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迷途第一部凡界修仙
繁体版

第一百章 第八洞魂魄

    “那么,我建议你首先认真地修炼这个神通,它是你安全闯荡世界的保障,也是你提升修为的关键。如果在修炼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会尽力为你解答。希望你能深入理解并掌握它。”不死不灭温和地告诉刘云。

    随后,刘云离开了封魂洞,走进了一片仙气缭绕的山中。四周的养神树释放出清新的气息,为他的神魂提供了养分。

    刘云深深地吸了口气,感叹道:“原来,这就是仙气啊。难怪我在这里修炼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传承台

    在数月之后,刘云终于将神通不灭长生诀的奥秘全部领悟。然而,想要将这一神通完成,修建祭坛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令刘云苦恼的是,祭坛所需的材料竟然无处寻觅。

    这些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定魂石、天魔石、灵魂宝石以及养神木。除此之外,还需要与复活修士等级相符的灵石、元石和仙玉等。灵石刘云尚且知道,但对于元石和仙玉这两种材料,他却是一无所知。

    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刘云决定去请教不死不灭。经过一番请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凡界中由灵气所孕育出的结晶体被称为灵石;而在灵界中,由于元气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所孕育出的结晶体被称为元石;而在仙界中,仙气孕育出的结晶体则被称为仙玉。

    这些灵石、元石和仙玉都可以散发出相应的灵气、元气和仙气,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而至于定魂石、天魔石和灵魂宝石这三种材料,刘云更是闻所未闻。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见识太过浅薄,又或许是因为这三种材料只存在于灵界或仙界之中。

    不过幸好,养神木这种材料他这里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能够备齐这三种神秘材料,这门神通便可完成。

    灵石的需求确实不容小觑,但刘云大可放心。以他目前的炼气期修为,七块下品灵石足矣。当然,随着灵界的提升,所需的灵石等级也会逐渐提高。到了元婴期,就需要极品灵石了。这样的要求,即便是底蕴深厚的仙剑门也难以满足。这门神通虽然强大,但其消耗的材料也是相当惊人的。因此,刘云在修炼过程中需要谨慎考虑资源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这几日,刘云曾数次踏足凤凰城。他预先察觉的刺杀行动,除了周林等寥寥数人外,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刘云满心困惑。

    为了能够让万剑阵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刘云决定找到思梦,并将玄火神剑留了下来。这样,加上华清剑与玄冰剑,便能组成万剑阵中至关重要的第三重——三才剑阵。

    在思梦的协助下,刘云在拍卖会上花费了一百块上品灵石,成功竞得一块一等定魂石。然而,这一举动也使得他的储蓄大幅减少。

    从不死不灭那里获知,一等定魂石仅能承载筑基期以下修士的魂魄。一旦晋升至金丹期,就需要更高等级的定魂石。

    自从认了不死不灭为义父,刘云在修炼上遇到任何困惑,都会进入封魂洞寻求不死不灭的指点。这样的互动让刘云的收获颇丰。更难能可贵的是,不死不灭的独到见解为刘云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毕竟,不死不灭的见识之广,远非刘云的师父青木所能比肩。尽管现在的不死不灭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但他毕竟曾是仙君境界的大能。

    “我的失败源自祭坛,因此选址至关重要。必须确保祭坛的安全,以免被敌手毁坏而失去神通之效。依我之见,你应将祭坛建于这空间仙宝之内。只要你的神魂犹在,空间仙宝无人能够炼化。有了这空间仙宝,你的存在便如永恒。在建造祭坛时,务必留存一滴精血。但要注意,这精血需随你境界的提升而更新,否则若肉身遭毁,复活后将是留存精血时的境界。”

    至于复活祭坛,眼下缺乏关键材料,只能待日后搜集齐全再行建造了。

    封魂洞如今对他而言真是个福地洞天。从不死不灭的口中,他得知在这洞内,那些被仙君石破天捕获的魂魄,每一个都非凡品,最低都是仙君级别的修士。刘云在不死不灭那里获益良多,所以他还想深入洞内,探寻是否还有其他的惊喜等待着他。毕竟,他仅探索到第三洞,前方的未知区域还隐藏着无数的可能。

    刘云接连探查了几个洞,却发现洞内空无一物。直到他来到第八个洞口,终于发现洞内有一个魂魄,外形竟是一尊佛形,散发出淡淡的金光,为这洞内增添了一丝光明。

    刘云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截养神树枝,用悬浮术操纵着它,缓缓放入洞内,停在佛形魂魄之前。

    然而,让刘云失望的是,那佛形魂魄并没有像不死不灭那样急切地奔向养神树枝,而是看了一眼养神树枝,又看向刘云,毫无反应。

    “你的魂魄如此虚弱,若不用养神木滋养,恐怕会慢慢消散。”刘云为他感到焦急。

    “消散吗?那又如何?”洞内的魂魄声音虚弱地缓缓道出。

    洞内的魂魄声音显得格外虚弱,缓慢地传来,令人不禁心生怜悯。刘云愣了一下,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佛形魂魄的话。

    “你不感到害怕吗?”刘云小心翼翼地问道。

    “当然会害怕。”佛形魂魄用不悲不喜的语调答道。

    刘云有些不解,追问道:“既然你害怕,那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我的帮助呢?”

    “如果施主是心甘情愿地想帮助我,那我自然会欣然接受,并深表感激。”魂魄平静地回答道。

    刘云听后不禁一阵无语,心里不禁嘀咕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帮助别人还得要心甘情愿,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但在这魂魄眼中,那养神树树枝却是保命的宝物。

    “大师,这养神木对您定然有所助益,您尽管拿去使用,我特意为您取来,别无他求,请放心使用。”观察到魂魄的模样,刘云心中已然明了,这位魂魄生前定是一位僧人,便违心劝道。

    只见那僧人魂魄进入养神树树枝后,并无像不死不灭魂魄那般贪婪地吸收。他只是静静地打坐于其中,周身淡淡金光逐渐明亮。

    “大师,您先前所言不惧消散于世,此刻又惧,岂不是自相矛盾?”

    刘云不肯就此罢休,继续追问。

    “生死之间,存乎一心。若视生如命,则生重于天。为生而舍我,为生而失节,皆因生而忘本。若能看淡生死,则世间万物皆空。生可化死,死能复生,此乃天道。故吾魂若散,散则散矣。然吾所惧者,恐佛光不照地,界域无边,佛道失传于天下。”

    刘云对这位僧人魂魄的言行不禁肃然起敬。他明白给予魂魄的养神树树枝,在魂魄极度虚弱之际,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于是他再次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块养神树树心,运用悬浮术置于僧人魂魄面前。

    这次,僧人魂魄并未再犹豫,魂魄融入养神树树心,“谢过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