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十章 怎么又黄了

    炸藕夹、炸春卷、蜜汁山药、四色鸡丝、回锅肉、麻婆豆腐、焦溜肉片、开水白菜、外加个酸辣肚丝汤。

    一菜分两盘,一盘留在何家,另一盘端给了贾家。

    等菜上齐,何师傅招呼秦氏姐妹到桌前坐定,他先是将一瓶桂花陈酒打开,给每人杯子里倒上七分,然后举杯祝词,

    若是几十年后,桌子上的这点东西,真不算什么,可在这个年月,物资并不那么丰盛,何师傅又不是巨商大贾,从准备的这些食材上就可以看出来,他是真尽心了。做菜时他也拿出了九成功力,那道开水白菜就很不错,尽管秦京茹的筷子一次也没有伸向里面。

    酒过三巡,秦淮茹遁去,留下相亲的两位进一步沟通。她算看出来了,不用谁搅合,这俩就不是一路人。

    回到贾家,张老太和两个小姑娘吃的正香,拿了双筷子,秦淮茹也坐在了桌前。一边吃着,一边问儿子,这菜做的怎么样。

    说实话,贾家这些年过得好,要么下馆子,要么自家做,又不需要谁给带饭盒,还就真没怎么尝过何师傅的手艺。

    贾公子这也是第一次品尝。

    传闻何雨柱在精通川鲁闽粤、苏浙徽湘八大菜系的基础上,更是把谭家菜发扬光大,就今天的这几道菜而言,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和刘易守昨天所做的菜肴相比,尚略有欠缺。如果剔除环境、灶具等因素,最多各擅所长罢了。

    古往今来,人生在世,大多不过为三餐一眠而奔波。民以食为天,人们总在没的吃、有的吃、吃得饱、吃得好之间循环。想要吃得好,就难免仰仗好的厨师。

    如果说相声是一门艺术,那烹饪可以称之为一种技术,厨师,就是这门技术的传承者。

    而好厨师的价值,恰恰又在于好的食客。会做的不如会吃的,相互促进,才有了今天的南北大菜、水陆全席。

    贾公子把他对每一道菜的感受,说给秦淮茹,两个妹妹边吃边竖起耳朵听着,这其实也是一种耳融目染的熏陶,眼界、见识都需要日积月累,小贾乐见其事。

    张老太倒是没有插嘴,看得出,她还是挺满意的。

    听了小贾的评价,秦淮茹不置可否,又问他对那两个人相亲的看法。

    贾梗该怎么说呢,怎么说好像都说不到老娘心里。踌躇再三便直言两个人怕是成不了。

    秦淮茹并不惊讶这个答案,但是她很喜欢和儿子的这种默契。倒是张老太有些诧异,说难道傻柱这个三十的光棍,还敢挑拣人家黄花闺女。

    贾梗便说,未必是何叔的事,也可能是秦京茹不愿意。至于为什么,很简单,就以今天的菜来说,寻常的食材,却做出了丰富的口味,要是个老饕,一定得点个赞。可秦京茹懂什么好坏,量大味浓就行了,何师傅就好比把媚眼抛给了瞎子,又好比用虎跑泉水,冲泡九溪狮峰的雨前龙井,去喂马牛,既糟践东西又不见得落下好。

    贾公子记得,以前有位印染厂的商人,逢年过节喜欢给工人发猪肘子,两头都觉得实惠,皆大欢喜。可惜,何师傅确实不如商人那么直接,尽管他自己处身在下里巴人的队伍里,却总喜欢做点阳春白雪的事,也难怪单身这么多年。

    这边聊着相亲的两个主角,那边气氛却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淡。秦京茹觉得菜肴味道还可以,只是,怎么说呢,菜有点太精细了。

    你看,那个什么四色鸡丝,据何师傅说,是把一只鸡拆了弄出来的,就那么一点,整只鸡上来不好吗,是舍不得吗?

    算了,不想了,菜挺多,也差不多饱了。唉,这会儿怎么还有点内急呢……喝了几杯酒的京茹,这会儿有点晕乎。

    清了清嗓子,给何雨柱打了个招呼,说去趟厕所,一会回来再聊,便离开了何家。

    何师傅看着京茹离开,觉得今天的相亲有搞头,对象虽然有点小迷糊,可这妹子胜在年轻、还算漂亮。男人图什么,不就是好身材、好脸蛋吗。

    秦京茹出了四合院,去往公厕的路上,被早已等的不耐烦的许大茂截住了。

    在给何师傅上眼药、使绊子、下黑拐方面,大茂有着异乎寻常的聪明才智。至于秦京茹这样的小女娘,在他眼里,就跟鲁树人家里的两棵枣树一样,等结了枣子,有事没事打上三竿子,相信总会有点收成的吧。

    先是让姑娘解决了个人问题,接着,声称有关于何雨柱的事情要告诉她,也事关她的终身幸福,只一席话,便顺利地把她带到了胡同转角僻静处。

    刚开始,大茂说何师傅人品如何如何不好,见着姑娘无动于衷,便又道何师傅身上有隐疾,不然也不会三十岁不娶,最后,说还有别的问题,这里人来人往,说话不方便,不如找个僻静的公园详谈。许是觉得大茂这人看着斯文,说话顺着自己的心,加上喝了点酒,姑娘迷迷瞪瞪跟着就走了。

    这去了公园,接下来得下馆子吧,小女娘的脾气性情早被摸清了,于是,全聚德走起。

    比起何师傅的豆腐啊、山药啊、白菜啊,姑娘还就好这一口。

    吃饭的时候,大茂首先谈的,是何雨柱和秦淮茹之间的猫腻,那两人怎么眉来眼去、怎么掩人耳目、怎么明铺暗盖,简直就是把京茹当傻子哄,当垫背的骗。

    其后,大茂倾诉了自己不幸的婚姻,即将离异的家庭现状,并指天发誓,如果自己的媳妇是京茹,一定会把她宠上天。

    再后来,大茂谈了自己的工作,在燕京城有多少套房子,自己有多么丰厚的收入,若是以后京茹肯嫁给他,这些可以都是她的。为了表示自己说的是实情,当场就给了京茹五块钱路费,让她早点回去,别再被别人骗,以后有什么事,直接到轧钢厂宣传科找他。

    拿着许大茂的钱,姑娘顿时觉得和大茂亲近了很多,路费才几毛钱啊,自己人才会给这么多,这哥哥不仅斯文,为人还大方豪爽,值得深交。

    当考虑着要不要给秦淮茹打声招呼再走时,大茂又出主意,让她借着饭馆的纸笔,写了张条子,就说家里有事,先回去了。秦京茹觉得,反正这相亲也是不成了,两不相见也好,于是照办。两人回到四合院附近,大茂找了个小孩,让他帮着递纸条,条件是一毛钱和三块糖。

    而就在许大茂和秦京茹逛公园、下馆子的这一下午时间,家里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久候不见踪影的何师傅,找到了贾家,一问两茫然,大家一起满世界的找。最后还是贾公子看不过眼,编了句瞎话,说秦京茹遇到了朋友,一起出去了,托人带话来着,那人有事耽搁了。

    尽管这话漏洞百出,却总算让人喘了口气。何师傅心里却总有不好的感觉。到下午饭点,草草做了几道菜,也端到贾家这边等着。

    等来等去,等到的是一张纸条。

    看完手里的纸条,何雨柱一脸的茫然,半晌后才失魂落魄地问了一句:“我这是又黄了?”

    秦淮茹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不是,埋怨又不知该埋怨谁,最后,艰难的应声道:“要不,我这两天回去一趟,把事情说清楚,许是真有别的缘由呢?”

    “真的,那我真得好好谢谢你啊!”何师傅仿佛又看到了些希望。

    贾梗瞅了一眼正撇嘴的张老太,也是暗自摇头。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傻柱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看样子这是真急了。前段时间追冉老师,一直没有音讯,现在,跟个村姑相亲,原以为手拿把攥的事,居然被晃点了,对于一贯自大的何师傅来说,太打击人的自信了。

    “真的,这回一定给你个说法。”秦淮茹反而坚定了想法。

    “那成,你们吃着,我就先回去了。”说罢,何雨柱起身便向门口走,掀门帘的时候,又叮咛一句:“秦淮茹,拜托了!”说毕,闪身出了贾家。

    屋内的几个人,不觉间面面相觑,好一会儿,缓过神来的秦淮茹拿起筷子说道:“吃吧,别浪费了。”

    是啊,相亲的跑路了,媒人犯不着跟着伤心,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