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的舅舅是皇帝
繁体版

第50章:西行

    大朝会。

    大朝会并不是日常所开,而是在特殊的重大节日或者遇到的重大事件的时候,方才会开大朝会,以供全体文武百官商讨对策。

    如今的大朝会显然是处于后者。

    王恢虽然被处理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但人家毕竟是御史大夫,三公之一,地位远在朝廷的百官之上。

    想要处理这么一个人物,绝对不是随便几个人就能够决定的。

    “陛下,臣弹劾御史大夫王恢畏敌怯战,阻挠不前……”

    “……”

    有了第一个人的开头,后续对王恢的弹劾声音,几乎是如同雪片般在大殿上陆陆续续的响起。

    为了今天这一幕,这些人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王恢的弹劾。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重温着王恢的罪行,这些人早就已经能够做到倒背如流。

    甚至那语调抑扬顿挫,听着就极为富有节奏感。

    没有几十遍的诵读功夫,是绝对出不来这种状态的。

    都是一群巴不得王恢就此下马的人呐。

    曹襄躲在人群当中的前列,朝着对前方的几个人看去。

    曹襄虽然年轻,但官职在这里摆着,秩比二千石的中垒校尉,远在朝中绝大多数官员之前。

    真正能够压在他头顶上的朝中官员,也就是那么几个。

    王恢正是其中之一。

    由于大家之间的距离相隔不算远,曹襄和王恢阻隔视线。

    曹襄能够明显的看到,王恢此时就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着双眼,无论其他人对他的弹劾是何等罪名,是真是假,他都没有做出半点的反驳之意。

    显然是早就已经认命了。

    “王恢,你可知罪!?”

    洪亮的声音自上方传来,正是极力做着面部表情管理的刘小猪。

    说实话,在如今这种大规模的场合之下,以刘小猪身为帝王的涵养,是绝不可能出现一些帝王不该有的情绪出来的。

    可看王恢的那副状态,刘小猪还是憋的实在有些困难。

    气。

    他实在是太气了。

    他之前就已经明令王恢,不管如今是什么情况,必须要弄出一些斩获出来。

    真要是一点功劳都拿不出手,即便是他身为皇帝,也没办法在这么多人面前保王恢。

    王恢能够做到御史大夫这三公之一,理解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

    可偏偏他还是这么一无所获地回来了。

    刘小猪甚至都不知道他回来到底要干嘛?

    领死?

    你就没想过,你要是死了,朕怎么办?

    如今他手下的这些年轻郎官都还没有成长起来,即便是他破格提拔的一批人,最高也只是曹襄这种秩比二千石的军中校尉。

    和正儿八经的二千石官员是比不了的。

    无论是从势力范围,还是从个人威望的角度,差距还是太大了些。

    曹襄还能稍微好一点,毕竟身后有着平阳侯府这棵大树,但苏建和张次公,则是跟正经的二千石官员根本比不了。

    如果能有人帮着自己顶住前朝的压力,让自己手下这些的年轻郎官先成长起来,足以成为自己新的左膀右臂的时候,后面的情况将会顺畅很多。

    王恢一开始就是刘小猪选择,帮助自己顶住前朝压力的人。

    可现在看来,还是没怎么顶住。

    不争气,不争气啊!

    “回陛下,臣……”

    王恢睁开了浑浊的双眼,颤颤巍巍地起身,明明只是距离出征之时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但对于王恢来讲,仿佛在他身上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光景,原本还年富力强的他,此刻宛如朽木一般。

    缓缓地从座位上移步到大殿中央,王恢朝着刘彻的方向拜倒,整个人都趴在地上。

    “臣知罪,请陛下降罪!”

    刘小猪目视着王恢,冷声道:“你可知光凭你头顶上的这些罪名,应是何罪?”

    “回陛下,臣惟愿一死以谢陛下,只愿陛下饶得臣家小性命。臣一人之罪,和臣的贾晓无关。”

    刘小猪本来还想再做最后一番努力,尝试激发起王恢的气性,最起码也给自己搏出一条活路出来。

    但王恢显然已经心灰意冷。

    刘彻是大概能猜到的,王恢绝不是因为这些罪名太多,或是被朝中这么多人同时针对,毕竟作为御史大夫,王恢在朝中可谓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

    正让他心灰意冷的,还是他的谋划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打击。

    从表面上来说,马邑之战只是一次简单的无功而返。

    但在这一次简单的无功而返的背后,是王恢长时间的谋划和不断的求证,是他听了许多人的见解,甚至做了无数次的推演。

    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一次完美无缺的计划,是足以取得巨大辉煌战果的计划。

    否则他也不会一次就提出要动用30万大军。

    可就是在他心目中如此完美无缺的计划,结果自己30万大军却如同被人戏耍一般,连匈奴人的影都没看到。

    可想而知,王恢心中的绝望该有多深。

    “陛下,微臣以为,御史大夫固然有罪,但就这么直接处死,未免有些草率。”

    一道和主流看法完全不同的突兀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众人闻声看去,就看到曹襄不知何时已经缓缓站了起来,并且走到了王恢的旁边。

    “微臣以为,御史大夫如今仍尚有余力,何况马邑之战虽然30万大军无功而返,但如果真要论罪的话,又何止御史大夫一人有罪。”

    “就如同刚刚朝中诸公所言,御史大夫是畏敌不前,那上至30万大军统帅,下至平头士卒,岂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被扣上一顶畏敌不前的帽子?”

    “休得胡搅蛮缠,我等从未这么说!”

    最先开口的官员在短暂的惊愕之下,迅速回过神来,连忙出声辩解,将曹襄给自己扣过来的帽子摘下来。

    “御史大夫是整个计划的提出之人,30万大军因他一人而调动,结果却因为他的计划不善,以致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徒废国库,这难道不是有罪?不该罚之以儆效尤吗?”

    “当然该罚!我要说的正是此事。”

    曹襄趁着这个档口迅速接过话头。

    “微臣提议,派遣御史大夫率领使团西行,寻求大月氏之国以求联盟,共伐匈奴,为我大汉带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