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九十七章 香江

    元宵夜一场浪漫的烟花之后,贾老师和王姑娘,在香山脚下的一所民居里,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这一夜,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顽童之嬉闹、无家事之烦扰。有的是夜半的窃窃私语、是水乳交融的缠绵悱恻。

    当黎明伴随着山野的鸡鸣犬吠,来到这个山村,短暂的假期就在晨曦中悄然结束了。

    又是一个开学的日子,在送王姑娘报到的路上,两口子没有继续昨晚的话题,而是说起了贾老师即将开始的外出交流。

    贾老师准备动一动了,首站定在了香江,时间就在五月初,为期一个月左右。

    车子到了燕大,在一个轻轻地拥抱后,王雨嫣推门下车。

    王姑娘走进校门,没有回望远去的汽车,她知道,不久后的远行,意味着丈夫今后的脚步,从此将不会只停留在燕京城,而是更为广大的世界。

    十五年的爱恋,五年的婚姻,丈夫在自己这里的秘密很少,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他收藏的古玩字画、房产家私,再到他在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的产业布局,自己几乎知道他的全部,当然,除了女人。

    丈夫对产业很少会亲自过问,他只抓管理产业的人,像金老太太、老李还有张超龙那样的管理者。

    很多事情,他都不会事必躬亲,往往只要一个结果就行。比如集邮,他会培养起弟弟妹妹们的兴趣爱好,让大家替他代劳,而他自己只需要给钱收票,再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把每一张邮票收进他的邮册里。

    这种做事的方法,为丈夫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用在他喜欢的事情上,比如弹琴、下棋,比如带着自己溜冰、看戏、满京城的逛。

    这一次丈夫的外出活动,王姑娘早有心理准备,那么多的项目和产业,完全交在别人手里,只是在燕京城遥控,如果是短时间还好,可十多年始终如此,会有什么样的情况,都很难说,毕竟人心难测。

    王姑娘觉得自己照顾好家里,不拖他后腿,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了,祝他此行顺利吧。

    就如王姑娘所预祝的那样,一切都很顺利。

    贾老师这一次的香江之行,邀请方并非来自一家,各项手续、签证的办理,也井然有序。

    在处理好所有事务之后,五月六日一早,贾老师从燕京机场登机,由于这个时候还没有开通燕京至香江的航线,飞机直飞广州,停留一晚后,次日经深城罗湖通关,抵达香江。

    前来迎接的有三方代表。

    首先是作为邀请方之一的香江体育总会和香江围棋发展协会的代表,其中就有不少阔别十余年的门生故旧。

    香江中文大学和罗富国教育学院作为联合邀请方,也有专职人员参加了迎接。

    最后就是一些工商业的代表,如冯氏集团的副董冯崇禹、香江文华电子的总经理许西崖等人。

    经过短暂的行程确认,由冯氏集团出面,邀请所有人到安排好的香江文华东方酒店,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欢迎午宴。

    饭后,贾老师和两所大学的校务人员,确定了拜访和讲座的具体时间,又同体育总会以及围棋协会的人士做了约定,等一一送走这些人,他才算轻松下来。

    作为老朋友,冯崇禹和许西崖,带着他的师弟师妹以及几个记名弟子,一起来到为他在酒店开好的房间。

    昔日的青葱少年,如今都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经过爱情的长跑,许闻强最终没有赢得少女的青睐,冯雅芝这朵娇艳的献花,被丁笠摘得,让一众长辈大感不解。

    情场失意,沙场得意,在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围棋事业上之后,许闻强的棋力有了飞速的提高,在近两年和东倭的几位九段棋手,以及南韩的曹薰铉等人的对弈中,已经能做到互有胜负,成为香江围棋的扛鼎之人。

    而新婚燕尔的冯雅芝,也许是得了爱情的滋润,在围棋上,也突破了早期的瓶颈,渐渐有了和许闻强一争高下之力。

    另一位师弟丁笠,此时事业的重心,则从围棋转移到了商业上,在见到贾老师的时候,即便在商场上磨练了不错的脸皮功夫,仍然有点不好意思。

    贾老师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何发展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一杯酒,几句话,笑着揭过去就行了。

    在一番恳谈后,贾老师被邀请去了冯家位于渣甸山白建时道的别墅,当家人冯敬尧设晚宴予以了热情招待。

    当晚,贾老师并没有在冯家留宿,而是回了文华酒店的套房,那里还有一个叫冯抗美的姑娘在等着他。

    这个女人从小在燕京唐刀胡同长大,小学和初中上的都是旁边的惜阴学校,她的母亲叫大眉子,而她的父亲,曾经是学校的老师,现在已经是那所中学的校长,名字叫冯静波。

    七三年初,在姑娘年满十八岁的时候,收到了一封匿名来信,让她知道了自己父亲隐藏至深的故事,自己恋人肖新桅的父亲肖大力,一直在追查这宗案件,而自己的母亲知道这件事的全部隐情。

    这女孩当时就吓傻了,幸好当时是在家里,被她妈发现了异样,母女的一番对质,让冯抗美几乎精神崩溃。

    此后,姑娘斩断情思,和青梅竹马分道扬镳,她不想拖累男孩,更不想失去自己的父亲,只能像妈妈一样,选择了隐忍。

    第二封来信,很快就又到了她的手里,信中说可以给她一条出路,那就是离开燕京。

    此后的半年时间,她不仅又接到了这样的几封来信,最终和写信的人也见了面,进而引出了幕后黑手,道貌岸然的贾老师。

    对于这个女子的未来,贾老师一直不看好,即便他的父亲后来投案自首,但作为女儿,她和她的后代,始终要生活在阴影里,走出去,才是唯一的解脱办法。

    而作为唯一能帮助她的人,贾老师可以做到很多事情,当然,也要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