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毕业

    当一切走入正轨之后,时间就过得飞快。

    长公主初十刚刚满月,王姑娘就去了单位,继续她剩余的实习日子。对于她研究生毕业至关重要的论文写作,也已经在休产假、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完工,交给了自己的导师。

    贾老师是从来不缺论文的,他现在每年发表在著名期刊杂志上的文章不算,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音乐、医学、历史类专业论文,一年下来,也都在五六篇以上,质量更是足以令这些领域的老牌学者为之击节赞叹。

    从新的学期开始,他只在央音和中医学院保持每月一次讲座,而不再教授专业课程。

    燕京师大这边,他也只讲授医古文一门专业课,然后就是等着论文答辩和毕业了。

    社会工作和兼职任务,则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尤其是围棋方面,随着这两年风气的扭转,国内围棋事业重新焕发了活力,而作为被圈内外默认的第一人,他的指导和对局也由每周的一两次,增加到了四五场。

    他现在不太参加比赛,不客气的说,主要是因为没有对手。

    和国内的棋手大多是指导棋,基本上都在燕京。而对阵外国棋手往往是一些特殊邀请,难免要去往外地,金陵、江城、淞沪等地去的次数最多。

    国外也随团出访过几次。

    在南韩的汉城,他不仅在对阵此时已经包揽了该国国内全部头衔的八段棋手曹薰铉时取得三连胜,在与有着名人战、国棋战、王位战冠军称号的七段棋手徐奉洙的对弈中,也是连战连捷,从无败绩。

    百战百胜的成绩,引发了当地众多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甚至有一次遭受女性围棋爱好者骚扰,在酒店礼堂被偷吻,传上了南韩的各大媒体。

    这种飞来艳福,也让贾老师受到了体育部门有些领导的批评。虽然很无辜,但贾老师也只能默默接受了,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而在先后三次到访东京和大阪这两座城市,他遇到的对手,也基本上是东倭时下战绩最出色的那一批。

    从早期的吴清流、坂田荣男、藤泽秀行,到创下“竹林时代”的大竹英雄和林海峰,以及正在走向巅峰的“六超”棋手中的加藤正夫、武宫正树、赵治勋、小林光一等其他四位,贾老师以一己之力,将当世棋坛所有顶尖高手挑落马下,风头一时无两,被棋界誉为无冕之王。

    最初国内的报道还比较少,也比较含蓄,可随着贾老师惊人战绩的不断累积,国外媒体的各种吹捧,国内的媒体也开始有了积极地反应。

    至于对这些名誉喜不喜欢,从贾老师接受采访时的表情中,是很难看出来的。他脸上始终是谦逊的微笑,言谈中也没有胜利者的得意忘形,对所有遇到的棋手一直保持着应有的尊重。

    这一阶段,除了国家围棋队的同行成员,贾老师在香江的几位挂名师弟、师妹以及六位门下弟子,也来到东京,与当地棋手展开较量,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在紧密行程的间隙,贾老师抽空两赴香江,一方面继续中文大学和教育学院的讲座任务,另一方面,对自己在香江的三家公司的各项事务做了处理和调整,让公司的发展始终处于快速、高效、正确的轨道之内。

    就这样,直到他在各种忙碌中回到燕京,参加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才获得了难得的休息时间。

    小公主初十四个月大了,已经渐渐开始认人。也许是血缘的关系,对他这个时不时出现、又经常消失在自己视野里的男人,小丫头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生分,亲亲抱抱什么的,并没有排斥。

    当然,王姑娘认为这是丫头比较懒的缘故,她实在懒得和贾老师这个父亲计较,才会允许自家男人的亲昵。

    人都说小孩子三翻六坐八月爬,可在初十这里,完全没有这种迹象。

    每日里除了吃就是睡,直到四个月的时候,才偶尔抬抬头,别人家孩子四个月就能翻身的行为,在她这里好像就是个传说,压根不存在的事情。

    现在王姑娘有了一个新的习惯,在她没事的时候,总会把床上的初十,摆成自己想要的各种形态,以帮助闺女快速成长。

    但现实告诉她,努力未必抵得过天性,懒人总有偷懒的办法。

    无论你把她摆布成什么样子,只要不影响到自己休息,小丫头就会一直保持那个样子,逆来顺受的不准备进行任何反抗。

    六月二十号上午,燕京师大恢复高考后的首批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贾老师作为历史系毕业生中的一员,亲自参与和见证了这一时刻的到来,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以为纪念。

    时隔一天的六月二十二号,王雨嫣在燕京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也如期举行,贾老师亲自到场,为妻子担任专职摄像师,用照相机和录像机,分别记录了王姑娘在燕大的美好画面。

    随着毕业典礼的结束,两个人的工作问题也尘埃落定。

    贾老师没有任何变化,仍然在师大这边任教,而王姑娘的工作,并没有按照原先打算的那样,进入新闻媒体或是主管机构任职,而是选择了留校,在燕京大学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

    这是夫妻俩相互妥协的一个结果,准确的说,是王雨嫣妥协的结果,在这一点上,她妥协的心甘情愿。

    人的心境始终是在变化的,尤其是在夫妻间的相处中,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今天的念头可能就和昨天的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

    此前的王姑娘,一心想要投入到喜爱的新闻事业上去,而随着贾老师各项事业的不断壮大,成就和声名的日益提高,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成为常态,她的想法开始动摇了。

    做新闻工作的,不论是记者还是编辑,时间往往不属于自己,到时候夫妻俩你也忙、我也忙,两个人都不着家,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王姑娘能想象的来。

    更何况做新闻必然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在她的心里,自家的贾老师就是个超级无敌小心眼,对靠近自己身边的任何男性,始终抱有敌视的态度,并且在她面前从不隐瞒,让她在感受到爱意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无奈。

    但是在这一点上,就连自己的亲爹老王同志,也站在丈夫一边,固执的认为,所有的男人,都有一颗随时准备犯错误的心,让她竟无言以对。

    考虑到家庭的稳定,也考虑到阿罗和初十这两个还小的孩子,王姑娘最终选择了留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