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那些事
繁体版

元稹愧于崔双文而作《莺莺传》

    799年(贞元十五年),二十一岁的元稹总算在河中府谋得一官半职。

    此前15岁的他便考过了两科明经只是唐朝要通过吏部考试才能做官,所以此后6年他都处于闲散的状态。

    这一年的某天,元稹正好外出办公,客居在蒲州的普救寺。

    当时的蒲州不太平,河中节度使浑碱病入膏肓,而其手下大将又不擅于治军,导致兵士乘机作乱,大肆抢掠。

    可奇怪的是竟然有人莫名其妙包围了这座破寺庙。

    元稹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普救寺内还暂住着一位崔夫人和她的女儿。

    这崔夫人本是富贵人家,怕被乱军抢掠便携家眷打算去长安避乱。

    谁知在这普救寺暂住时,驻军头目看上了崔家小姐的美貌,便派人马包围了普救寺,试图强娶崔家小姐。

    那头目目标明确,让无关人等通通闪开,他就要崔家女儿。

    元稹这才被放了出来,可巧的是,这位崔夫人正是永年县尉崔鹏的妻子郑氏。

    她与元稹母亲郑氏同族,算起来,崔家小姐竟然是元稹的远房表妹。

    亲人有难,岂有不救之理,元稹出了普救寺当即修书一封,请求素有交往的蒲州将军搭救。

    那将军率领大队人马赶到,击退作乱者,救下了被围困的崔氏家眷。

    元稹和蒲州的将领有交情,就请官员保护崔家,崔家才没有遭难。

    很快,朝廷派了观察使来主管军政,骚乱才就此停息。

    崔家自然也就不用再前往长安避乱了。

    为了感谢元稹的恩情,崔夫人执意设宴答谢他。

    宴会上,崔夫人为了答谢他的恩情,决定让她的儿女以对待亲兄长的礼仪来对待他。

    只是崔双文却以生病为由迟迟不肯出来。

    偏偏母亲硬逼着她出来向远方表哥道谢,还说什么“如果不是表哥,你早被捉去当了压寨夫人,还能好端端站在这里矫情?”

    在母亲再三催促之下,崔双文终是不情不愿地出现了。

    穿着素服,也不打扮,只是如此素颜,竟然还是光彩夺目。

    元稹当时就被吸引住了,自此痴迷上了这崔双文。

    只是无论元稹怎么热情,崔双文永远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元稹只能转换策略,不断讨好崔双文的侍女,多次向她表明自己有多喜欢崔双文,请求她从中撮合。

    或许是被元稹一片诚心所感动,侍女便告诉元稹,崔双文喜欢写诗,可试着投其所好。

    论写诗元稹在行啊,当即写下两首情诗,请侍女代为转交。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

    ——《古艳诗其一》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古艳诗其二》

    很快元稹得到了回应,侍女带来崔双文的回信,那是一首题为《明月三五夜》的诗,信中如此写道。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元稹一看便懂其中意思,这是约他见面啊。

    那天晚上元稹便爬树然后越过围墙,偷偷溜到西厢房时,门果然已半开着。

    就在元稹以为好事将成时,却不想被崔双文浇了一盆冷水。

    原来这崔双文约他见面,是为了数落他的。

    她说昔日有人贪图她的美色企图霸占她,好在你救了我,可现在你又拿这种轻浮的诗来调戏我,那你这样和先前那人又有什么区别?

    崔双文一番话令元稹无地自容,只好无奈翻墙而出。

    此后元稹心如死灰,也不再主动去撩崔双文,可没想到这崔双文倒自己找上门来了,玩了一招来拒去留。

    崔双文又怕元稹太容易得到她而不珍惜,所以每次只是待了一会便走,把元稹吊的死死的。

    自此以后,崔双文常常在半夜时分,来与元稹相会。不过她总是沉默地靠在元稹怀里,一言不发。

    她甚至从来不问元稹什么时候去向母亲提亲,什么时候娶自己?

    厮守一段时间后,元稹的考期到了。为了前途,他必须进京赶考。

    临别那夜,崔双文依然如约前来,却又不说话,元稹一时叹起了气。

    见元稹一脸愁苦崔双文这才委屈地说道。

    “最开始,是你主动追求我,到现在,也是你主动要离开我。既然如此,你又有什么愁眉苦脸的的呢?但您既然不愉快,我没有什么可用来安慰您的,只是您常说我会弹琴,以前害羞,没有满足您的要求,如今您要走了,我就满足您的心愿吧。”

    于是擦好琴,弹起《霓裳羽衣曲》的序曲。

    琴声哀愁怨恨,才弹了几声崔双文却又突然停止,丢开琴,泪水涟涟,跑回了自己房里,再也没出来。

    第二年,元稹考试不中,依然留在京城里继续备考。

    虽然长安城繁华如烟,遍地美人,但他依然惦记着崔双文。

    崔双文收到元稹的书信以及一堆装饰品,感动不已,随即将自己贴身佩戴的玉环随信回赠元稹。

    “难得你心里还有我,可是女为悦己者容,你不在我身边,我打扮得再美,要给谁看呢?”

    这时的崔双文不像当初那样将爱情拿捏得恰到好处,反而有一种陷进去了的感觉,可能这便是动心了吧。

    她在信中甚至卑微的说。

    “当初是我主动要跟你在一起的,你不必为此耿耿于怀。如果你一心追求复兴家族的大业,无法坚守昔日誓言,我会默默祝你成功;我只恨我自己过于卑微,碍于道德礼数,不能将自己献身于你,现如今饱受相思之苦也都是我自作自受,所以你也不必太过思念我。”

    可是在爱情中活得卑微是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在友人的举荐下,元稹结识了当时的朝中大臣韦夏卿。

    元稹相貌不凡、文采卓绝,早就引起了韦夏卿的注意。

    韦夏卿有意将他招为婿,元稹虽没有一口应允,却频繁出入韦府。

    两年后,在韦夏卿的大力举荐下,元稹终于及第。

    在权势面前,获得功名竟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而易举,尝到甜头的元稹动摇了。

    一边是无权无势的崔双文,一边是权势滔天的韦家。

    元稹最终选择了成为韦家的乘龙快婿。

    当元稹的好友听闻他最终与崔双文断绝了来往,纷纷惊讶无比,问元稹为什么?

    谁料元稹竟然说。

    凡是绝代佳人,不危害她自身,就一定为害他人。如果崔双文婚配富贵人家,凭借着娇宠,不成云不成雨,就成为蛟成为螭,我不知道她会变成什么。从前殷商的辛帝,西周的幽王,拥有百万人口的国家,力量很雄厚,然而一个女子就可以破坏它,溃散他的民众,宰割他的躯体,至今仍被天下人耻笑。我的德行不足以战胜妖孽,因此只好克制感情。

    一年多以后,25岁的元稹与韦夏卿的小女儿成亲了。

    婚后不久,元稹进入秘书省,担任校书郎一职。

    元稹最终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并且韦丛还是一个温柔又贤惠的妻子,看起来爱情事业双丰收。

    但是元稹始终觉得人生不完满,他和韦丛的婚姻生活一直相敬如宾,却也寡淡如水。

    某一年,元稹路崔双文的住处,听说她已另嫁他人为妻。

    元稹有些失落,在崔双文夫家附近徘徊许久,最终还是敲开了大门。

    得知是元稹到来,崔双文却不愿与他相见,请丈夫代为转达了一首诗《绝微之》。

    “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崔双文明显是被当年元稹的绝情伤透了心,不愿再见他。

    辞行那天,元稹收到崔双文写给他的最后一首《告绝诗》。

    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这一次崔双文明确告诉他,以后他们最好后会无期,老死不相往来。

    804年九月,怀着对崔双文的愧疚,元稹根据他与崔双文的故事写下了《莺莺传》(崔氏小名莺莺)。

    一时间文人士子争相传看,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广为流传。

    只是他永远不会知道,当崔双文读到《莺莺传》时,会是怎样一番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