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的舅舅是皇帝
繁体版

第48章:冶铁

    不是每一个学子,都是如同大族子弟一般家世殷实,可以请诸多先生教授自己。

    即便是小有资产的家庭,也最多就是请一两个先生顶天了。

    绝大多数的平头百姓,一辈子都不会踏入请先生那道门。

    邱万彬属于其中的中间层级。

    他家境当然不像是那般大族子弟富裕,但能够拜师董仲舒,足以说明他的家境绝非贫穷。

    “我报的冶铁。”

    “冶铁?”

    听到邱万彬这么说,提问的学子明显一愣,再看向邱万彬时,就好像是在看一个新的陌生人一样。

    作为同窗,邱万彬在董仲舒的这一届弟子当中,属于特别优秀的行列当中了。

    董仲舒在课上提出问题的时候,邱万彬往往都是第一个作答的,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得到董仲舒的赞赏。

    这其中的难度,只有真正上过董仲舒的课的学子,才有亲身体会。

    邱万彬理所应当是一个一心向儒之人,而且邱万彬以前所展露出来的样子,也确实很符合大家心中中邱万彬的样子。

    甚至董仲舒都对自己的这个弟子赞不绝口,称他有古贤人之风。

    四门必修课不得不修,这个是真的没办法,但是四门选修课,他们这个圈子当中绝大多数人都去报了商学。

    剩下的人当中,也几乎都去报了农学。

    如今刚刚经历过文景之治的繁荣,整个民间重农抑商的风气并不严重,甚至商业已经成为了民间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尤其是在这寸土寸金的长安城当中,许多大商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农学自不必多说,作为朝廷官府最为提倡的农业,也是古书中经常褒之的农事,亲身去体会一下,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觉得是一件坏事。

    可是冶铁不同。

    虽然他没有亲历参与过,但光听这名字也知道,这绝对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活。

    邱万彬在体力方面并非是强项,儒学课上,邱万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甚至在算学课上,他也是最为活跃的几人之一。

    但是在射学和御学这两门课上,他就处于中游,甚至要排在中游靠后的水准了。

    这样的人,尤其是本身就对算学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在四门选修课程当中不去报商学,反而去报冶铁。

    这算什么,难道是要挑战自我吗?

    邱万彬当然看出了自己同窗的困惑,不由地将手中的算学书放下,无奈地叹了口气。

    “并非是我不想去学商学,而是我去报的时候名额已经满了,虽然仍然可以跟你们一起去听,但是最后结业的时候,商学这门课并不算在我的选修结业成绩当中。”

    “我只能在其他的三门课程当中选了。”

    听到这话,同窗不由地露出恍然之情。

    确实,学规上有明确的规定,每一门选修的课程当中都有最高规定的人数,就是为了确保大家不会一窝蜂地全去报一门课程。

    “行吧,那祝邱兄弟好运。”

    “放心,咱们在商学课还是能见到的。”

    ……

    “我们这一节课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实操,我不像你们其他的先生一样有文化,能给你们讲出一堆大道理来,在我这里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铸好东西。”

    “我们能塑造的器具多种多样,最普通,最为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锅,除了锅以外,还有釜、钟、鼎等等。”

    “甚至包括军中的兵器,以及我们日常所使用的铜钱,都和铸造离不开关系。”

    “所以虽然我们的课程名字叫冶铁,但是如果你们只以为,我们最后只铸造铁器,那就大错特错。”

    “好了,我不多说废话,我们就从最简单的锅开始。”

    “锅的大小并没有固定的规格,常用的铁锅宽度在二尺左右,厚度二分,小一点的锅,宽度为一尺,但是厚度和常用的铁锅是相同的,都是二分。”

    “在铸造铁锅的时候,着重要注意其厚度,这是直接影响铁锅品质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因素。”

    “在铸造铁锅的时候,我们所用的模具分为内外两层,内膜是我们首先要制作出来的,等到其风干之后,一定要根据我们所做的铁锅实际的尺寸,再去造出外层的盖膜。”

    “尤其是外膜的尺寸,我们必须要做的非常精确,不过我相信这一点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问题,但我还是要再一次强调这个外膜的尺寸必须精确,如果尺寸稍微有偏差错漏,整个模具也没有办法继续使用。”

    “等到整个模型干燥之后,我们主要用泥来制造熔铁的炉子。是的,那一部和我们所做的锅的形状差不多,生铁会被我们放到其中。”

    “炉子的后面会有一条管子通到风箱,炉子的前面会留出孔洞,当生铁融化为铁水之后,便会从炉子前面的孔洞当中流出。”

    “我们一般所用的炉子都是规范的,每一个炉子所能够融化出来的铁水铸造的锅口在十口到二十口不等,具体要看你所制造的锅的大小。”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点,……”

    邱万彬自认为自己听的非常到位,甚至他知道自己此前从未接触过这个领域,第一次接触肯定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问题,所以他特地带了笔纸,在课堂上几乎将先生所讲的内容一字不差地全部记录了下来。

    他还特地观察了一圈,整个课堂上只有他一个人想到了这般做法。

    这让邱万彬不由地有些得意。

    可正如这节课的先生在最开始所说的一样,这一节课最关键的环节便是实操,所以先生真正在口头上所讲的时间并不是很久。

    在大体介绍了一遍流程之后,属于邱万彬噩梦的实操环节就开始了。

    好在并不想让他们这群新手浪费太多的材料,所以在实操的环节中,先生并没有让他们这些新手一人负责一个炉子,而是由五到十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一个炉子的冶炼和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