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歌
繁体版

第9章:高庙堂前盟白马,赤霄歃血唤龙魂

    德阳殿中的刘宏高居台上,张让和赵忠在两侧侍奉着,王越则是抱着自己的佩剑守在暗处,事实上,这是刘宏自己的安排,当陈霁看到王越出手时,也是被吓了一跳。

    至于台下,以司徒胡广和太尉刘矩为首的文武百官依次排列,静候刘宏的旨意,他们对于这个登基三个月就迅速夺回权力的新君充满着疑问,他们所能得知的关于刘宏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他们环视四周,发现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居然没到,连带着代替王畅成为司空的刘宠也不在,三公中只有司徒胡广和太尉刘矩在。而本该陪皇伴驾的曹节与王甫已经惨死殿外,取而代之的则是张让和赵忠,以及手持刘宏诏书的侯览。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凯旋而归的张奂与他们先前根本没见过的陈霁,他们二人站在台下殿内的中央。只有少数人,例如同样作为马融女婿参加吊唁的袁隗以及李膺等人认出了陈霁,陷入了深深地震撼。

    先前陈霁找到他的祖父陈寔以及李膺寻求帮助去拜访胡广等人的时候,他们只是认为陈霁年幼,想要见见世面,所以也就欣然接受了,可眼下的局面,怕是他们都要对陈霁刮目相看了。

    不待他们多想,台上的侯览已经恭敬地用双手捧着刘宏的诏书,静静的等待刘宏下一步的指示。

    刘宏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于是吩咐道:“侯览,宣读诏书吧。”

    “是。”

    得到了刘宏的准许,侯览将诏书展开,大声宣读:“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北定疆土,平乱禁中,临危受命而救驾有功,朕深感其忠勇,遂迁其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封渊泉侯。”

    “拜司徒胡广为太傅,录尚书事,晋封安乐侯。”

    “太尉刘矩稳定朝纲,安稳民心,封乡侯。”

    “光禄勋杨赐,卫尉赵典,少府周靖,稳定禁中,协助平叛,力保京师不乱,赐关内侯。”

    “待诏陈霁,联络中外,拱卫圣安,不畏强暴,助平叛乱,特拜为议郎,封万寿亭侯。”

    “王越护驾有功,特封为虎贲中郎将。”

    “其余平叛军士,皆赐升二级。”

    赏赐说完了,除了关于爵位的问题,众人都比较满意。受封爵位的几人都想上前一步拒绝,可都在刘宏的示意下退了回去,对于爵位的拥有,在东汉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政治信号,也难怪他们想要拒绝,而陈霁更是没有想到,刘宏会用他登基入京时的万寿亭作为赐予他的爵位封号。可眼下这个局面,刘宏刚刚得权的第一道诏书,是无论如何他们也不能拒绝的,这有损帝王的颜面。

    诏书继续宣读到下一个部分,轮到了对外戚和宦官的处置。

    “削去大将军窦武及其子嗣一切官职爵位,贬为庶民,除窦武以外,一律押送扶风茂陵,不得擅自离境。”

    “免去陈蕃太傅之职,命其暂在府中面壁,无诏不得擅出。”

    对于外戚和陈蕃的惩罚并不算严重,刘宏知道,他们这次并非意图谋反,不过他们采取的方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的存在,因此也只能以这种方式将他们暂时搁置起来,这也是天下士人希望的,如果刘宏下令将两位门生故吏遍及朝野的士人领袖处死,其后将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谁也不知道,刘宏不能冒着朝野动荡的风险过分的处置,用禁闭这种方式,恰好阻断了他们与外界的交往,防止事态扩大,又相对做出了让步,大家皆大欢喜。

    “曹节,王甫等一众宦官及其党羽,交由廷尉与黄门北寺狱一同处理,命各州郡刺史,太守立即将其收押遣送入京,斩首示众——”

    对于宦官的处理,这就不用多说了,一代新人换旧人,张让、赵忠的上位必然要顶替他们的位置,而附庸他们的党羽也必然被一举铲除,以防后患。

    诏书中没有明确指出的是窦太后的下落,但经历了这次事件的人都知道,窦氏的倒台,窦太后失去了母族在外界的帮衬,自然已经没有了更大的权利,已经被刘宏暗中遣人护送到南宫的云台去供奉祖宗及功臣去了。

    而特别的点也在于此,只要刘宏没有明确声明窦太后被废,那么在窦太后去世之前,哪怕是刘宏的母亲董氏也只能是保持着“慎园夫人”的身份而不能进任太后。这样,原本两个大汉的权力中心如今就只剩下刘宏这个皇帝了。但这些,所有人心里清楚,确实不能拿来说。

    这也是为什么用胡广作为外朝之首的缘故。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看破不说破”。并且也能让自己的手下不去多管“闲事”,以免引火上身。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

    待诏书宣读完毕,刘宏起身,对着台下公卿说道:“诸爱卿平身。”

    “谢陛下。”

    刘宏看着满堂公卿,内心不禁豪气顿生,从今天起,他就是大汉帝国真正且唯一的至尊了,他对着公卿们郑重的说道:“在场诸位皆是平叛的功臣,朕在心里感念你们为社稷所做出的贡献。朕欲与诸位共赴高庙,祭告高祖皇帝英灵。”

    在场的公卿被皇帝突然要到高庙的举动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理说,就算是要祭祀,也理应到光武皇帝的世祖庙才对,但众人也不好逆了皇帝的意,只好先应下来。

    但也有几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只是不敢确定。

    “臣等愿与陛下同往。”

    “好,侯览、张让、赵忠,朕命你们三人备好马车,朕要与诸位公卿大臣立即去高庙祭告先祖。”

    “是,陛下。”

    三人很快便准备好了祭祀的一切事宜,不仅是马车还有高庙的一些布置,随着刘宏登上马车,公卿大臣也紧随其后,前往高庙。

    高庙,东汉中兴后,光武帝立高祖庙表示对西汉的法统承认。

    高庙前,刘宏焚香礼拜。身后的公卿大臣也尽皆跪拜。

    这时刘宏突然对身旁的张让说道:“去牵一匹白马来。”

    吩咐了张让去牵白马,刘宏转过身来对着已经有些懵了的群臣讲道:“当年太祖高皇帝与诸功臣曾以白马为誓,以定开国之基,如今诸位亦是我大汉社稷之臣,护驾有功,助朕重掌大全,以正朝纲,朕突发奇想,也趁着这个机会,以白马与诸位公卿起誓,再复当年盛况。”

    群臣没有回复刘宏,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高祖的白马之盟,杀的是异姓诸侯王,以确保刘氏神器不被篡夺,如今立誓,实在不知为何。

    见群臣没有什么反应,刘宏也是十分满意,他拔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佩剑,将它高举起来,剑尖指着高悬正空的太阳,对着群臣说道:“朕手中的这柄宝剑,它的名字诸位并不陌生,正是当年太祖高皇帝斩白蛇起义的赤霄剑,今日朕让它重现天日,就是为了以这柄宝剑来斩白马,此举既是为了祭奠太祖高皇帝,也是为了与诸位歃血为盟。”

    说完,刘宏看向陈霁所在的方向,开口说道:“议郎陈霁,宣读誓言。”

    “是。”陈霁先是上前一步,随后走到祭祀高庙的青铜鼎前,宣读刘宏递交给他的誓言诏书。

    “建宁元年,蒙祖宗英灵之庇,朕承大统,继太祖高皇帝之志,奋世祖光武皇帝之业,持赤霄以借先祖之威灵,斩此白马以为君臣之盟誓,惟贤臣是辅,惟皇帝是尊,尊奉刘氏,共图中兴,但有异心,皇天不佑,天下共击之。”

    誓约宣读完毕,刘宏用赤霄剑斩杀了张让所牵来的白马。随后他伸出手指蘸上滞留在剑刃上的白马之血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在场公卿依次照做。

    至此,誓成。

    刘宏在誓言中略微修改,在共尊刘氏的部分前又加上了惟皇帝是尊,在场的人也都听到了,但他们没办法出声制止,一是场合不对,这是高庙前,外臣本就更被压了一头,二是没人领头,先前说过,以胡广的秉性,他不会在这个关头上触怒龙颜,作为百官之首的他都如此,其余人自然也不会多说。至于刚刚受封的人,他们更是乐于遵循,作为从龙之臣,皇帝的权力越大,越意味着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只是刘宏和他们都知道,这个誓言带来的后患。但这是眼下,对于刘宏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君父,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他不能让权力再次从他的手中被夺去。为此,只能牺牲一些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