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爷:还好能去诸天万界
繁体版

第32章一王八侯十二家

    “奴婢刚收到消息,夫人准备选柳家大小姐,做您的正妃!”婉儿急切说道。

    朱由桦嘴角一翘,微微笑道:“柳家?一王八侯十二家中的柳家?倒也在情理之中!”

    曾有好事之人,对洛阳城的真正主人进行了编撰。

    然后便出现了一王八侯十二家的说法。

    这一王,指的自然是福王府。

    八侯,指的是自开国以来,先后被封在洛阳的八家侯府。

    十二家,则是十二个家中曾经出过三品以上高官,并在当地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家族。

    如果以传统政治势力划分。

    一王代表的是宗室。

    八侯代表的是将门。

    十二家代表的是文官。

    三方势力彼此制衡,形成稳定的政治格局。

    不过自靖康之役后,大明宗室就不能干预地方事务了。

    所以福王府在洛阳城的地位虽然尊贵,却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同时,自土木之变后,将门就没落了。

    如今是文官集团后来居上,彻底掌控了明庭

    将门子弟,皆是文官走狗。

    所以这洛阳城的真正主人,其实是排名最末的十二家!

    柳家,便是这十二家之一。

    “娘亲竟然为我选了柳家大小姐做正妃。

    看来以后是想让我以柳家为靠山,从王府中多争取一些家产啊。

    不过这柳家乃是清流世家,素来看不起宗室的纨绔子弟。

    又怎么会同意这门亲事呢?”朱由桦问道。

    婉儿道:“听说是王爷早年对那柳家有救命之恩。

    这次夫人对着王爷要死要活,足足哭闹了三日。

    王爷被逼的没了法子,这才去柳家提亲。

    而那柳家因早年恩情,自是无法拒绝,便应了这门亲事。”

    朱由桦默然不语,片刻后方才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福王娘亲都是有心了。”

    “嗯,既然夫人已经为您选定了正妃,那公子是不是要去跟那柳大小姐见一面?

    奴婢打听到她今日要去城外的三清观上香,若是公子有意的话……”婉儿轻笑道。

    但朱由桦却是轻笑着摇头道:“见她?没那个必要。”

    “怎么,这可是公子的正妃,难道公子对她就一点都不好奇嘛?难道就不想知道她的相貌如何?”婉儿愕然道。

    朱由桦无所谓的笑了笑,说道:“娶妻娶贤,美丑又如何?

    况且这门亲事呀,也未必能成!”

    陈氏为他结亲柳家,是想给他找个靠山。

    但如今已是大争之世,柳家自身尚且难保,又哪里保得住他?

    一旦闯王攻破洛阳城,如今这一王八侯十二家,都是被清算的对象。

    当然,如今他是有自信不会让李自成攻破洛阳城的。

    可这并不代表着,柳家就能有多么光明的未来。

    因为朱由桦想要掌控明末世界。

    他想将明末世界,改造成他想看到的样子。

    而在那个新世界中,并没有柳家这种旧世界清流世家的存身之地。

    当然,如果柳家已经跟福王府结亲。

    如果这位柳家大小姐,已经成了朱由桦的正妻。

    那他好歹还是要给柳家留一个位置的。

    只是两家目前才刚有了结亲的意向。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等这一个个步骤走完,少说也得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

    但世界变化如此之快。

    半年之后,这位柳家大小姐,还配得上他吗?

    朱由桦轻笑一声,不再理会此事。

    抬头,却突然看到一个身穿五品官服的中年人,正垂头丧气的往府外走去。

    “那是谁?”朱由桦不由问道。

    身穿官服,应是官员。

    不过福王府素来是很忌讳与官员打交道的。

    官员也不愿意掺和福王府的事。

    所以,怎么会有官员到福王府中来呢?

    婉儿看了那人一眼,却是说道:“那是新来的洛阳知府,听说是叫张国维吧,近几日,他可是府上的常客。每天大早上就来了,往往要到日落时分,才会出府。”

    “张国维?”

    朱由桦微微一愣,这倒是个抗清名臣。

    历史上,他在崇祯十五年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

    降农民军李青山部,晋兵部尚书。

    崇祯十七年,清兵入畿辅,被劾解职下狱。

    弘光元年,张国维复官,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

    弘光帝召其协理戎政,加太子太保。

    同年,张国维请鲁王监国于台州,自移驻绍兴,督师江上。

    隆武二年,张国维还守东阳,知势不可支,其穿戴衣冠,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书》三章,投池而死。

    不过他还做过洛阳知府吗?

    朱由桦回忆了一下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

    实在是找不出任何相关线索。

    算了,不想了。

    承认自己是个历史学渣也不丢人。

    反正绝大多数后世人,估计都不知道。

    他们能知道张国维是主张抗清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朱由桦决定不在这种细枝末节上继续浪费脑细胞。

    直接关注问题核心道:“他来府上做什么?”

    “听说是为赈济灾民之事。

    今年河南大旱,几乎所有田地都绝产了。

    据说城外的流民,已经超过十万人了。

    张知府想要赈济灾民,但手上却没有钱粮。

    于是就想到了咱们王府。

    近几日是天天上门,哀求咱们王爷支援他赈灾钱粮。”婉儿叹了口气道。

    朱由桦嘴角微微一翘:“跟父王救援?那父王是如何答复他的?”

    “王爷的性子您还不知道?”

    婉儿白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上次破例给了杨嗣昌三万两银子,乃是因为那杨嗣昌抓住了他的把柄。

    但这位张知府可没抓住他的把柄,王爷怎么可能给他钱粮?

    自然是一口就回绝了!

    只是不知为何,王爷竟也没有禁止他到府上来。”

    “父王拒绝赈灾,这倒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不管父王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

    “这都是王府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王府有钱,但这笔钱可以骄奢淫逸,可以肆意挥霍,就是不能拿出来赈灾!”

    “不然,流民或许可能活下来,王府却是必死无疑!”

    “不过城外的流民,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吗?”

    “这也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呀。”

    “不然闯王早晚都要攻进来。”

    “就算没有闯王,也会有其他王攻破洛阳城。”

    “说到底,百姓才是朝廷的根基。”

    “当一个王朝的底层百姓们都沦为流民,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个王朝自然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而且,单纯就这件事来说,对我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一个将洛阳城彻底掌握在手中的机会!”

    朱由桦凝视着张国维走出府门的背影,漆黑的眸子中,闪烁着幽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