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七章 打动人心的产业

    小资情调,仿佛是刻在了老淞沪人骨子里的一种东西。

    一场极具东方色彩的浪漫晚宴,人手一份的别致礼品,让贾老师和王姑娘举办的淞沪办事处首场内部宴请,获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里,贾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一场在沪举行的围棋赛事上,偶尔也会和办事处的老沈以及李秋萍、梁睿松几位一起坐坐,商讨一下生意上的相关事宜。

    王姑娘在带着王重阳拜访王家故交好友的同时,也会抽空和几个弟妹一起,去徐家汇、静安寺、南京路、外滩这些地方四处走一走,浏览完全不同于燕京和香江的海派风情。

    对这座城市,贾老师有着别样的感情,他曾和前世的母老虎陈姑娘,在这里相识、相爱,共同度过了人生最为青春美好的岁月,但物是人非事事休,往事已再难回首。

    这一世他多方探寻过陈姑娘曾经的家,以及与她相关的人,只是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迹象,令人徒增烦恼。

    他也曾在这里工作过,站在淞沪中医药大学的三尺讲台上,给莘莘学子讲授知识。

    他也曾在这里鲜衣怒马、呼朋唤友,和一班纨绔子弟,流连于十里洋场及时行乐,享受着每一个不同的夜晚。

    然而此生的一切,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枕畔的佳人,还是相知的故交,都已经烟消云散,留在了易逝的旧梦里。

    过去的那个他,一直生活在家人的托庇之下,而此生却白手起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心境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此生里还有着众多的亲人,需要他的庇佑,容不得在这个时候松懈,更容不得沉湎于陈年旧事之中不能自拔。

    围棋赛事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十八号了,贾老师终于有空,能和家人一起出去玩一玩。

    对于两个不同时期的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更有很多不同。贾老师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这个时期的大量的景观风物都已经消弭了,作为淞江地理图的老梁,便被贾老师请来做游玩的向导。

    老梁征询过贾老师意见之后,将游览的首选定在了豫园。

    这时还没有未来的旅游商城,除了一些老字号零零散散的在豫园附近经营,周边更多的是个体摊位。

    到达豫园后,众人没有急于去参观,而是先在南翔馒头店二楼的长兴厅,享用了一顿特制蟹肉小笼和南翔招牌小笼的美味。

    在贾老师的示范下,轻轻地咬破薄薄的面皮,槐花和王渃嫣便立刻被那满含蟹香的汤汁俘虏了,待到慢慢地将这汤汁吮入口中,那种独一无二的鲜美感觉,让她们差点咬掉自己的舌头。

    一直老成持重的王重阳,对这种小吃向来不屑一顾,但当他拨开小笼包的面皮,清楚地看到丝丝黑白的蟹肉和粒粒金色的蟹黄密密地镶嵌在肉馅里,配上细细的姜丝、伴着醋汁一同咽下,美妙的口感也瞬间征服了这个少年的味蕾。

    一旁的老梁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个老饕,不需要他的卖弄,便将介绍的重点,放在了老板娘身上,详尽的科普这里的一切。

    贾老师并没有点太多的东西,在很快结束了这顿迟来的早餐之后,众人进入豫园游览了一番。

    对于这座能够体现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园林,也只有贾老师和王姑娘兴趣浓一些,见惯了燕京城老建筑的几个弟弟妹妹,只是走马观花的转了转,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反而是在豫园外的小商品,更多的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买了些梨膏糖、龙须酥之类的小吃和其他一些小东西,又逛了逛附近的老牌金店,时间就到了中午。

    在九曲桥边的绿波廊里,一顿丰盛的精细点心和海派美食,让槐花和王重阳、王渃嫣这几个燕京长大的孩子,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分陡然增加了许多,尤其是小妹王渃嫣,甚至不想离开这里,以后要长住下去。

    不得不说,在淞沪和燕京这两座城市的饮食文化里,将南甜北咸的传统风味,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

    对于小孩子来说,又怎能拒绝甜食的诱惑。

    此后的一周,贾老师一行,在老梁和办事处其他人的陪同下,在淞沪继续游玩了一天后,先是南下杭州,游历了西湖和钱塘,继而转道姑苏,在这座园林城市里盘桓了两天,又西下金陵,亲眼目睹了一番六朝金粉的繁华,才结束了短暂的行程,回到淞沪略作休整,准备直返燕京。

    临行前,贾老师再次叮嘱老梁和从公司赶来送行的老沈,让他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速收购和囤积老洋房上面,并且让他们做一个只进不出的貔貅,不要担心财力不足的问题,更不必惧怕任何压力,毕竟如今的贾老师,已经不是昔日燕京城里那个无依无靠的少年,他已经有了抵御风雨的能力。

    在淞沪这样的城市里,有着浓郁的商业氛围,可以作为商贸事业的总部,但在其他方面,和燕京一样,这里有着太多让人束手束脚的地方,贾老师难免要多做一些考虑。

    不管经营任何生意,老洋房的囤积改造,都将是长安置业在内地的一项长期工作,因为这桩生意,担得起一本万利这四个字。

    即便不考虑老洋房与日俱增的本身价值,改造后的附加收益,也是燕京老四合院所无法比拟的,会让贾老师享受到超额的红利。

    马勒别墅、沙逊别墅、丁香花园、白公馆、东湖宾馆……

    这些大名鼎鼎的改造项目,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财富,足以打动任何商家的心。

    虽然他现在名下还没有这么出名的物业,但规模相近的产业,也已经有了几所,未来将会更多。

    作为一种未来的稀缺资源,现在以及今后收到的别墅洋房,至于说会不会遇到巧取豪夺之类的事情,在贾老师看来,那是在所难免的。

    正当的竞争他从来不害怕,适当的妥协和斡旋,也是商业行为的一种手段,未尝不可以商量,但如果遇到强势的阻击,贾老师丝毫不介意鱼死网破的结局。

    真有那么一天,他宁可毁掉一所百年老宅,也不会向人低头。同时还愿意拿出十倍、百倍的代价,给对方来一场深深的体会,让自己能够念头通达。

    一切还都只是未知数,慢慢来吧。他很期待在十几二十年后,看到几百座老洋房、老别墅在自己手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八月二十六日中午,贾老师和王姑娘几人,回到了离开近两个月的燕京城,投入到新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