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八章 女孩子们的去向

    回到燕京没几天,贾老师和王姑娘就迎来了各自学校的开学。

    王姑娘留在母校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而贾老师依旧在燕京师大历史系教他的书,再就是远程操控一下各公司的发展,或者借着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机会,到南方的几座城市转转。

    家里除了几个年龄小的,也都在各自忙碌自己的学业,乏善可陈的日子一天天过的飞快。

    当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传回国内,已经是十一月十六号了。

    经过为期十一天的激烈争夺,就在这一天,国家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上,最后以3:2战胜了上届冠军东倭队,在三大球的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的突破,以七战七捷的成绩,首次获得世界冠军称号,为她们个人以及女排这个集体,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这也是自今年四月,我乒乓健儿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囊括了本届全部7个冠军,创造了世界乒乓球赛历史纪录以来,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当女排回国的时候,贾老师也有幸获邀,参加了庆功表彰仪式,并在当天晚上,为家里人带回了一大筐签满女排队员名字的排球,被大家一抢而空。

    对于家人的这种追星热情,贾老师是极为赞同的,为此还再次专程前往排球队,给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赞助之外,又带着一筐全体队员签名的排球回家收藏了起来。

    也恰恰是在这个时期,贾老师通过文化局以及文物部门同志的引荐,在文物商店、荣宝斋等多家单位,收购了大量古玩字画。其中字画部分,仅张大千、齐白石、刘海粟等现代大师之作,就达到数百件,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贾老师的收藏库存。

    四合院的收购,也依旧没有停止,只是在资金幅度和收购速度上,和淞沪那边相比,稍稍显得缓慢了一些。

    暂时来讲,贾老师不准备在燕京搞大的商业动作,涉及的原因很多,缺乏良好的商业氛围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这里,更多的是讲人情世故,而不是商业规则。

    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做大点就会遇到各种掣肘和麻烦,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点那些阎王小鬼,实在有些划不来。

    也正因为如此,他连公司的办事处都没有在这边设置,依旧让张老太的娘家侄子和老李培养的几个帮手,打理身边的杂事。

    他不愿意动,不代表别人不愿意搞。

    据家中的百晓生小当透露,南锣鼓巷四合院那边,阎老师家的老大,阎解成和于莉两口子,已经租下店面,办起了一家私营餐管,生意貌似很不错的样子。

    馆子里请的厨师,好像是何师傅的徒弟,何师傅和于海棠也参了一股,厂子里不忙的时候,何师傅还会去搭把手,拿出真本事的他,回头客自然就会比较多。

    而没事总往贾老师身边凑的苏萌,也告诉他,韩家胡同的那个韩春明,也已经借钱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饭馆。

    贾老师不知道这姑娘为什么会告诉自己这些事情,按说她不会有脚踩几只船的想法,可现实是她过去和那个韩春明,还有学校里的程建军的关系都不错,再加上长期暧昧的自己,这种颇有些混乱的复杂情况,让贾老师有点想离她远点。

    如果苏萌知道,仅仅是自己无心的一个消息,就让她一直想靠近身边的人反而要远离她,准得后悔死。

    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老师懒得理会,越临近过年,需要他关注的事情也越多,尤其是在年关来临前,小当、槐花以及其他几个女孩子,都将面临毕业和工作的选择,让他难以分心。

    七七年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八二年元月前后分配工作的,待遇也都不错,而燕京这边的大学生,待遇尤为优越。

    槐花的单位已经确定下来了,就在她现在实习的邮政系统,她的那个闺蜜左丽,好像也和她在一个部门,就等着毕业典礼之后,直接去单位报道了。

    年初从香江回来以后,小当就给贾老师提过自己的一些想法,她准备去香江那边,工作也好、继续上学也好,随便老哥的安排。

    这个时期正是出国热的初期,哪怕香江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国外,但毕竟还处于他人的掌控之下,在崇洋媚外的一些人眼里,也是一个好去处。

    而贾老师知道,自己的这个妹妹并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也许只是单纯想去那边玩而已,便认真的询问了她的意见,最终同意了她的想法,安排她到香江大学中文系去读研究生。

    一同过去的,还有目前在中医药学院上学的佟晓梅佟姑娘,只不过她将要就读的是香江大学的医学部。

    佟姑娘一开始是想继续在中医学院深造的,但在贾老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说的影响下,选择了跨西医发展。

    因为怕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她没有考虑更为发达的阿美利坚、东倭或是英伦,而是选择了香江大学就读。

    两人所递交的申请,目前已经得到了学校的回应,再参加一些考核后,就会拿到明年秋季的入学资格。

    之所以会这么顺利,只能归功于金钱的魅力。而她们也准备在过完年以后,就到那边去进行适应性学习。

    苏萌姑娘在知道了小当的情况后,还黯然神伤了好一段时间,但她家里就只有她一个独生女,没有远行的打算,也只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她的分配去向也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市里的教育局,是她的最终工作单位。

    转眼过了元旦,在几个姑娘为毕业论文答辩,各自做着最后准备的时候,苏萌的父亲苏志明突发急病,住进了医院。

    在苏萌请假去医院的同时,小当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据说老苏的病情比较严重,不仅需要手术,而且费用还不小。

    怎么说张老太和苏萌的奶奶都是堂姊妹,作为拐弯抹角的亲戚,小当告诉了自家老哥一声,便从家里拿上钱,开着老哥的奔驰,去了医院。

    在医院里,她不仅见到了苏萌的爸妈,还见到了传说中的韩春明。这小子正帮苏父办理住院手续。

    他已经找医生问过苏父的手术费,知道费用得要几万之后,也是十分意外,思量着从哪儿弄这笔钱。

    此时的苏萌家人也在为手术费发愁,他们家尽管家境不错,但一下子也没法拿出几万块来。

    苏萌知道贾老师和韩春明都有钱,但又不好意思张口。

    她为了贾老师,实际上已经三年没有和韩春明怎么说话了,而要是向贾老师张嘴,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求人,一时进退两难。

    好在小当及时出现在医院里,二话不说把费用交上,顿时解了苏家的燃眉之急。

    等医生排好了手术时间,苏萌向小当致谢,却被这妮子调侃了一句,让她洗的白白的,做好以身相许的准备,顿时臊红了苏姑娘的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