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歌
繁体版

第65章:御殿老槐风自拔,沛国谯县黄龙现

    德阳殿,东汉的常朝地点一般随皇帝居住的地点而动。

    如光武帝居住在南宫,因此朝议的地点就被安排到了南宫的却非殿。

    当然,凡事有例外,汉明帝在洛阳皇宫中修建北宫后,只是在北宫朝议,而自己则是仍旧居住在南宫。

    同时,德阳前殿的朝会相比之下更具典礼性。

    因此皇帝行元服与册封皇后的大典都被安排在德阳殿举行。

    刘宏慵懒的倚在自己的位置上,张让与吕强分别站立在他身后的两侧。

    刘宏慵懒的俯视着殿下的群臣。

    万里江山揽入怀,百年社稷掌中握,一股豪气升腾在刘宏的心中。

    何为天下至尊?

    四海皆俯首,八方尽朝拜,阶下英雄称臣,豪杰但由驱使,美人怀中抱,万贯金腰缠,手握神器之重,位居崇极之巅,谓之至尊。

    殿内,司徒袁隗、太尉陈蕃、司空闻人袭作为朝臣之首站在前列。

    九卿领衔,文武百官庄重的站在两侧。

    队列之中,陈霁、曹操的表情有些微妙,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罢。”

    说实话,若不是今日有要事要处理,他还真不想召开朝议。

    相比后宫的政务繁忙,刘宏对朝政的耐心可没有那般好。

    他对自己的处境很清楚,至少在名义上,自己永远是大汉唯一的主宰。

    对此陈霁有些无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些劝谏不用陈霁多说,蔡邕、卢植等翰林学士与刘宠不知道进谏过多少次了。

    若是他能听的住劝,司徒刘宠也不至于一气之下告老还乡。

    刘宏之所以认为一切无忧,其实也要从陈霁这里说起。

    自刘宏登基以来,由于在陈霁的干预下,内庭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

    宦官的体系遭到了一次清洗,张让、赵忠趁机上位,取来了原本曹节与王甫的地位,重拉拢起宦官的旧部。

    他们与陈霁扶持的大长秋吕强、丁肃的势力分庭抗礼,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而外戚的势力几近铲除。

    刘宏的母亲董太后想要效仿前代的计划也被刘宏与陈霁的干预下提前破产,一改前朝朝议受外戚与宦官干预的情况。

    以陈霁所代表的颍川为首的士族接手了对朝政的包揽。

    除去颍川,其中尤以与陈霁有着政治利益纠葛的汝南、关西、东州、京畿的士族为主,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联合。

    虽然决策权仍然归属以尚书台为中心的内庭,但以三公为首的外朝官影响决策的能力也得到了扩大。

    刘宏自然不会甘心于此,因此,一场席卷整个大汉上下的棋局在他与陈霁的主导下展开了。

    太史令单飏早有准备的从官员队伍中出列,面色凝重的他向刘宏依照惯例汇报天象示警。

    “陛下,昨日御殿后的槐树无由倒竖,臣以为,是有翻覆之义。”

    “而近日沛国谯县有黄龙显现,此龙气于我汉室无益,于社稷存危,望陛下斩之。”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何况是两个重磅消息。

    无论是哪个封建王朝,翻覆,龙气对于最高统治集团而言都是禁忌的话题。

    来了,刘宏与殿下的陈霁的嘴角都是勾起了一抹微不可查的笑意。

    收敛起自己的表情,摆出震怒的架子,刘宏难得的坐直了身子。

    他带着一丝不可置信的语气问道:“翻覆?龙气?太史令可观仔细了?”

    听到刘宏的问话,单飏连忙跪拜在地,自己哪敢在这上面有差。

    “陛下,臣任太史令一职以来,夜观天象,昼察人事,殚精竭虑,唯恐有丝毫纰漏,至于关乎社稷之事更是丝毫不敢有瞒,今日所说,尽皆属实,还望陛下明鉴。”

    闻言,刘宏双眼一横,槐树倒竖,如今朝堂中,槐类隗,也就只有继任刘宠司徒之位的袁隗了。

    刘宏直视着殿下的袁隗,手指敲打着身侧的扶栏。

    “单爱卿请起,此事重大,朕难免多问,你不要多虑,单卿为社稷分忧,朕心中有数。”

    示意单飏先行起身,刘宏接着向袁隗与陈蕃说道:“袁司徒,陈太尉,你等皆是经学大家。”

    “这槐树倒拔,竖于朕的宫殿之后,究竟是不是这翻覆之义,朕还想向二位请教一番。”

    袁隗自打听到了单飏的提到槐树,内心就暗道不好。

    这槐树倒与不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司徒之位怕是要倒了。

    陈蕃瞥了一眼袁隗,不言而喻,不由看了上位与陈霁一眼。

    不论是不是有意为之,有着谶天示预警的便利,三公之位,还真是掌握在陈霁与刘宏的手里。

    自西汉董仲舒关于“君权神授”的神学化的儒学发展至东汉,谶纬之学就彻底的融入了东汉自上至下的一切事物之中。

    每逢日食,必辞三公,每遇天灾,必责九卿,国逢大难,皇帝与群臣反省己身,谶纬所代表的天意,高过人间一切的权威。

    所以也就有了袁术“代汉者当涂高”的借口,只有利用这种被社会公认的意识形态,才能获取所谓上天赐予他的天命。

    而谶纬的官方提出者,往往就是太史令根据天象与发生的“妖事”做出的判断。

    别人不知道,自己可是清楚太史令单飏是陈霁和刘宏的人。

    因此,可以说占据着天意的陈霁与刘宏与掌握着解释天象的太史令的联合,对于三公九卿这样的外朝官,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谯县黄龙,陈蕃深深地看了一眼站在陈霁与站在他身后的曹操,自己这个师弟,倒是有魄力。

    无论如何,如今刘宏把问题抛给了袁隗和陈蕃,那么他们二人就要给予回复。

    而直接受这个事件影响的袁隗注定是要先行表态的。

    “陛下,槐树之倾,是天以臣之失职而降下预警。”

    “至于于国家的宫殿之后,是以示警陛下之近臣,槐者,隗也。”

    “臣自知德不配位,请陛下撤去臣司徒之职,另择贤能,以平天愤。”

    “至于翻覆,臣以为,我朝海内升平,天下无事,朝堂诸公协力而共进,我大汉如日中天,实乃无稽之谈。”

    “想必太史令也是心忧社稷,故有夸辞,臣为陛下贺,得此良臣。”

    刘宏听着袁隗的话,双眼微眯,既然老家伙自己开口了,自己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而他的说词,可以说是毫不得罪任何人,以一己之力担下了上天降下的罪罚。

    以此来博取朝堂上下一些人的怜悯,为下一次重回三公之位奠定基础。

    同时也向刘宏释放自己听从刘宏的安排的意思,让刘宏得到一种可以主宰他的心理回馈。

    而最后为了避免被认为自己是在反驳太史令所说的天示谶纬,替其解释的行为以及语气就有些微妙了。

    刘宏内心思虑一番,又看了看殿下群臣的表情,下定了决心,汝南袁氏,不可不防。

    “袁卿,国士也,朝野敬重,社稷重臣,想必上天之意,是另有袁卿之用。”

    “槐树倒竖,是以司徒之下归袁卿,如今大鸿胪有缺,正合袁卿之位。”

    “不知如此安排,袁卿可有异议?”

    话说到这份上,纵是傻子也该有所反应,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

    袁隗这边从大鸿胪继任司徒不过月余,大鸿胪之职尚未确定人选,就出了这种事,难免让人产生遐想。

    刘宏与陈霁自然也想到如此,也是早有准备。

    “陛下圣明,臣遵旨。”

    袁隗深深的望向殿上的刘宏,似乎想看清他的脸上是否有着得意。

    可惜,刘宏没有流露他预料中的表情,反而露出了惋惜。

    “朕以为,槐树虽倾,但竖立于朕的宫殿之后,是不忍袁卿远离朕,是天怜悯袁卿。”

    “既然如此,这司徒之职,应该为袁卿保留,待上天再次降下旨意,太史令,你要立即上奏,不可让袁卿受了委屈,今日袁卿说你是国之良臣,你可要多多奋进。”

    德阳前殿回荡着刘宏所说的话,除此以外,再无一点声音。

    群臣已经被震的说不出话了,袁隗也是一脸迷惑的看着刘宏。

    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把袁隗拉下司徒之位,如今却又为他保留司徒之职,这不是多此一举。

    即便心有疑虑,袁隗也不好出声反驳,只好领旨谢恩。

    袁隗眼含热泪,拜服于地,语气颤抖的说道:“陛下天恩,臣袁隗无以为报,必当倾尽心力,为国家分忧。”

    演的真好啊,刘宏见此也不示弱,竟也硬是憋红了眼眶。

    他从自己的座位上起身,走下台阶扶起袁隗,君臣二人深情相视,似乎在控诉着上天不公。

    陈蕃与闻人袭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深意。

    袁隗是当局者迷,可他们二人却是看的清楚。

    待到他与群臣反应过来,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刘宏只说司徒一职给袁隗留着,可没说什么时候给。

    要是袁隗一直不继任,这司徒之位可就空缺下来。

    而权力的空挡一旦出现,就会立即得到填充,至于填充的对象,自然是尚书台了。

    尚书台权力的上移,也就意味着侍中寺的权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而侍中寺又从明面上的矛盾中抽身,在外朝与内朝的对立中自成第三方势力。

    至于谯县之事,陈霁一定会安排曹操被外放,看似贬谪,却是破局之法。

    一旦侍中寺在地方扎根,那就成为了处在内外朝之间的一股足以撼动局势的势力。

    陈霁也就可以不再受制于外朝士族与内朝的近臣身份的束缚。

    果然,单飏见时机成熟,立即提醒刘宏谯县黄龙之事。

    “陛下,臣请立即查处朝中谯县官员。”

    刘宏闻言,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忙问向袁隗,毕竟诏书还没有下达,袁隗此时还是名义上的司徒。

    “袁卿,眼下朝中谯县一籍的官员有几人?”

    袁隗被刘宏如此自然的转变弄的一愣,你还真别说,谯县籍的朝官,就曹操一人位居显耀。

    “陛下,仅有一人,侍中曹操。”

    袁隗如实的答道,刘宏了然,与陈霁轻微的对视,转身坐回自己的位置。

    “既然如此,曹爱卿,你可敢接受廷尉府与太史令的调查啊?”

    陈霁早已与曹操通过气,听到了刘宏的话,他也是早有预备的出列。

    “陛下,臣愿接受廷尉府的调查,不仅如此,臣在谯县的家也请廷尉府彻底搜查。”

    “若是此事与臣无关,臣自请赴谯县斩杀黄龙。”

    曹操信誓旦旦的话语在朝堂中回响,让群臣对这位胸有成竹的侍中打消了不少猜忌。

    宦官之后,龙气?可笑,无根之人,天命安能眷之?

    当然,群臣也只能在心中如此想。

    “好,既然如此,廷尉陈球,太史令单飏,朕命你二人立即彻查曹操及其家眷是否与那龙气有关。”

    “若是没有,那就还曹侍中一个清白,那黄龙也就劳烦爱卿来斩,若是不然,曹侍中,朕可就要斩你了。”

    刘宏的语气让人觉得颇为耐人寻味。

    “臣等遵旨。”

    曹操没有多想,但陈霁难免有些忧心,别人不知道,可自己清楚,他们曹家与这黄龙可能却有关联。

    不过也好,为了日后不再多生枝节,那就趁机断了谯县所谓的龙气。

    此时的曹操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但总是在冥冥之中感觉自己失去了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

    而陈霁也下定决心,派解奴辜与太史令单飏他们一同前去,提前抽离谯县的龙气,除此之外,东南与西南之地的龙气也要被摄取。

    最终所汇聚的所谓“龙气”,陈霁打算走上一遭,请出解奴辜与张貂的师傅左慈与南阳老仙他们,为大汉延续国祚。

    当然,若是他们不愿意配合,那就只能请出自己的老爷子玉真子了。

    虽然他们会些许所谓的“神仙之术”,但咱家老头子也是略懂一些拳脚。

    “既然如此,那便退朝吧。”

    刘宏大手一挥,调查之事交给了廷尉与太史令,群臣也就有序的退出德阳殿。

    “公元176年,大汉熹平五年十二月,御殿后槐树自拔倒竖,司徒袁隗罢,沛国言黄龙见谯,时侍中曹操,出身谯县曹氏,为帝所忌,帝遂诏廷尉陈球与太史令单飏察。”

    ——《后汉书·(僖宗)孝灵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