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歌
繁体版

第43章:请君登履云台上,若个书生万户侯

    东南事必,交州又起烽火,朝廷下令陈霁率领众将立即开赴交州平叛。

    半年后,叛乱平定,陈霁上表,请刘宏定功。

    这也是陈霁对自己势力的整合与布局,在北方,他以颍川和渤海为基础,贯通豫、兖、幽、冀、青五州之地,如今扬州也应该安插一些自己的势力,为抢占南方发展的先机做好准备。

    在尚未到魏晋时期乃至衣冠南渡的东汉,真正能对陈霁日后形成阻力的世家大族多在北方,因此陈霁日后想要对东汉的体制下手,就必须在北方一边借助颍川士族的支持崛起,一边与刘宏时刻保持着对士族的警惕。

    对于改制,这是几乎无法做到的事情,但却是实现中兴的根本所在,不变法,不改制,简单的修修补补是难以挽回日显颓势的大汉的,每一个变法者面前都是近乎无路可走的死局。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能突显改革的可贵,陈霁有这样的想法不是因为自己穿越而来就必须变法,而是基于眼下大汉的需要。

    制度的缺陷现在看来是引起了百姓的不满,但背后所透露的,还有统治阶级的不满,眼下的大汉不仅是百姓得不到晋升的希望,就连有些士族的机会也不尽人意。

    因此在原定历史轨迹上的曹魏,为了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以外,真正提出九品中正制的颍川陈氏的代表人物,也就是陈霁的弟弟陈群,他真正的深意,是为了给士族大开方便之门,并让士族集团获得相应的政治诉求。

    而这,也只不过是少部分人的诉求,如果一个王朝无法满足自己统治阶级的诉求,那么最终的结果只有被抛弃。

    我们熟知的三国人物他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东汉原有的政治体制,就是因为只有那样做,才能让他们的政治诉求得到满足。

    而对于东汉这个以光武帝为首的士人和地主豪右建立起来的王朝,失去了这些统治阶级的支持,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考虑到这些种种,陈霁必须要变革,而为了加大未来变法改革成功的筹码,陈霁也在心中做出了一个背叛自己出身的选择。

    以战养势,东汉后期的叛乱实在太多了,而陈霁所能仰仗的除去自己的出身,那便是自己后世人的身份,未卜先知。

    陈霁就是要趁着这些战争的机会,打下来自己的班底,牢牢的掌握局势的主动权,今年的鲜卑,明年的西南夷与西域,最后的汉与鲜卑大战,这些陈霁都当仁不让。

    所涉及到的豫幽、冀、益、荆、凉、并六州之地,任何一个陈霁都不能忽视。

    政治上以地方的渤海为例,如今的渤海尚未有什么大族可以威胁到陈霁的地位,因此在渤海乃至更大的冀州,陈霁的名望加上颍川的支持都足以支撑他暂时与一些蠢蠢欲动士族对抗。

    而相比北方而言,在南方培植势力就成了陈霁迫在眉睫的事情,这里将是陈霁未来施行新法的试验田,就像历史上王安石在地方积累经验一样,陈霁要试错。

    而试错,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不能是士族林立的北方,所以,南方,就成为了陈霁的首要选择。

    除去地点,那便是人才,成事的关键,在于用人,打仗要用朱儁、孙坚这些将才,治理要用田丰那样的循例,律法要有阳球的酷吏,教化要有蔡邕、出谋划策要有荀攸、贾诩。

    变法尤其是如此,如果变法用人不当,难免重蹈荆公的覆辙,当然变法失败的原因不会只在人才,还会牵扯到如变法者个人,君主是否支持,群臣的态度等复杂的因素共同影响。

    基于人才方向的考虑,陈霁在上书中特意提到的,出身寒门的朱儁、孙坚等将领,为士族所不耻的宦门子弟曹操都成为了曹操的扶持对象。

    因此这次封赏,就是陈霁对自己势力的一次提升,也是陈霁对他们的一次试探,能否拉拢,是否值得扶持,还要看后续的发展。

    陈霁真正等待的时机,还要等到公元184年的那场浩劫,对于黄巾之乱的走向,陈霁有着自己的打算,他也并不在意自己做一下背后的推手。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想要推翻大汉的张角与黄巾,他需要的是一个像黄巢一样的屠夫。

    当然,这样的想法也只能留在心底,陈霁也只能利用绣衣使者的特点去稳扎稳打的布局。

    此时的营帐中,陈霁与得胜归来的诸将举杯共饮,释放大胜过后的喜悦。

    交州一战,朱儁、孙坚、黄盖和祖茂的表现尤其突出,孙坚与黄盖、祖茂亲率百骑冲阵,一骑当千,于混乱之中大破敌军数万。

    而在至关重要的决战,朱儁运筹帷幄,先以火攻烧尽敌军粮草,斩断其补给,又堵截上游河水,引水而攻,水淹敌军,一战而定。

    陈霁看着帐中的众人,一股豪气充盈着胸膛,身边的朱儁、曹操、公孙瓒、孙坚、程普、韩当、黄盖、祖茂、黄忠,这几人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青史留名的豪杰。

    有他们相助,中兴大汉这条路,总归是不孤单。

    念及此处,陈霁也是举起酒樽,与帐中诸将痛饮。

    “诸君,我已上表国家,想必不日我等新的任命诏书就要送到了。”

    众人听了陈霁的话面色一喜,没人不喜升迁,将领们在战场上奋不畏死,除了报效国家,不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进禄加官,如此罢了。

    也是赶巧,不待众将说什么,朝廷的诏令还真的到了。

    “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今会稽太守,讨逆将军陈霁与麾下诸将奋勇平叛,社稷得安,国无战事,百姓得生。”

    “朕感之深甚,暂收回陈霁都督平叛诸事之宜,命其暂离会稽太守之任,返京述职,再议嘉奖。”

    对于这一点,陈霁等人早有预料,作为都督平叛诸事的讨逆将军毕竟是战时才设立的,因此收回很正常。

    至于会稽太守,这是陈霁上书后的意思,眼下鲜卑在北,且陈霁的根基在北方尚不稳固,自己还是要回去的。

    只是返京述职,倒有几分耐人琢磨,莫非是京中有了变故?

    莫由来,陈霁还有些紧张,他仔细的回顾绣衣送上来的情报,洛阳近来应该无事才对。

    不过陈霁也没多想,应该是有其他的任命或是事情,但陛下想问一下我的意见。

    “原会稽郡吏朱儁,堪比古之帅才,运筹帷幄,助上决胜于战,国觅良将,朕心甚宽,现迁其为会稽太守,封关内侯。”

    这可大大的超出了朱儁的预计,他将目光望向陈霁,知道这里面一定有陈霁的功劳。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知遇之恩,来日必当加倍还之。

    对于朱儁的安排,这是陈霁考虑过的,会稽郡的位置对陈霁大有帮助,发展航运事宜,开源节流,可以很好的成为陈霁日后的经济来源之一。

    至于拉动人口带来生产力一事,几场大乱下来,总归是要有人出逃的,到那时,建设好的会稽乃至扬州,未尝不可因此扶摇直上。

    之前会稽平乱,扬州刺史臧旻被迁往太原担任太守,由丹阳太守陈寅出任扬州刺史,而陈寅与陈霁在那段时间相交还算不错,日后可以考虑拉拢过来成为助力。

    “吴郡司马,孙坚,作战晓勇,朕素喜勇武智能之将,闻汝猛虎之名,甚爱之,现封为虎威将军,而朕不忍分离汝兄弟之情,汝可自任军中司马,一同入京待命。”

    孙坚大呼陛下天恩,内心对陈霁感念至极,无疑,这江东猛虎的名号一定是陈霁告之陛下的,尤其是连带着黄盖与祖茂两位兄弟,如何能不让他对陈霁拜服。

    对于孙坚,陈霁是不可能松手的,必须将他绑在身边,时势造英雄,他不能坐视孙坚自行起家,他要让孙家依靠自己,用利益将他捆住,这只猛虎,还是用来杀别人才是利刃。

    想到这,陈霁突然想到了日后支持孙权称帝的一条谶纬预言,即东南有天子气。

    虽然并非可信,可终究还是要多多留意才是。

    “讨逆将军帐下,原渤海长史曹操,拜议郎,入京听命。”

    对于其他人,刘宏的诏书没有过多提及,陈霁也不打算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帐下,因此也是决定将他们一同带走,所以同样是入京待命。

    而脱离战争后,这些猛将也只能暂时跟随陈霁返回洛阳。

    想到这,陈霁也是无奈,如今除去田丰,真正自己麾下的文臣还是太少,总归要在这方面下些功夫,荀氏的那些子弟加上荀攸、贾诩和钟繇,自己还要多多联络。

    东阿的程昱自己也已经请到了渤海,太学中的张昭与张纮也有些眉目,他的师兄蔡邕等人,还有翰林院的那些个人,都是陈霁接下来回京后要着重交结的对象。

    还是那句话,在陈霁看来,政治上没有朋友,只有朋党,如果不用利益将他们捆绑起来,陈霁始终对他们无法真正放心。

    更何况,眼下的袁绍依靠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望也在洛阳招募门客,结交豪侠,陈霁不求自己能够征服他袁本初,但最起码,陈霁不能让袁绍如原来的历史那般,走在自己的前面。

    袁本初把握不住的局势,还是让我来把握吧。

    帐中欢快的氛围持续了很久,陈霁与众将喝的大醉。

    宴席上,众人说了不少醉话,陈霁也是旁敲侧击的试探着问出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好在他得到的答复让他都很满意。

    曹操眯着一双眼睛,从只言片语中,他似乎明白了陈霁的举动与问题的深意,事实上,在渤海时的他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只是不能确定罢了。

    他不禁在内心暗自揣度,虹光与陛下,所图甚大啊。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陈霁暂时告别了朱儁与曹操、孙坚一行人,踏上了重返洛阳的凯旋之路。

    “伟公兄,待我等下次相见之时,就是共登云台封侯之日,哈哈哈哈——”

    “好!待下次相见,定与府君云台相聚,共话封侯。”

    陈霁等人策马而出,迎着晨光,面带笑容,他们扬鞭指向洛阳的方向,带着满腔的热血奔赴下一处战场。

    洛阳

    德阳殿中的刘宏怀里抱着大儿子刘禹批阅着奏折,小家伙也是静静的看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并有模有样的学着,刘宏淡淡一笑,看向刘禹是越看越喜欢。

    留意到儿子腰间上陈霁所赠的玉佩,刘宏也是不禁在心中默念。

    “虹弟也应该在返京的路上了。”

    “这一次,也合该是让我俩好好的亮一次剑了。”

    熹平的这四年来,刘宏听从了陈霁和众臣的意见,开创了鸿都门学并校对了熹平石经,在边疆鼓励屯田,并推广陈霁在渤海施行的代田法提高了农田的产量。

    虽然期间经历了瘟疫与天灾的打击,但刘宏也决定给连年来犯的鲜卑一个教训。

    刘宏的案上,赫然摆着一张由他自己亲自草拟的诏书,任陈霁为度辽将军,假黄钺,平四方诸夷之乱,上一个有这样殊荣的人,还是桥玄,那个时候,大汉面对的是鲜卑、南匈奴、高丽国同时来犯。

    而眼下的大汉,也面临着西南夷、鲜卑、西域的威胁,这并非是刘宏好战,现在的他乃至大汉都是在被迫的应战,这种窘境,让刘宏既愤怒又无奈。

    终归是眼下的大汉无法支撑大型战争的开销,如非如此,刘宏何尝不想像自己的先祖汉章帝一样,开拓边土,让一个如窦宪一般的大将军,长驱直入,勒石记功。

    可这些对于现在的自己,终归还是一场奢望罢了,国家需要休养,百姓也需要安宁,国库更需要太平无事才能积攒,掌握皇帝的神器,却与他年少时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当他还是解渎亭侯时,那个时候的他认为皇帝是无所不能的,真的就是这大汉,这天下至高无上的主宰。

    可自他十二岁登基以来,到现在的十九岁,他屡屡为难,不过七年的光景,他居然生出来几缕白发。

    唏嘘之余,刘宏为了让这个任命顺利的落实,找来了三公与陈霁的师兄们,这些人一向是支持陈霁与刘宏的人,他想要征求一下这些人的意见。

    而事实是,一直以来都选择支持他的这些人却在刘宏这次对陈霁的封赏上表达了他们一致的反对。

    并且觉得这个封赏甚至有些荒谬,眼下边关剑拔弩张,尚未开战,这度辽将军怎么可能轻易的任命,况且,假黄钺?这道诏书一出,就算不打,百姓们也会以为要打,一旦民众恐慌,地方就难免再生事端。

    更何况眼下那些夷族的表态尚不清晰,是如同往年一样的骚扰,还是大举进攻还都确认不了,这陈霁若是出任了度辽将军,不直接表达了汉朝打算开战的意思了么。

    “陛下知道边事之重是国之幸事,可是却不应该是现在,东南的叛乱刚刚平定,鲜卑虽有异动,但尚有张奂坐镇,眼下,不宜让陈霁出任度辽将军,或者说是多此一举了。”

    说话的人正是太尉陈蕃,同时他也是陈霁的师兄,自从胡广去世后,陈蕃就担起了下一个为陈霁保驾护航的角色。

    对于这个曾经在政变中胜过自己的师弟,他更多的是欣赏与担忧,欣赏的是他稳中求进,步步为营的运筹,尤其是陈霁在渤海的政绩,那是真的让他们这些从仕半生的由衷的赞叹,担忧的是他锋芒毕露,木秀于林,易折易摧,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在陈霁的身上,他们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与希望,他们的确希望陈霁被刘宏重用,甚至你让陈霁做到三公更好,可问题是,时机不对,几乎所有人都清楚,陈霁的三公之位是一定的,但你见有人现在就举荐他做三公的么?

    以陈霁的年龄,还不是享受这些虚职的荣耀的时候,而是多多去争取掌握实权的官职,度辽将军的实权虽大,但征战之事,谁又能够保证呢?

    若非是陈霁自己强求,他们甚至不会支持他去东南平叛,无他,哪怕没有战功,他陈霁依旧能靠着政绩和他们这些人的扶持在文臣的路上走的很远,甚至在刘宏的宠幸下,登上文臣之最。

    可陈霁的话也让他们无法反驳,既然有机会文武兼备,取得更高的成就,为什么区分文武呢?

    最后在三公和其他人的一致商议确定后,他们共同建议刘宏将陈霁的封赏改为了侍中令,省尚书事,加太子少傅。

    至于为何,因为眼下刘宏已经将自己的长子确立为太子。

    而这份任命,丝毫不比度辽将军,假黄钺差。

    侍中令,是在刘宏的主导下将原本隶属于少府的侍中寺单独成立的机构的最高长官,就如同当初的汉武帝与光武帝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一样。

    刘宏赋予了侍中寺一个能够与尚书台制衡的权力,省尚书事,而这个政策我们都熟悉,那就是日后三省之一门下省的雏形。

    至于太子少傅,这是陈霁登上人臣之极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正符合刘宏的预期。

    刘宏采纳了众臣的建议,保留了这份封赏,又将陈霁的爵位升为都亭侯。

    众臣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刘宏早已预料到的,他就是故意要抛出一个他们无法接受的官职,然后让他们再提出一个差不多的封赏,只有这样,刘宏才能确保自己的决策是否带来了利益的最大化。

    至于现在,就只等着陈霁归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