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繁体版

第二四一章 刘协退位

    邺城攻破,天下的诸侯尽被除灭干净,只剩下了汉室的小天子刘协,和一个小朝廷,需要丁宽处理。

    走到了这步田地,丁宽也不想再走什么禅让的戏码,虽然表面上看,“禅让”可以顺利继承权力的正统,但逼迫别人禅让和别人主动禅让完全是两码事。

    丁宽如今大权在握,逼迫刘协“禅让”,一定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挠,但未来后人的评价,也难逃“得国不正”的评价。

    无论如何,逼迫前任君主禅让,与儒家的核心道德理念之中的“忠”字,是完全相反的。既然如此,不如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推翻汉室的正当借口。

    丁宽入了邺城之后,并没有去拜见天子刘协,而是派出亲兵把刘协的行宫保护了起来,并且把诸多跟在刘协身边的大臣,也一并软禁在了行宫之内,暂时隔绝了这些人与外部的联系。

    为了避免这些人搞出什么幺蛾子,丁宽把名望最高的大臣杨彪叫了过来,通过杨彪告诉诸人,他丁宽并不会杀害刘协和各位大臣,对于刘协和这些汉室大臣的处置,等回到了洛阳再说。

    稳住了这群汉室的旧臣,丁宽在邺城并没有多待,而是略微整备之后,就领着人马,带着诸多的降臣、俘虏等,返回了洛阳。丁宽把刘协和这些大臣送入了皇城,再次圈禁起来,然后就拟了一份诏书,公告天下。

    丁宽在诏书中历数了桓灵二帝所犯下的过错,回顾了刘协被武力挟持之后,形成的天下战乱之局,又直接提出了“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理念,明确表示大汉运行了几百年的制度,是造成天下战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

    丁宽诏书之中,邀请天下所有担任过两千石以上职务的新旧官员,和诸多没有官职在身,但却声明远播的名士前来洛阳,准备在半年之后,与这些被官员、名士共同召开议政会议,商讨建立新的制度。

    诏书中没有直接提出要废除刘协,却提出此时的刘协已经暂时不适合处理朝政,而是由他丁宽以越国公的身份,暂时署理朝政,等到这次洛阳议政结束之后,将按照议政的结果,重新建立朝廷制度和架构。

    随着这份诏书一起下发的,还有一份拟邀请的名士名单,并同时表示如果名单有所遗漏,只要各州被邀名士半数以上赞成,被遗漏之人就可直接与这些名士一起前来洛阳议政。

    距离议政大会还有半年的时间,丁宽先对袁绍、袁术二人的余党进行了处置。天下已定,丁宽也不准备再去过多追究以往的罪责,而是尽量表示出宽仁大度的一面。

    袁绍自尽,袁术病死,剩下的几个袁氏后人,袁谭、袁熙、袁尚之流都构不成什么威胁。丁宽也乐的显得大度,并没有再去诛除袁氏的满门,只是罚没了袁氏的财产,把袁氏家族全部贬为庶人,发回原籍。…

    其余二人的属下,也都是从轻发落,愿意继续入仕的,按照能力重新给予官职,不愿入仕或丁宽看不上的,一律遣回原籍。

    这些人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就是曹操。曹操毕竟曾经击败袁术,占据过兖州,也算是一方诸侯。只是被丁宽驱逐之后,曹操托庇在了袁绍的治下,却被袁绍提防,一直没有给予重用。邺城被破,曹操再无挣扎之能,干脆就带着自己的诸多亲信,放下武器。

    曹操与丁宽的关系颇为微妙,早期二人算得上是来往频繁的密友,但曹操野心勃勃,一直不肯屈身于丁宽之下,兜来转去,最后还是成了丁宽的俘虏。

    曹操被俘之后,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对于丁宽从群雄中胜出,也是不得不服气,但作为败军之将,曹操却依旧保持着最后一份傲气,不肯主动向丁宽乞降服软。丁宽处置二袁余党之时,曹操更是继续傲娇着,提出要返回老家隐居。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击败了中原诸侯,扫荡了塞外胡人,建立了曹魏王朝的根基,麾下更是人才济济,英才辈出,绝对是一代枭雄,这一世丁宽能够击败曹操,完全是借助了穿越的金手指。

    丁宽对曹操这个枭雄,感觉同样颇为复杂,对于曹操要就此隐居,丁宽还是有一份惋惜之情的,专门设宴,请了曹操和他麾下的忠心将领,进行挽留。

    宴会之上,愿意继续跟随曹操一起隐居的,除了曹氏的亲族、姻亲,外姓将领已经没有几个了,曹操原本历史上的班底,五大谋士都被丁宽的小锄头提前挖角,五子良将也被挖走了大半,只剩下乐进、于禁二人。

    丁宽作为胜出者,看着曹操身边剩下的小猫三两只,心下偷偷得意之余,也有些唏嘘,对于曹操的挽留却颇为真诚。

    曹操本就不是澹泊名利之辈,要回乡隐居,不过是失败之后的傲娇罢了,被丁宽一番安抚,也就顺势下坡,愿意留在洛阳,等到议政大会结束之后,再重新入仕为官。

    转眼之间,半年过去,天下的名士、英杰大部分都来到了洛阳,丁宽也如期召开了议政大会。为了显示议政大会的公正,丁宽虽然没有允许刘协参与,却把刘协身边的大臣全部放出参会。

    虽然要另立新朝,丁宽对统治了中国四百年的汉室,仍然保持足够的尊重,也并不准备要抹黑前朝汉室,以抬高自身的合法性。

    为了显示公正无私,会议的地点,更是选在了洛阳城外的汉室皇陵所在。而在会议开始之前,丁宽更是率领参会的诸人,祭祀了汉室的诸位先皇。

    这次议政大会,是为了建立新朝奠定道义上的合法性,会议的议程和议题,自然是被丁宽牢牢掌握,对于汉室的尊重,仅仅停留在礼仪的层面,真正开始议政,对汉室的功过评价就不会再客气了。…

    对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的大部分皇帝,丁宽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讨论,承认了这些皇帝对天下稳定的贡献,但将抨击的矛头对准了汉室的最后两位独裁皇帝,桓灵二帝。

    儒家定皇帝的谥号,本就有评定皇帝功过之意。桓帝的谥号算不上恶谥,但桓帝开启了党锢之祸,却是被士人所极为不满;灵帝更是得到了一个典型的恶谥。抨击这二位皇帝,尤其是以信重阉宦,兴起党锢为抨击的理由,自然就获得了众人的认同。

    丁宽以此为契机,提出了第一个正式的动议,就是彻底废除宦官制度,以从根源上避免宦官之祸再起,虽然有部分腐朽之辈提出了反对,但大部分人都把汉末乱世,归咎在宦官为乱之上,这一动议得以顺利通过。

    “废除宦官”作为第一个动议通过,与会诸人的情绪也从茫然不安,开始转向振奋。

    借着这个良好的氛围,丁宽再接再励,开始历数大汉四百年,枉死的名臣,并提出第二个动议,限制皇权,不再允许皇帝“一言绝人生死”,实行文官政治。

    这个议桉,极为出乎与会诸人的意料,与原本儒家思想也存在较大的冲突,引起了参会诸人的惊呼,甚至很多迂腐之辈,应激性的就开始提出反对意见。

    在争论之中,士人们却开始慢慢反应过味来,发现了限制皇权、实行文官政治的好处,有越来越多的士人,表态支持丁宽的动议。

    大汉四百年,士人阶层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皇权与相权之争,但相权却始终被皇权全面压制,而宦官与外戚的多次争斗,不过是皇权体系的内部权力争夺,却把诸多的士人卷入了其中,身死族灭。

    先不说“限制皇权、实行文官政治”对治理天下好不好,至少这条动议,可以极大的保护士人官员的生命安全,这才是这些士人更看重的。

    “限制皇权”,与这些年来主流的“忠君”思想,虽然有所冲突,但先秦百家思想极为多元化,士人也很容易从这些思想中,找到各种支持的依据,为了保证士人的安全和利益,这些士人纷纷开始引经据典,为丁宽的提议辩护张目。

    人都是自私的,士人作为统治阶层,在满口仁义道德的同时,比普通人更加自私,经过连续多日的辩论,丁宽的提议终于占到了上风,被多数人支持通过。

    接下来就是要讨论皇权与文官集团(或称相权)的权力分配了,这个议题所涉及的内容更加的广泛,且与朝廷的组织设置密切相关,接连争论几日,也无法形成完整的方案。

    最后是丁宽提出了皇帝“以德治天下,以法治官员”的原则,先是剥夺了皇帝一言决天下的权力,把这种权力分配的细则方法,压后讨论。

    有了限制皇权的共识为基础,丁宽终于图穷匕现,提出了刘家是否适合继续担任皇族的问题。…

    其实,丁宽此时已经权倾天下,对丁宽要推翻刘家天下,所有人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诸人准备的应对方式却是完全不同。

    与丁宽联络亲密之人和一些利欲熏心之辈,准备积极支持丁宽取刘家而代之,以博取从龙之功;还有少数人,准备康慨激昂的反对一下,建立不畏权贵的人设;更多的人,其实是准备三缄其口,身体支持,嘴上不说,又婊又立。

    丁宽提出这个议题,愿意发表意见的人就骤然减少,场面有些冷清,与前两个议题讨论之时的康慨激昂,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丁宽要树立新朝的道德合法性,哪里能够允许这些人沉默不语,必须要逼着这些人明确表态,把推翻刘汉的决议,做成扎实的公议。

    丁宽先是在辩论过程中,安排人充分阐述如果让刘家继续做天子,恐怕会不甘心皇权被限制,极可能在重新掌权之后,推翻这次议政的诸多决议,甚至对参会的诸人秋后算账。

    接着丁宽给每个人发放了一红、一黑两根竹签,红签代表要罢免刘家皇室之位,黑签代表继续拥立刘家为皇室,没有弃权的选项,要求每个人依次上前投出竹签,并以这次公开表决结果为准。

    如此逼诸人公开二选一明确表态,表面上似乎有些冒险,一旦投票结果是继续拥立刘家,对丁宽的声望会形成巨大的打击。

    但丁宽对于这些官员、士人的自私本性极为了解。即使不说刘汉继续担任皇族,可能会召来的反复;就仅仅说,丁宽大权在握,手里拿着刀把子,这些早已知道丁宽立场的家伙,也没有几个敢于公然投出反对丁宽意愿的票。

    结果也果然不出丁宽所料,数百人的投票,绝大部分都是赞成推翻刘汉,另立新皇的。敢于公然表态,继续支持刘家做皇帝的人数,不到投票总数的半成。

    对此结果,丁宽颇为满意,对于那不足半成的反对意见,丁宽也浑然没当回事,更没有进行事后报复的打算,重要的是那九成半的支持投票,有了这个投票,推翻刘汉的道义合法性就足够了。

    按照这个投票结果,接下来就可以安排刘协正式退位了。至于谁来继承这个皇位,现在除了丁宽,难道还有其余的人选吗?

    不过丁宽此时还不急于登上皇位,而是再次提出一个动议:刘协退位之后,皇位暂时空置五年,以表示对前朝汉室的尊重和怀念;同时这五年时间,就作为确立新朝诸多制度的准备期。

    讽刺的是,丁宽诸多的动议之中,这一条是反对意见最多的。已经公开投票,要废黔刘氏皇族的这些人,再没有了表面的矜持,反而纷纷急于向新主表达忠心,通过鼓吹“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极力进言让丁宽早日登基坐殿。

    只是在丁宽的严词拒绝之下,这些人才退而求其次,答应丁宽在这五年过渡期内,继续以越国公的身份,署理朝廷大权。

    而丁宽顺势提出了八位辅政大臣,荀悦(出身豫州)、陈群(豫州)、程昱(兖州)、刘晔(徐州)、顾雍(扬州)、华歆(青州)、蒯越(荆州)、皇甫坚寿(司隶)。

    这些人选也被诸人完全接受,未来五年,这八位辅政大臣,就会与丁宽一起,组建新的官府体系,限制皇权,建立文官制度。

    至此,耗时月余的议政会议结束,丁宽直接率领诸人来到洛阳的皇城之外。委派汉室宗亲刘晔为代表,要求一直参与会议的杨彪和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为见证人,进入宫中,向汉天子刘协进行通报。

    杨彪和刘备,在是否推翻刘汉天下的问题上,是公开投了反对票的,不过整个投票过程都是公开进行的,二人对投票的过程并没有异议,知道汉室已经民心尽失,也就不再想着要为刘汉天下殉葬。

    刘晔和刘备虽然都是汉室宗亲,但其实已经相隔极远,与天子刘协此前更是连面都没见过,反而是杨彪一直跟在刘协身边,是刘协一直信重和依赖的大臣。

    在刘晔和刘备的尴尬旁观之下,刘协与杨彪抱头痛哭之后,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命运,写下退位诏书,走出皇宫,宣告汉室王朝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