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
繁体版

第44章 央企上门了

    何董事还是第一次到“无涯”四合院,这里刚刚装修完毕,处处透露着古色古香,与当前各个城市铆足了劲想要“洋气”的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是这个风格好,没必要非得像欧美那些国家一样都是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可惜香江那边没有这么大的连片住宅区,韩经理可真是好手段。”

    “何董事谬赞了,这都是江老板的想法,我也只是动动手。”嘴上这么说,韩成斌心里却是非常受用:“今晚就请大家伙尝尝咱们正宗的鲁菜,保证让人吃了还想再来。”

    “韩经理这一招‘美食搭台,经济唱戏’,可真是不得了啊。”何董事是今晚最大的受益方,对韩成斌的赞美不绝于耳。

    江奕和孙丽娟也到了,看到了和一年前那个眼高于顶、不屑于在内地开拓业务的职业经理人。

    “何董事,今天这么高兴,看来是有好消息了?”

    “都是江老板厉害,现在有了这么多项目的代建服务,明年三月份公司肯定能够扭转亏损了。”何董事是资本市场的老油条,早就明白江奕的真实目的。

    做实今年,再给投资者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明年从股市融资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如果能够持续给大家画大饼,那么股市就会成为你的提款机。

    只是那样的话,何董事可就被深度绑定了。华国大陆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法治规则还不是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他可就很容易被牵连进去。

    “何董事不用担心,我哥哥已经收购了一家零售百货上市公司,这个百货公司一直都在盈利,明年主要是依靠他们增发股票。至于新海康,如果市场不是很看好,还可以继续再养一段时间。”江奕也清楚何董事的谨慎从何而来,现在手上又有了新的筹码,不妨放水养鱼。

    “又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不只是何董事吃惊,不远处的韩成斌也听到了,更是差点儿跳起来。

    何董事看到韩成斌这个大管家竟然也不知情,而且是数亿量级的资金,心里的恐惧更甚了。

    “这个没什么,前一段时间通过投资红筹股和国企股已经赚了一倍,再加上有个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一直没有什么起色,他们就找到了江采。”江奕不介意放大一下战果,让何董事这个香江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和韩成斌这个“老资历”老实一点儿。

    其实他早就已经让江采在悄悄收购,只是没有达到控股的临界线。被收购方开始还在反抗,这次看到江采背后资金实力的雄厚,加上出手“稳准狠”,以及自身也想通了今后到大陆发展的利弊,所以主动“投怀送抱”。

    江奕并没有说出资金的规模,这样有些“神秘色彩”会让人更觉得自己深不可测。

    果然何董事看到了江奕不经意间露出的实力,只能感叹“后生可畏”:“有了江老板这么大的资金实力,还有在内地这么广泛的布局,新海康以后一定会不断向上。”

    “其实何董事才是最大的功臣,一个连年亏损、毫无前途的上市公司,就这样被盘活了,而且还不断扩张。”韩成斌也给了何董事一个很大的帽子,却把“功臣”两个字咬得很清楚。

    何董事久经沙场,哪儿听不出这里的含义?

    他从江奕的收购中获益匪浅,现在已经考虑给大家加薪,而不再是以前那种朝不保夕的心态,转变起来毫无心理障碍:“在江老板和韩经理这里混饭吃,以后还请多多照顾。”

    江奕暗暗笑了一下。这个何董事到底还是没有彻底地容忍大陆,依然把自己当成“外人”。

    香江人的优越心里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磨平啊。

    国企领导终于到了。这次过来的人很少,只有分管副职潘总和财务部门负责人陈经理,看来是要“小会谈大事”了。

    “这个四合院不小嘛,修整地也很雅致。”潘总果然是一副领导派头,一进门就开始评头品足起来。

    现在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一抹夕阳映衬着最后的风景。陈经理做样子扫了一下,也不住地点着头:“潘总说得是:没进来绝对想不到,在这个闹市里还有这么一个山水居。”

    “唉,我们公司也有几个大差不多大的四合院吧,只是都给职工们住着,挤得一塌糊涂。”潘总这时候体会到吃大锅饭的难处了,本来应该是一个高雅的所在,一旦走向基本生存,就显得那么让人压抑。

    “潘总记得很清楚,咱们公司大点的四合院有八个,小一号的有二十多个,现在都是职工宿舍。有的职工家里孩子长大了没地方住,就把院子占了盖砖房,还有的垒了鸡窝,这种小桥流水和亭子、花园是别想了。”陈经理记得很清楚,公司的一本账都在他脑子里记着。

    江奕心里不禁一动:央企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刚解放的时候征收的资产很多都在他们那里保管着。

    九十年代可是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大规模拆除的时期,要是谈好了、说不定能够收购一些过来,为老燕京保留一些历史的印迹。只是不知道双方今晚能谈到什么程度。

    众人落座后,潘总这才发现了蹊跷。

    孙丽娟这个在海南的主事人竟然只坐在了次要的陪座上,这说明韩经理是话事人。可问题是香江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竟然也在更次要的座位上。

    陈经理是个机灵鬼,马上把话头对准了何董事:“何董事,咱们俩这么坐不妥,该换一下位置。”

    “不用不用,咱们交叉着坐才好谈话,而且韩经理是我们集团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还兼着集团财务公司经理。我要是坐到那里去,以后可就拿不到资金了。”何董事知道燕京这边的人特别看重座次,猜出了陈经理心中的小九九。

    至于江奕,则被两人善意地忽略了。

    四个凉菜没有引起波澜,可是等到齐鲁特色菜上来之后,第一个小高潮就上来了。

    “今晚是我们特意请了齐鲁省的大厨,不知道这几样能不能拿得出手?”孙丽娟在海南待人接物地也习惯了,面对央企的局级干部竟然也不怵。

    看来每个人缺的都不是天赋,而是机会。

    “这个糖醋鲤鱼味道很不错,我们南方一般都不吃鲤鱼,今晚还是第一次觉得这么美味。”潘总倒是毫不客气,逮着鲤鱼猛下筷子。

    “这个菜我也不会做,让厨师也来一下吧。”

    厨师到了以后,很高兴地看着这些领导们这么喜欢。身为齐鲁人,他更是了解酒桌上的规矩:“领导,您看看这个鱼头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潘总一下子被人看出了是首座,心里也很开心,仔细看了看鲤鱼:“嗯,这个是不是多了一个鼻子?”

    “领导您真是眼界高深,这个是我们省独家的‘四鼻孔鲤鱼’,除了齐鲁省哪儿也找不到。”

    陈经理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奇观”,仔细一看,可不就是四个鼻孔么?

    “不错”、“不错”的声音不断响起。

    “领导您还可以试试这个羊汤,这个越是热乎就越是好喝。”厨师忍住了把“鲜”字说出来的欲望,得让领导自己发现才能出奇效。

    “嗯,确实很···很鲜,进了嘴里这就是要化掉了吧。”潘总果然也很配合,给厨师一个大大的表扬。

    其他人品尝后也纷纷交口称赞。

    “领导要是不忌讳的话,可以试试这个‘九转大肠’,是我们齐鲁省十三太保里的老九。”厨师把这道名菜停在了潘总面前,试探性地问着他。

    齐鲁省的十三道名菜,被人戏称为“十三太保”,也是出自对于隋唐演义里“十三太保”秦琼的喜爱,毕竟秦琼也是齐鲁省的好汉。

    “潘总,您的身材保持地这么好,必须得尝尝。”

    在众人的怂恿下,对这种肥腻内脏一直不感兴趣的潘总终于动了动筷子。然后,他就收不住了:“不错不错,没想到还真是···”

    他有些不知道怎么形容这道菜。明明还是这个肥肥的东东,可是进了嘴巴以后就像是换了一个东东。

    “是不是肥而不腻?”

    “对对对,就是这样。”潘总嘴巴里还在品味着,一边忍不住就对这个评语再给了一个赞。

    “这个菜确实好,大厨得干了这一杯。”陈经理看到潘总很享受的样子,立马站起来,非要敬厨师一杯。

    “陈经理真是抢了大家的风头,这位厨师可是齐鲁省的鲁菜一级厨师,今天要不是潘总过来,怕是我们请都请不来。”韩成斌看看气氛渐起,也想在这里加塞个私活。

    “潘总以后可得抽空多来几次,要不然我们也品尝不到这么好吃的特色菜。”孙丽娟也趁机助攻,希望能够跟这尊大神多一些合作的机会。

    “这个地方还真是不错,我们的合作对象也有很多齐鲁的领导。你们可能也知道,我们有很多合同都是总装那边的,军队那里的齐鲁人可多了。”潘总心里也是痒痒地,可是又不好因为喜欢这里的美食就放松了立场。

    “要是这一方宝地能让我们接待一下齐鲁省的客户,那我们的营销可就能上一个台阶了。”陈经理一句话把这件事情上升到了“营销客户”的层级,这事情就好谈了。

    果然,潘总说了一句“不错不错”,以后陈经理就好安排了。

    就过了三巡,就可以根据个人意愿“点球”。

    “孙经理真是女中豪杰、行业花木兰呀,在海南能够全身而退的,估计你这是独一家。别说咱们这些外地人了,我听说本地的冼首富也没能撤出来。”这才是潘总今晚的主要目的,他要借着孙丽娟引出那个真正能够做主的。

    陈经理看到要谈正事了,也坐直了一些,转头把潘总的意思再细化一些:“孙经理,听说冼首富的全部家产10来个亿全压在房地产里了,你们有没有赚到这个数?”

    “其实也不是我。都是···”孙丽娟看到江奕没有任何表示的脸,知道还不是时候:“家里老二从申城跑到海南去,看着我把所有房子都卖出去才算完。现在海南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就剩下三个办公室,还是租的。”

    说完了她还看了看江奕。都是这个小子给折腾地,不知道女人要是没个住的地方心里不踏实?

    “你弟弟这是觉得那里有问题?”

    “也不是···只是觉得涨得太多了。等跌一段时间再看吧。”孙丽娟也只是执行,现在说到判断依据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老二现在申城那边炒股赚得更多,那个什么认股证就赚的比海南和北海的房地产加起来都多。”

    “你是说那个申城的江老板?”潘总突然冒出来一句,一个非常奇怪的感觉上了头。

    “向潘总汇报一下:我家那口子就姓江,申城的江正民是我小叔子。”孙丽娟现在轻轻地揭开一个谜底,火候掌握得非常好。

    这还是潘总第一次把海南和申城联系起来。只是这个震撼太大,毕竟每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地。

    “江正民去了海南清理房地产,申城那边就放弃了?太可惜了吧。”

    孙丽娟只能看看江奕。

    她当时只顾着跟江正民生闷气,哪儿有机会去考虑江正民在申城那一摊?

    “他们觉得申城今年的股市不太好,上半年就基本上清空了,听说职工都在帮着做调研,关于在香江上市的企业的。”江奕帮着说了几句,在座的也就是他知道江正民今年的活动轨迹了。

    “香江的股市好像也不太行,最近那个最后一任总督净是惹事,把香江的股市耽误了。”集团出口业务很多,有些资金也在香江运作,陈经理对香江的资本市场还是有些了解。

    “陈经理果然厉害,这视野都是全球性的,”韩成斌知道江奕现在还在观察,不想惹太多的火力,他及时把话题引了过去:“不过那个红筹股还是表现不错。”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却一不小心就把江奕暴露了。

    “红筹股?你们不会也投资了这些股票吧?”潘总这时候反应过来了,看向韩成斌的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或许是“水至清则无鱼”,集团的闲散资金恰恰不愿意投资这些内资企业。他们看多了这些企业的经营不规范,所以投资的时候总能找到“否定”的点,最终错过了红筹股的爆发机遇。

    “怎么说呢。”潘总的问题问到了韩成斌的知识边界,他对红筹股的了解也就是江奕随口说了一次:“那里有个叫江采的,他们的基金经理起了这个怪名字,没想到后来就被很多人惦记上了。”

    江正民,江采。

    陈经理也闷过弯来了:感情这些赚了大钱的都是一家呀。要是早点认识他们,再有一些合作关系,还至于在海南压着这么多资金、香江的投资这么亏吗?

    只是怪了,大家都在想着这个家族的人,今晚参加晚宴的怎么就没有一个姓江的呢?

    慢着!这个小年轻是不是姓江的的?

    陈经理看了看潘总,从后者的眼神中看到了同样的困惑。

    领导有疑惑,咱必须得上啊!

    “这个小伙子,刚才介绍了你,我不太记得了。请教你是?”

    “陈经理,我是江奕,现在还在人民大学读书。”江奕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陈经理的疑惑更重了。

    “你和江正民、香江那边的江采是亲戚吧?”潘总性子比较急,不像陈经理那样喜欢旁敲侧击,而是单刀直入。

    江奕知道时候到了,也没法再暗地里观察。

    “江正民是我堂兄,江采是我哥哥,孙嫂子是我堂嫂。”面对央企的领导,有些事情没法隐瞒:“刘连秀是我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