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歌
繁体版

第66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常言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年与孟德、子干之别,豁达而宽,聊以青梅煮茶,赠挚友,赠知己,赠中兴之志。

    相逢之年,感怀深甚。

    ————《陈太傅笔记》(又名《陈手札》,陈霁死后,由诸葛亮、周瑜、杜预等人整理编撰)

    自刘宏下达了调查谯县黄龙之事后,廷尉陈球与太史令单飏对与其相关的一切彻查三月,结局当然是无果。

    事实上,对于谯县曹氏,群臣的态度以鄙夷居多,所谓黄龙之气,缘何也不会落在他们老曹家一个宦门之后。

    关东大族如此之多,谁造反不比他们老曹家造反的赢面大?说是谯县曹氏都是抬举的。

    一个失去了灵魂人物曹腾的曹家,无非不过是个土财主,在地方称霸也就是顶点了。

    他们有恃无恐的底气,在于他们不知道后世的轨迹,可陈霁却是清楚后世的事实。

    无论天命这种东西存在与否,自己都要改变原来的结果,而所谓的曹家天子气,必须根除。

    大汉,何须三分续命?

    于是,在陈霁的请求下,由玉真子亲自出面,请出了号为“乌角先生”的左慈与南华老仙出手。

    以曹操为媒介,谯县的龙气被陈霁转移到洛阳并注入到刘宏铸造的一柄中兴之剑中。

    由此,这柄中兴之剑有了新的名字,剑曰:黄龙。

    或许,只有陈霁知道,这柄名为黄龙的剑承载的是曹魏的国运,而现在,它成为了为大汉护道的一柄镇压气运的中兴之剑。

    接下来,就是西南蜀地与东南吴地的两缕天子气,陈霁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是不会允许大汉再次分裂。

    至于原本属于三国的天命,就用来为大汉的国祚护道吧。

    公元177年,大汉熹平六年一月,刘宏下诏。

    “朕尝闻,自古国遇良臣,不可轻负,当委以重任,待以国士之礼,今侍中曹操、翰林学士卢植二人是也。”

    “又闻忠贞贤能之臣,幽州刺史赵苞,久戍苍茫,力保北境,屡立战功,是以国家得安。”

    “朕深感其功,故迁其为光禄大夫,进东武亭侯,常伴朕之左右,以供圣听。”

    “京师州郡有差,犹望卿等亦各司其职,勉之为政,安生民而社稷稳。”

    “侍中曹操,迁幽州刺史之职,守御北境。”

    “前凉州刺史孟佗,贻误战机,致使西域险些沦丧,贬为庶民,由翰林学士卢植替任。”

    人事的变动带来的是局势的转变,群臣们的心里有了共识,缄默已久的陈霁,终于是动手了,并且一次就占据了东北与西北的幽州与凉州。

    若是交予别人,其实这二州在群臣的眼中算不得什么。

    一则,边地连年征战,民风彪悍,难以治理。

    二则,地方豪族根基稳固,且向来轻视经学之本,而逐游侠之末,为士人所不耻。

    可现在不然,陈霁做“救火将军”的三年里,边境得到了稳固。

    陈霁与闻人袭在灾年用“以工代赈”的招募流民,并选用鲜卑、匈奴的战俘所开辟的漕运与屯田,让原本贫瘠的二州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尤其是连同了西域的凉州,其战略地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陈霁连年征战,在幽并凉三州积攒的威望,甚至盖过了沙场宿将。

    更不论他与关西士族的亲近。

    到了这里,明眼人都反应了过来,什么槐树倒拔,根本就是陈霁与刘宏联合吸引注意力的幌子。

    他们真正的意图,在于幽州、凉州的扎根。

    事到如今,陈霁大势已成,他也初步完成了大汉十三州中的两块拼图。

    秋风萧瑟,天雨雪,洛水边窦武的茅庐,窦武、陈霁、曹操与卢植围炉煮茶,共话议事。

    窦武抖去蓑衣上的覆盖的积雪,将积攒的青梅枝扔进煮茶的热炉。

    看着眼前的陈霁,难免有些感慨,当年那个不过八九岁的孩童如今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年了。

    年前自己还在为他的前途担忧,不想他竟是凭借一己之力,找到了破局之法。

    “天赐谶纬,用司徒袁隗的卸任吸引群臣的注意,再借他之手将谯县黄龙引到孟德的身上。”

    “彻查无果,国家自然要对孟德有所补偿,恰逢幽州刺史赵苞按功合该调入京中任职。”

    “理所当然的,孟德就成为了幽州刺史的人选。”

    “趁机上奏孟佗失职之事,利用扶风马氏等关西士族的支持,让身为马融的弟子子干接替凉州刺史的位置。”

    “环环相扣,虽是偶然,却又合理,虹光此次,可是让我等刮目相看。”

    窦武欣赏的看着陈霁,总归对得起自己等人的栽培,不再是简单的借谁的势,而是懂得如何造势。

    陈霁恭敬的为窦武沏上一盏茶,随后谦逊的说道:“游平公谬赞,若非仲举师兄与定卿公没有点破,霁的这点小伎俩,还上不得台面。”

    闻言,窦武含笑摇了摇头,示意曹操与卢植看陈霁的样子。

    “在老夫面前,藏拙就不必了,你师兄与定卿被你拿的死死的,即便看破了,又怎么会提出来?”

    “至于其他人,三公之一的司徒倒了,太尉和司空沉默不语,既然也不愿干涉这其中的纠葛。”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把司徒一职空缺出来的法子,也是你想出来的吧。”

    窦武凝视着陈霁,表情让人捉摸不透,语气也听不出喜恶。

    陈霁与曹操心中一紧,仍是说道:“没错。”

    “这招,险了些,欠些火候。”

    “若老夫是你,不会冒着让国家被反驳的风险如此。”

    “既然想到了用谶纬来让袁隗退位,自然也可以选择用谶纬决定司徒之职的归属。”

    “有些时候,不妨大胆一些,既然你与陛下已经拉拢了弘农杨氏。”

    “想必也是想借助杨氏的势力与袁氏对抗。”

    “既然如此,为何不利用这个时机,挑起他们的争端。”

    “今时不同往日,三公在你陈霁的帮衬下,手中的实权涨了不少,他弘农杨氏赶着与汝南袁氏抢着呢。”

    “同样是成就四世三公,杨氏杨震与袁氏袁安,在朝堂中的门生故吏旗鼓相当,也不用担心势力倾轧的风险。”

    听着窦武的话,陈霁总算是松了口气,还以为窦武对自己的做法感到反感,不想竟是指出自己的不足。

    “游平公教诲,霁谨记。”

    窦武拂手,示意陈霁少些礼节,在这茅屋中,没那么多讲究。

    “不过也好,尚书台与侍中寺在这段空缺的时间收回了原本被司徒分走的权力,对局势有益。”

    “至于弘农杨氏之事,老夫会替你走上一趟。”

    说完,窦武重新披上了蓑衣,自己在,三个年轻人总是放不开,交代完了,也就没必要久留了。

    推开门,冒着风雪,窦武的背影远远地离去,直到消逝。

    陈霁、曹操与卢植三人对着窦武的背影深深一拜。

    “记住,老夫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你们任何一个人,而是为了汉室江山。”

    “若是有朝一日你陈霁所做的事于社稷有害,老夫也断不会留你。”

    窦武的忠告被陈霁牢牢的记在心里,他自己清楚,窦武也好,陈蕃、闻人袭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帮助自己。

    不是看在谁的面子上,而是为了江山社稷,他陈霁的存在,对社稷有益,他们自然也乐意提携后辈。

    茅庐内,青梅淡淡的清香萦绕在三人的心间,三人端起茶盏,浅浅品尝。

    曹操裹了裹身上的绒袍,双手交叉,认真的对陈霁保证道:“虹光,操虽无擅多能,然此次去幽州,至少保北境无忧,朝堂之中,就要仰仗你来从中周旋了。”

    陈霁挑眉一笑,示意曹操无需如此,陈霁看中这位“治世之能臣”,不愿让他像历史中的那样。

    走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孤家寡人的境地,乱世之枭雄,是夸赞,更是凶名。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为意难平?征西将军、曹侯的志向,陈霁一定要帮曹操达成。

    自己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给这些英雄们一次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孟德,你无需过多忧虑,霁对孟德能力自然是信得过去的。”

    “至于幽州,孟德与伯珪要多多合作,伯珪本就是幽州大族子弟,在边境磨炼日久,白马义从的名号从漠南响彻传到洛阳。”

    “你们二人之前就有交情,此去幽州,还要多多合作,携手稳固幽州。”

    曹操重重的点头,按年龄来说,他虚长陈霁几岁,可在仕途上,陈霁对曹操却是有着知遇之恩。

    “听闻孟德在谯县同宗兄弟中也有不少人才,你可便宜行事。”

    这一次,陈霁没有那般随意,这是他的意思,也是刘宏的意思。

    说到底,谯县黄龙的事情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的,即便彻查无果,难免也让刘宏心存芥蒂,因此对于谯县的人才,刘宏的意思是,一律外派。

    并且暴露出了强烈性的排斥心理,对此陈霁也是无奈,至少在刘宏打消疑心之前,曹氏和夏侯氏想要重返洛阳的权力中心,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对此,曹操内心也清楚,爽快的答道:“好,同宗有堪为大任的兄弟,操会带着他们替我大汉镇守北境,绝不让鲜卑肆意侵扰。”

    陈霁颔首,曹操这边是嘱咐完了,接下来就到了卢植了。

    关于凉州刺史的人选,陈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的。

    西域有段颎坐镇,并州有张奂与朱儁师徒二人镇守,如今幽州交给了曹操与诸位夏侯同宗去磨炼,眼下北境之地,只剩凉州没有布局。

    而卢植,作为兼备文武的全才,又有着师从扶风马融的身份,让他在凉州的士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稳固西域后方的人选,陈霁很是放心,加上他在军事上的建树。

    凉州的李傕、郭汜,陈霁也打算交给卢植去解决,尽量纳入自己的麾下。

    对于这两个人,陈霁是不相信他们对董卓有多少的忠心,而他们麾下的飞熊军,陈霁可是眼馋已久了。

    不过,除此之外,陈霁还有一事要交代。

    “子干兄,此去凉州,可多多提携玄德。”

    卢植对陈霁突然提起自己的弟子的话弄得一愣。

    “虹光看好玄德?”

    听着卢植语气中带着的疑虑,陈霁不禁莞尔,与演义中可不同,刘备年少好逞勇力,称意游侠,可并非懦弱之人。

    不过这种逞勇斗狠的行为在卢植这种大儒的眼中,就是轻佻,因此,刘备这个算不得弟子的“入门弟子”,卢植不喜,也没太在意。

    “子干兄,君不见孔子之于子路故事?”

    “我观玄德,乃是与子路的贤人,虽说是沾染了莽莽江湖气显得轻佻,却也因此怀有一颗仁义正直之心,是粗中有细,不拘小节之大才也。”

    都说人的观感不易改变,但也要换是谁来,陈霁用子路的例子,倒是给卢植打开一个新的思路。

    孔子之于子路,自己之于刘备,教书育人,有教无类,这是是圣人传下来的,自己以一时观感,就断定刘备不堪大用,这是武断有失的表现。

    卢植对着陈霁作揖,心中也作出决定,带着刘备去凉州,考校考校,看他是否配得上陈霁对他的评价。

    ————炉火渐歇,茅庐外,车马已经备好,是时候,要启程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孟德兄,子干兄,他日洛阳再相逢,必成征西封侯愿,这是霁对你们的保证,此去幽凉,万分保重。”

    风雪中,陈霁送别了曹操与卢植,雪昭丰年,祈愿他们此行一路平安吧。

    曹操的幽州之行,卢植的凉州之任,成为了陈霁在大汉十三州中的两块拼图。

    东北燕云之地,西北雍凉之地,远控二州,互为犄角之势,钳制东西。

    而张奂、朱儁在并,则北境尽为陈霁所掌,进以渤海为基,再图冀州,而青、徐、兖三州可以威慑。

    “文和,修文卫还要多多向郡县官吏渗透,非常之时,亦可使用非常之手段。”

    “虹光尽可放心,再过半年,扬州、益州,尽可归顺,至于刺史之职,就要交给你了。”

    “泰山羊氏、吴郡陆氏、蜀郡赵氏,这些大族对我们没有什么抵触,尤其是蜀郡赵氏,由于赵温的关系,主动向我们靠拢,眼下张昭在益州站稳了脚。”

    “益州之事,不难处理,至于会稽郡,还是要派文台担任为好,诏尹端归京,正好越骑校尉空缺,由他填补,恰好合适。”

    听着贾诩的话,陈霁微微颔首。

    见状,贾诩缓缓地离去。

    站在洛阳的城楼西望,陈霁的目光投向那座承载着前汉二百年风云的长安。

    长安与洛阳,这对大汉帝国的双生子。

    洛阳终究不能彻底属于自己,那么西都长安,就成了陈霁势必要掌握在手的立足之基。

    “关西之地,尽纳吾之麾下,江山半壁,社稷之分,永镇长安。”

    这个被东汉士族经营了一百五十余年的都城。

    注定陈霁的每一步施展都备受阻挠,那么作为相对而言被关东士族舍弃的关西诸地,就成了陈霁的势力首选的扎根地。

    回首,陈霁望向洛阳的皇宫,接下来,是时候跟张让掰掰手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