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的舅舅是皇帝
繁体版

第49章:戴罪立功

    平阳侯府。

    虽然如今平阳侯府已有明显起色,但曹寿本身并不喜欢太过高调,加上这个时候也并不允许他高调,所以平阳侯府对外依旧是那番和以往无二的姿态。

    确实有不少人将主意打到了平阳侯府,希望借此来为自己谋私,但在曹寿的各种推诿甚至是言辞拒绝之下,绝大多数人在碰了一鼻子灰之后,都明智的选择了继续和平阳侯府保持距离。

    但是今日,平阳侯府的外面却有一名少年长跪不起,惹来了不少路过百姓的旁观。

    要不是还顾及着平阳侯府的地位,估计现在侯府外面早就已经人山人海,将整个侯府大门都围起来了。

    “公子真不出去看看?”

    平阳侯府内的一座庭楼上,这里正好可以看到平阳侯府外面的景象。

    董仲舒站在这里,已经观察了跪在平阳侯府外面的少年许久,说实话,即便是以他的性子,都对外面的少年动了些侧隐之心。

    从一大清早一直跪到如今日上三竿,几乎跪了有三个时辰了,可人家愣是纹丝未动。

    没有点毅力之人,是决然做不到这一点的。

    “董先生这就心疼了?”曹襄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侯府外面的那少年身上太多,如今的他坐在一张长的红木矮案前,捧着四海酒坊这一个月的账目看。

    虽然他确实对四海酒坊的实际运营插手不多,但作为四海酒坊最大的东家,账目是他必须要看的,也是他必须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其实四海酒坊并非全然是曹襄一个人的,为了要维持整个四海酒坊的运作,制酒的原材料,也就是粮食这一环节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能够牢牢将粮食这一环节把控到手,曹襄特地在长安城内选了两个粮商,不仅一手将其扶持,更是在后面给了这两个粮商这四海酒坊中的股份。

    当然,这两个人的股份加起来还不到半成,也从不插手四海酒坊本部的运营,只是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完全就是每年拿分红。

    如今这年底,也是四海酒坊第一次给其他股东分红,虽然人家占比不多,但却不可不重视。

    将看了一半的账目扣在桌子上,曹襄直起身子,简单抻了抻筋骨,道:“比起他求本公子的事情,莫说是在这里跪上三个时辰,就算是他跪上三天三夜,也是他占了便宜。”

    “而且此人随父一同出征,刚刚回到长安还没有两天,竟然知道直接跑来平阳侯府,这后面若是没有高人指点,董先生信吗?”

    董仲舒眼神中的唏嘘之色,随着这一番话顿时减淡了不少。

    他之前确实远离朝堂,对于朝廷当中发生的大小事情确实不怎么清楚,但这几天随着搬到平阳侯府之后,董仲舒也渐渐地了解了不少朝中之事。

    一方面是他如今既然已经搬到了平阳侯府,再向以前那样对朝中之事不管不理就不妥当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现在的身家已经和平阳侯府做了一定的绑定。

    他需要了解这些东西,并且在适当且有必要的时候,提出自己的建议。

    免得自己刚踏上平阳侯府这条船,结果船直接沉了。

    曹襄也乐得让董仲舒听这些,反正比起董仲舒最开始时不时就缠着自己,问一些关于权力的来源这方面的哲学问题,曹襄觉得还是让他将目光多转移到朝廷当中好一些。

    而且对于自己和董仲舒来讲,也更安全一些。

    “这么一说,确实是有些可疑。”董仲舒道:“可如果真有这个幕后高人,那这个高人到底想做什么?如今整个朝堂都在攻讦王恢,而且其人也确实百口莫辩。”

    “对马邑的战事是他提出来的不假,最后无功而还的事情也同样没得辩驳。30万大军的出征不是笔小数目,如此大的国库浪费,如果没有人为此背锅是说不通的。”

    “这个幕后之人让王圭来平阳侯府,这是要把平阳侯府拖下水?”

    董仲舒眉头紧锁,虽然他将整件事情分析的差不多,但对于这个幕后之人会是谁,他却仍然一无所知。

    甚至连一丁点猜测都没有。

    把平阳侯府拖下水,如果平阳侯府真的犯蠢下去了,到时候受到牵连,愿意上来啃一口的家伙绝对不在少数。

    就像是隆虑侯府一样,多少人在陈融死之前都保持着观望,但是等到隆虑侯府真的式微,这些人又在第一时间冲上来分食。

    “公子,恐怕还真不能坐视不管啊。”董仲舒揉着自己颌下的胡须,说道:“如果是旁人来的,倒也罢了,但这次跪在外面的是王圭,是王恢的亲儿子。”

    “要是真的坐视不管,等到王恢真的被放出来了,王恢又怎么可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辱而无动于衷呢?平白为平阳侯府树立一个大敌,不妥当。”

    “而且王恢是朝中百官当中,为数不多鼎力支持陛下心思的人,其他人愿意看到王恢是好是坏还不好说,但是陛下是绝对不希望失去这样一个臂膀的。”

    “要是能救,最好还是救上一救。”

    曹襄点了点头,董仲舒的意思跟自己是相同的。

    “先生之意,也是我的意思。那不知先生有什么好方法吗?”

    虽然分析的结果是能救还是要救的,但要具体落实救人的方法,难度则完全不同。

    别的就不说了,光是王恢所犯下的罪条,那就是铁板钉钉的死证,根本做不得假的。

    想要从这方面入手,可谓是难如登天。王恢那个老东西也真是的,怎么就能三十万人过去,结果无功而还?

    甚至连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看见。

    这得窝囊成什么样子?

    可如果不从罪名这方面着手的话,那想要救人,就只剩下想办法让王恢戴罪立功这一条路了。

    而且要立的功,还必须有相当危险的难度,其他人不愿意去的那种。

    这可是正经不易。

    别的就不说了,光是这种差事,就不是随随便便能找出来的。

    董仲舒苦思了许久,仍旧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却忽然看到曹襄在纸上正提笔写着些什么,而且已经到了收笔的时候。

    “董先生要不要看看我这提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