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奇年代
繁体版

第八章 何处觅商机

    天色黑下来,远处的稻田里不少蟋蟀青蛙已经开始了大合唱,虫鸣蛙叫此起彼伏,但却又一点也不觉得吵闹,大概这边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吧。

    一桌简单又丰盛的饭菜早已经被于凤霞端到了桌子上,简单是因为基本都是农家小菜,丰盛则是远比平时多了几个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于凤霞早在八九岁的时候就能简单的做饭了,如今更是早就得到了余妈的真传,虽然只是简单的菜色,但却做的色香味俱全。

    进屋坐下,余长山随口问道:“考的怎么样?”余勇飞心里一颤,该来的还是来了。琢磨了一会,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说不定还能有什么转机,心中料定才开口道:“爸,我这次估计这次考的不太好,考试之前身体不舒服拉肚子了,考试的时候注意力有些不集中。”说着说着看着一家人都停下来不再吃饭,看着余爸慈祥的笑容逐渐消失面色逐渐难看,余勇飞心尖尖一颤,想着不会这饭吃一半就改吃竹笋炒肉吧,为了能吃好此生此世在家的第一顿饭,心思翻转赶忙补救:“不过考的应该还不错,最多就是比平时差那么一点点。”

    “唉,怎么重生了,还是这么难呢!”余勇飞真的觉得,年轻有着年轻的优势,但是也很容易被人不当做成年人看待,现在的余勇飞就是觉得是如此,自己在父母眼中还是小孩子一样。动辄一顿打就跑不了,让他这么个四十多岁的灵魂被按在地上打一顿着实有些尴尬,不仅伤害性极高,侮辱性也是极强的。唉,做人真难。重生了还有这样的事,果然重生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啥都如意。

    余长山脸色略有缓和,他知道儿子的成绩一直还不错,即使比平时差一些上个普通本科也是没有一点问题的,盯着儿子半晌没说话,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不过大儿子参加高考,二闺女也进了师专,耳闻目濡也知道高考的不易,他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猛然听到他说没考好心里是有些不开心的,但听到还差不多也就没再多纠结什么,对于农村人来说,考个重本和普通本科的差距并不大,他只是希望孩子能免费上个大学,毕竟现在本科并不收费。

    余勇飞自然知道父亲的心思,如今的大学可不是后世那样,现在大学是不收费的甚至每个月还有一二十块钱的补贴,直到一九九四年大学才开始定点收费,第一批也仅仅是四十个好学校,直到九七年左右才全面普及收费。当然不收费的前提条件是你能达到录取要求,要知道这并不容易,且不说学习环境有多差,单单是录取人数那都能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绝望,就拿本市的省大来说,如今只有一个屁大点的老校区,即使塞满也招不了多少人,全校所有学生加起来。还不如零几年新校区建成后一年招的人多。

    此时谁都知道考个本科意味着什么,余长山心里也忍不住有些开心,就算考不上重本那也没啥关系。在他的认知里大学生就是大学生,长得都差不多基本没啥区别,他也搞不清帝都大学比省大好多少。不过他又强压下了,好一会他才说道:“等成绩下来再说。”

    父子两人在饭做上相顾无言,闷闷的坐着。

    “爸,先来喝一碗汤。余凤良端着一碗鱼汤放在余长山跟前,余爸笑呵呵地接过去,她又拿来余爸爱吃的辣酱和剥好的大葱放在桌边,很是狗腿。

    说来也怪,别人家都是重男轻女,他们余家四个孩子,两个闺女明显更得宠爱,尤其是老四余凤良,年龄小嘴也甜,能说会道的经常哄得父母很是高兴。所以长这么大,就连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余爸都愣是没打过她一根指头。

    余家很久没这么热闹了,晚饭很丰盛,有腊肉有鱼汤。外加几道农家小菜,平时待客也就这水平了。在余凤良的鼓捣下,父母也再没有问学习的事,只有母亲和二姐关心了一下他的身体,余勇飞含糊的应付过去大家也就不再说高考的事情了。

    余爸难得的拿出瓶散白酒让余勇飞陪着喝了两盅,印象中余爸平时是滴酒不沾的,也就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偶尔喝上一点,看得出来他今天还算高兴,不过余勇飞可是笑不出来,他知道这是虚假的繁荣,一旦泡沫被戳破,那么等待他的就是狂风暴雨。不过这就像炒股一样,他此时享受上涨的快感,虽然明知道风险会很大,但他依旧渴求奇迹的出现,不愿意戳破。或许重生也并没有给他带来杀伐果决的性格,依然还是上辈子那样,其实这也正常,四十几年的卑微人生形成的性格岂是一个小小的重生就能改变的。

    余勇飞知道。这或许也是大部分农村人刻进骨子里的缺点。他们并不缺乏智慧,但是缺乏临场决断的勇气,或许勇气他们也有,缺乏的是自信。对的,就是自信,一个幼年在温饱线挣扎。青年在贫困线挣扎的人,纵使以后有钱了也抛不掉骨子里的不自信。不能像富裕家庭出来的孩子那样自信心爆棚甚至自负,在关键时刻来临总是缺少那么一股子自信和决断力,这应是影响他们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很多人都说富人家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这之中差的不仅仅是资源和见识,还有从小培养出来的性格。

    ......

    晚上,喝得有点晕晕乎乎的余勇飞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想过去,想未来,想了很久,直到迷迷糊糊睡着,他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不仅仅是高考,还有创业的第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余长山这几天要出去收粮食所以每天一大早就开着农用三轮车早早的便出门了,很晚才会回家,二姐初中这几天也有事情要做,所以也还要每天出去,至于大哥这两天只打个电话说快要收农业税了,所以乡里很忙人手不足没时间休假,只能过几天再回了。所以白天家里就剩母亲和老四他们三人。

    余家就是个普通农家,农闲都是母亲王爱玲一个人照看,王爱玲也算是他们这一代里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了,只是这个高级是相对而言,其实也只是高中肄业而已,主要是赶上特殊年代了,但即使如此相对于余爸这样的小学毕业也算是下嫁了。其实在那个年代倒也不算下嫁,反而是高攀了,毕竟他们家是根正苗红的三代农民,爷爷还参过军,只是没两年就受了伤退役了,在工人老大哥的领导下他们这些农三代比知识份子的地位还高一些。

    当年姥爷一家子都是高知,在那个时候高级知识份子也只能下乡务农,可是农活哪有那么好做的,拿惯了纸笔的手又怎么拿的动锄头铁锹呢,所以那日子过得可想而知了。因此父亲这才一碗红烧肉骗了母亲的心。

    如今的余妈早就看不出来知识份子的样,除了在大队里兼职会计还能用到点学问,其他的都消磨在日复一日的农活里了。每天伺候完家里人,她还有忙不完的琐事,里里外外整天就没个闲下来的时候。

    小丫头在家也很忙,已经是个十岁的大姑娘了,没错在农村十一二岁就是大姑娘了,经常帮着余妈打下手,空闲了就打猪草,打扫院子,总之除了学习那样样都是一把好手,说来也怪,劳累的家务反倒来的比学习更受她欢迎。

    余勇飞在家很无聊,总闲着也不是办法,他也想找点活干。这几天他也考虑了很多,甚至还跑了一趟城里镇上以及各个大的集市专门调研了一下,看看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只可惜转来转去他也没发现什么绝好的商机。这会儿农村连商业都不多哪里来的商机。

    赶集,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只是赶集方式和规则有所区别。余勇飞家说是市郊其实已经很勉强了,因为他们离市里还是相当远的,大概有三四十里。反倒是离本市下辖的一个县不算太远。但这也是相对来说的,其实也并不近,而且路更难走。所以附近的村镇根本就很少进城,很多人甚至一年都不进一次城。买卖东西都是在附近的乡镇。所以周围倒是有几个不小的大集市,几乎每天都有集市,只是不同时间集市在不同地方罢了,要想买卖东西只能不断的去新地方,所以也就有了赶集之说。

    余勇飞连续出来跑了两三天,去过集市,去过镇上,也跑过城里,不断的观察询问琢磨。

    他虽然有着上辈子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但那些经验和了解,都是大体上的。知道也没有什么用,不能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余勇飞心里觉得,这个时代应该很好赚钱。多少人都说九十年代遍地是黄金,遍地都是机遇,虽然有些夸张但这并不是乱说的,后世全国五百强已经全国财富榜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在九十年代发家致富的。就连bat也是赶上了九十年代的末班车。

    但真要去找,发现不用资金的,或者需要资金少的生意,做的人其实很多,利润也很低;利润高的,少数人做,竞争小,但要很大资金量,或者需要关系,一般人根本做不了。

    这就导致下层的人很难找到赚钱的门路,上层的人有资源有人脉,能赚大钱。所以说后世真正白手起家的人也不多,即使是有也很少是暴富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就这还要抓住机遇,所以想要直接鲤鱼跃龙门是何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