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繁体版

第009回 南郡王兴兵赴敌孙赛花中宝捐躯

    齐襄王率领众位大臣,亲自将孙膑一行人送出朝门。

    孙膑拱手道:“大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回宫吧。”

    襄王依依不舍地说:“亚父,此去务必小心,早些回来,免得寡人日夜牵挂。”言罢,吩咐回宫。

    孙膑则对门徒们下令,整顿好马匹,随即翻身上马,十二位门徒开路,带着三千精兵,浩浩荡荡离开临淄,直奔易州而去。

    与此同时,秦始皇也在营帐中与众将商议破燕之策。

    他问道:“国师,有何妙计可破燕州城?”

    子陵胸有成竹地回答道:“燕国内部空虚,无强兵可守,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孙燕的援军。但如今袁达、李牧已死,易州必然士气低落。我们只需乘胜追击,定能一举破城。”

    秦始皇听后大喜,立即下令:“王翦,带领你部下一千精兵,即刻前往城下挑战,务必让燕国献出降表!”

    王翦得令后,全身披挂,手提钢枪,率领众将出营。

    他来到城下,指着城墙高声喝道:“城上的小军听着,速速报与你家昭王知道,叫他识时务者为俊杰,早献降书,开城投降,否则一旦城池攻破,后悔莫及!”守城官闻言,不敢怠慢,立刻飞报敌楼。

    昭王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如今兵少将寡,孙燕求援未果,音信全无,战守两难。看来只有献出降表称臣,才能避免军民遭受涂炭之苦。”

    丞相屈产却坚决反对:“大王,我国虽然暂时受挫,但岂能屈辱投降?我们尚有数年之粮,十万之众,足以坚守城池。况且孙燕求援的消息尚未断绝,一旦孙膑率兵赶到,定能击败王翦。若是轻易投降,不但会被天下人耻笑,更会让祖宗基业落入他人之手,岂不痛心疾首?”

    昭王虽然觉得有理,但面对王翦的讨战却一筹莫展。

    屈产建议:“大王可将免战牌高挂城上,严加防守,专等救兵到来。此乃上策。”

    昭王无奈只好采纳屈产的建议,传旨将免战牌挂出城外。然而不久之后守城官又来报告说王翦击碎了免战牌继续在关前讨战。昭王闻报大惊失色急忙传令各门加强防守准备应对秦兵的猛烈攻城。

    不言易州严防死守,且说燕丹公主在银安殿上闲暇无事,回想起老都尉父子三人英勇战死沙场,为国家献出了生命,不禁泪流满面。

    正在悲伤之际,家将匆匆赶来,跪下禀报道:“之前少爷前往东齐求援,齐襄王派遣保国公、护国公两位将军领兵前来易州相助。不料被秦兵截杀,两位将军都命丧黄泉。如今王翦又来攻城,已经打碎数面免战牌,形势十分危急,特来禀报。”

    公主闻言大惊,心中暗恨:“袁达、李牧二人占据全山,英勇无敌,今日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可恨都丧命于秦贼之手。如今王翦又攻打城池,无人能够抵挡。倘若有疏忽,君臣百姓都将遭受其害。”燕丹公主正在殿上唉声叹气,束手无策。

    这时,孙赛花跪下说道:“孙女有一言禀告祖母,如今王翦攻城甚紧,哥哥求援未归,倘若被秦兵攻破城池,不但祖父三人的仇恨无法报雪,还会连累全城百姓遭受灾难。孙女虽然年幼,但愿意出马捉拿王翦,为祖父报仇雪恨,恳请祖母批准。”

    公主听罢,大喝道:“好丫头,年纪轻轻,就敢口出狂言。你还是个女孩儿,有何本领,敢说这等大话,还不快回房去!”

    小姐叩头道:“祖母息怒,孙女曾得梨山圣母传授武艺。并非孙女夸口,若论武艺,那怕王翦再厉害,也不在话下。况今城池被困,国家危在旦夕,孙女决心要出城迎战贼军。祖母若是不准,恐城池一破,玉石俱焚,难免一死,留此性命又有何用?”言罢站起身来,抽出宝剑就要自刎。

    公主连忙拦住道:“孙女不要性命,今就准你出战便是。”

    赛花持剑跪下,叩头谢恩。

    只见李夫人在旁说道:“你是个小女子,出阵之时,非同儿戏。况且抛头露面,与人家刀枪相见,不如待你兄长回来,再报仇雪恨。”

    赛花道:“母亲放心,女儿主意已定,不必再言。”

    公主道:“孙女,你既然要临阵杀敌,就随我去面奏当今皇上,挑选一支精兵,才好应敌。”

    赛花道:“孙女不用许多人马,只需五百家将,足以顶盔足矣。”

    公主道:“既然如此,吩咐擂鼓聚将。”

    只听得那银安殿上鼓声震天,不一会儿众家将顶盔束甲,齐聚银安殿月台前,雁翅儿排开,分列两旁,静听号令。

    公主吩咐道:“众将军听令,自古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想我太老爷与二位老爷都丧命于贼人之手,我孙门尽忠报国,其惨烈无以复加。今有你家姑娘赛花小姐要为父亲、祖父报仇,临阵当先。借仗列位将军齐心努力,看太老爷恩养你们一场,尔等用心保着姑娘,休教有失。若得胜回朝,自有重赏。”

    众将齐声答应道:“愿效死力,捉拿王翦!”

    小姐转身回到闺房,迅速整理好装备,全副武装,然后上殿向祖母和母亲辞行。她手持宝刀,跃上骏马,带领着五百名家将,走出了府门。

    燕丹公主看到小姐的威武气势,心中暗自欢喜,立刻摆驾前往城楼,向昭王禀报。

    昭王惊讶地说:“没想到御孙女竟然有如此本领。”

    于是他下令打开城门:“我要和御妹一起上敌楼观战。”

    此时,王翦看到炮声响起,城门大开,知道有燕将出阵。他退后几步,抬头望去,只见两根白旗分列左右,一队军兵簇拥着一位女将,她容貌绝美,威风凛凛,犹如一片白雪在战场上滚动。

    王翦见状,用枪一指,大声喝道:“女将慢来,快报上名来受死。”

    赛花小姐听到有人吆喝,勒住马匹,看到对面站着一员大将,黑脸长枪,面如锅底,立刻认出这就是仇人王翦。

    她用力一指,大声说道:“黑贼,你问我姓名,仔细听好了。我乃燕山东府驸马公之后,孙总兵之女,姓孙名赛花。黑贼,你可就是王翦?杀我祖父三人的仇恨,不共戴天,你往哪里逃?”说完,她双手举起钢刀就砍。

    王翦用枪架开赛花的攻击,大笑道:“姑娘住手,我看你年轻幼小,容貌如花,应该待在绣阁中描眉抹鬓,何苦抛头露面,枉送了性命,岂不可惜。”

    赛花小姐闻言,羞得满脸通红,瞪大眼睛大喝道:“秦兵休得胡言,看我取你性命!”说完,她一抖丝缰,朝着王翦的头顶就砍了一刀。

    王翦用枪一架,回手反击,两人展开了一场激战。战了七八十回合后,赛花小姐知道难以力胜,于是虚砍一刀,败下阵来。

    王翦不舍地紧追不舍,赛花小姐回头一看,见王翦追来,满心欢喜。她忙把腿压住刀,从青丝发上取下一管绣花针,放在掌中念念有词后,喝声疾呼,那宝贝就腾空而起,犹如一根降魔杵样,有碗口大小,直奔王翦。

    小姐大喝道:“黑贼少要逞能,看我宝贝到了!”

    王翦正催马追击时,忽听赛花小姐的招呼声,心中大惊。抬头一看,只见明晃晃的一件宝贝祥云瑞绕,直扑头顶。他躲闪不及,只得低头躲避,只听一声响亮,宝贝击中头盔,打得甲叶齐飞,王翦从马上跌下昏迷不醒。

    赛花小姐见王翦落马昏迷不醒心中大喜急想旋马举刀就砍。这时秦阵上的王贲见义父落马急忙率领八员偏将乱撒征骑抢回王翦。

    赛花小姐大怒急摇动绣鸾刀催开挑花马在秦军阵中左冲右突杀得秦军四散奔逃。昭王与燕丹公主在敌楼上观战见此情景心中大喜说道:“御孙女果然英雄真是女中丈夫你看她把他秦贼打下了马。”

    燕丹公主也高兴地说道:“托吾主洪福但愿孙女能打死王翦才报得都尉父子之仇。”

    在城楼上,昭王与公主紧张地观望着战况。而在秦军的大帐中,始皇正与金子陵等人商讨如何攻破城池。

    突然,一名蓝旗士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启禀陛下,我们的先行官在与敌军交锋时,被一名易州的女将用法宝打伤落马,现已被抬回营中。那女将勇猛无比,已连败我军八员偏将。副先行官也抵挡不住,中了一鞭逃回。如今她杀到营门口,我军无人敢应战,请陛下定夺。”

    始皇闻言,面色骤变,一时竟无言以对。

    金子陵见状,立刻问道:“哪位将军愿意出去迎战这名女将?”

    命令一出,一位将军应声而出,正是副将李顺。

    金子陵提醒道:“李将军,务必小心那女将的暗器。”

    李顺点头答应,提刀上马,随着一声炮响,他率领着军队冲出营门。赛花小姐看到敌军涌出,立刻摆开五百家将,手持双刀迎了上去。

    她高声喝问:“来将通名!”

    李顺回答道:“吾乃副总兵李顺,你这丫头有何本领,敢在营前嚣张?”

    赛花小姐闻言大怒:“好个贼将,且看你有多少本事,敢如此轻视姑娘。休要走,看招!”说完,她举刀便砍。

    李顺挥动兵器,勉强招架。然而,几个回合下来,李顺哪里是赛花小姐的对手,只见他的枪尖点地,马蹄倒退。最终,赛花小姐一刀劈下,李顺落马身亡。

    赛花小姐勒住马匹,停下手中的刀,命令家将齐声讨战。

    始皇闻报后勃然大怒:“怎么连一个女孩都打不过,还说要平定六国!”

    金子陵奏道:“陛下息怒,那女将擅长邪术伤人,我军无人是她的对手。不如先挂出免战牌,待先行官伤愈后再定计策擒拿赛花也不迟。”

    始皇无奈只好准奏,将免战牌挂出营门。赛花小姐见状,只得率领人马回营。昭王与公主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设宴庆功。随后他们与祖母一同回府庆祝胜利。

    话说在战场上王翦大将遭遇了孙赛花的神秘金针,这一击正中他的肩窝,让他从马上翻腾而下。众将急忙抢回,将他抬入营中,此时的他已昏迷不醒。

    始皇焦急万分,急忙命人宽袍解带,查看伤势。只见伤口大如碗口,肿起三四寸高,红紫青三色交织,显然伤得不轻。

    此时,金子陵站了出来,他奏道:“陛下无需担忧,臣在下山时曾带有一粒灵丹,此丹可救王翦一命。”

    始皇闻言大喜:“既然有灵丹,那就赶快调治!”

    子陵随即命人取来无根水,将丹药化开,敷在王翦的伤处。又将剩下的一半丹药用水调和,撬开王翦的牙关灌下。

    不过片刻,王翦便觉得周身通泰,伤口竟平复如初。他咕碌一声爬了起来,见到始皇和军师、元帅,连忙跪下拜谢。

    始皇关切地询问战况,王翦道:“那孙赛花虽年幼,但刀马纯熟,更有那金针之宝,我一时疏忽,才遭此暗算。”

    元帅补充道:“因王翦受伤,王贲也败退,那丫头的实力非同一般。她刀劈李顺,三军丧胆,最后只能挂出免战牌,她才退回。”

    王翦闻言,气得三尸神暴跳如雷,他大声请求:“陛下,请速速收回免战牌,让我出马擒拿这贱婢,千刀万剐,才能消我心头之恨!”

    始皇劝道:“将军且先养好精神。”随即传旨摆宴,为王翦庆祝康复。君臣们直饮至深夜,才各自散去。

    次日天明,王翦全副武装,提枪上马,出营直奔吊桥。他收住丝缰,用手中枪一指,高声大喊:“巡城的小军听着,快报你家昭王知道,叫那孙门赛花小丫头出来受死!”门兵闻言,飞报御前。

    昭王闻知大惊,急命人请燕丹公主和赛花小姐前来敌楼。不一会儿,燕丹公主同小姐来到,见过昭王后,昭王忧心忡忡地说:“昨日同御妹掠阵,眼见王翦中宝下马,本以为他凶多吉少,谁知他竟无恙。如今他又来攻城讨战,只要御甥孙女出马迎战,故特请御妹前来商议。”

    赛花小姐信心满满地奏道:“吾主万安,不是臣孙女夸口,这一战定能擒来秦贼。”

    燕丹公主嘱咐道:“吾孙儿须要小心。”

    昭王吩咐看酒,亲自为小姐敬了三杯。小姐叩头谢恩后,便在敌楼上披挂整齐,辞别昭王,带领家将,响炮出城。

    王翦望见城门大开,一队军马飞奔而来。到了吊桥,他大喝道:“贱婢,休得催骑,我在此久等多时了。你还不下马受缚,免我动手。”

    赛花小姐闻言,怒气冲冲,恶念丛生,大声喝道:“你这打不死的败将,难道不知道姑娘我的厉害?竟敢在此地耀武扬威。你给我站住,看我今天怎么取你性命!”

    说罢,她催马冲上前去,手中的绣鸾刀舞动得比电闪还要快,朝着王翦的头顶狠狠砍去。王翦巧妙地用枪架开了这一刀。

    一场激战随即展开,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各展绝技,打了六十余回合,仍不分胜负。

    赛花小姐聪明伶俐,知道力战难以取胜,于是她圈马后退数步,顺势摘下金鞭,与绣鸾刀一碰,使出了一招“叶里藏花”,然后掉转马头。这时,王翦的马冲了上来,他瞄准赛花小姐的心窝,一枪刺去。小姐用刀架开,却不料两人人马相撞,只听一声巨响,铁甲纷飞,王翦的肩甲被打掉了一片。

    王翦大惊,急忙调转马头败走。赛花小姐哪里肯放过,紧紧追赶。

    王翦见赛花追来,心中却不慌不忙。他从怀中取出宝剑,念动真言,将宝剑祭到空中,高声喝道:“贱婢,休得猖狂,看我宝剑取你性命!”

    赛花小姐正催马赶来,抬头一看,只见半空中一朵彩云托着明晃晃的宝剑,直奔她头顶而来。她躲避不及,只听一声响,宝剑已当头落下,赛花小姐翻身落马。五百家将见状,齐声惊呼,抢上前将小姐的尸首抢回。

    王翦因中了鞭伤,不敢再战,鸣金收兵回营。

    而在敌楼上,燕昭王与燕丹公主正在议论军情。忽然,黄门官来报,说赛花小姐死在王翦的宝剑之下。

    燕丹公主闻报,顿时大哭失声。昭王也泪流满面,他劝公主道:“死者不能复生,御妹请节哀顺变。”

    公主无奈,只得止住悲声,吩咐将小姐的尸首抬回王府,用棺木盛殓,安放在偏殿。高、李二位夫人闻讯后,也痛哭失声,悲痛欲绝。于是全府上下都挂起了孝布,昭王又派官员前来致祭。这些暂且不提。

    南郡王孙亚父率领三千精锐士兵,与孙燕和全山的众门徒一同向易州进发。经过数日的行程,他们来到了燕国西面,离城十里处扎下了营寨。

    孙膑升起了青纱大帐,众将纷纷参见,按班次站立。

    孙膑环视四周,问道:“我此次前来是为了救援燕国,但燕城中尚未得知消息。哪位将军愿意进城报信?”

    孙燕立刻应声而出:“小侄愿往。”

    这时,一个彪形大汉也从后面站出来,表示愿意同行。

    孙膑看了一眼,问道:“你要去哪里?”

    那大汉上前跪下,自报家门:“小的是孙府家将班豹,愿保护少爷入城报信。”

    孙膑皱了皱眉,道:“你去不得,此行凶多吉少,还是留在此处吧。”

    班豹却昂首挺胸,坚定地说:“三老爷,小的生有时,死有日。莫说印堂带黑气,就是宝剑临头,也断不皱眉。小的之前曾保护少爷冲出重围,如今也要保护少爷闯过秦营入城报信,以全始终。吉凶二字,小的不放在心。”

    言罢,他转身整理装备,紧随孙燕上帐拜辞。

    两人各自骑上战马,齐步出营。行走未数里,孙燕勒住坐骑,回头对班豹说:“我们是绕道去南门还是直接走正道去西门?”

    班豹想了想,回答道:“绕道去易州南门虽然远些,但正道去西门更近。”

    孙燕点了点头:“正道要经过秦营,必有一场恶战。”

    班豹毫不畏惧:“先时背着文书,尚且力闯秦营。何况今日我们取救兵归来,岂会惧怕秦贼?还是走正道吧。”

    孙燕赞同道:“此言有理。我当先开路,你在后面跟随便是。”言罢,他催马加鞭,直闯秦营。

    他高声大喝:“你等众军,避我者生,逆我者死!”

    在千军万马之中,两人犹如猛虎入羊群。远者枪挑,近者锏打,杀得秦兵哭爹喊娘,四散奔逃。

    蓝旗飞报前营,王翦闻报后勃然大怒:“好大胆的孙燕,竟敢闯我汛营!不知这厮又请了谁来助阵,我且去看看。”说罢,他披挂整齐,提枪上马,率领众将冲出大营。

    正遇孙燕在阵中乱杀秦兵,王翦见状更是怒不可遏:“来者莫非是小辈孙燕?你有多大本领,敢来闯我的大营!”

    而孙燕正杀得兴起,毫不理会王翦的喝问,继续夺路而过。

    耳边传来一阵呼喊声,我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将军身着皂色盔甲,骑着黑马,手持蛇矛,正是王翦,他挡在了我们的去路上。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我厉声大喝:“你这黑贼,莫非就是王翦?我正要取你性命,碎尸万段,以解我心头之恨。你还敢阻我去路么?休走,看我取你首级!”言罢,我双手紧握长枪,猛然向王翦刺去。

    王翦提矛急架,与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的武艺相当,战了二十多回合,仍未分出胜负。

    这时,旁边的班豹再也忍耐不住,高喊一声:“王翦休走,你来看,你家班祖宗到了,你仔细些!”他催马提锏,直冲向王翦。

    王翦见班豹来势汹汹,便率领众将围攻而上。班豹英勇无比,两支锏杀得王翦及其八名偏将大败亏输,成功闯开了营盘。班豹掉转马头,从王翦背后抄袭过来。王翦无法抵挡,只得虚点一枪,败走而逃。孙燕催马执枪,紧随其后追击。

    班豹哪里肯放松对王翦的追击,他大声怪叫:“休放走了王翦!”紧追不舍。

    王翦扭头回看,怒喝道:“这小冤家,不知死活地紧紧追来,说不得祭宝剑诛你!”

    然而,面对孙燕和班豹两人的追击,他的剑只能诛一个,无法同时对付我们两个。如果斩了孙燕,班豹的凶猛攻势他又如何应对?

    左右为难之际,他见孙燕的马来得更近,便决定先对付孙燕。于是,他祭起宝剑,大声吆喝:“孙小辈,休来赶我,看宝剑取你!”

    那么,孙燕的性命将会如何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