,才收了两盒糕点……你怎么骂人?”

    陈义顿时语塞,责备的话也没法继续往下说。

    前几天赢的棋彩全还了债,只剩下几十文钱。未来几天吃饭是够的,做新衣服是不要想了。

    “嗯,这几天没空去下彩棋,怎么挣点钱呢?”

    ……

    西湖道场,明月当空。

    一百九十七名少年棋士,接近两百张对弈棋谱,全部汇总到一起,接受围棋教授们的审阅。

    每年出版一次比评棋谱,是提高道场声望的重要举措,胡肇麟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只是围棋教授大多是四品棋士,眼光自然十分毒辣。面对大量平庸的棋局,不少人都大摇其头,不屑于交给老板点评。

    胡肇麟则坐在大堂正中,一边摆着棋谱,一边品茗静候。期待着,某个围棋教授给他呈上一些新东西。

    二十年了,每年在西湖道场投入上数上两银子,就为了找到一个围棋天才,把棋圣称号从范西屏、施夏襄的头上抢过来。

    可惜四品棋士出了十几个,能上三品的还一个都没有,更别升到一品挑战棋圣了。

    梁少卿?从年龄和棋力上看,似乎有希望上三品,甚至二品。可惜家里太有钱,不一定会在棋道上一直走下去。

    就在他浮想联翩的时候,一个拿着围棋教授呈上一份棋谱。

    胡肇麟复盘十几手之后,大感无味:“这份棋谱,有什么出奇?”

    “员外请看第30手,极少有人会那样下,效果却是极佳。”

    “哦?”

    胡肇麟听到新招,顿时来了兴致,摆到了第30手的打入一招。

    “以攻代守,很不错啊!此人叫什么名。”

    “叫陈义,今年第一次来比评。”

    就在胡肇麟为围棋新招叫好的时候,又有一份棋谱呈了上来。

    “员外,这个叫杜若飞的,力量极大,一定合您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