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那些事
繁体版

新乐府运动,魏晋风重现

    元、白仕途受挫,诗歌创作却迎来了高峰。

    永贞革新发生后,对现实的批判成为元、白早期政治生涯的共同底色,也影响了他们的诗歌创作。

    于是公元810年有了由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提倡的“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和元稹前文都重点说过,张籍和李绅还得介绍一下。

    前文说过张籍是孟郊的好友后来孟郊把他推荐给了韩愈,才走上科举之路的。

    张籍在韩愈的鼓励下,于799年(贞元十五年)进士及第,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接下来的五年他都没有官职,一直四处奔波谋生。

    806年,他终于等来了转机,调补太常寺太祝。

    太常寺是主管皇家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的一个部门,太常有丞(总管),商官有六太: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

    太祝具体做什么呢?《唐六典》中说太祝三人,正九品上,凡国有大祭祀,盥则奉匜,既盥则奉巾悦。

    就是说国家有大祭祀时,负责给太常端水净手递毛巾,太常将祝祷词敬上祠所,太祝等人跟随一起跪读祝文,礼成而焚之,以传达与鬼神所知。

    说到底太祝就只是个品级低下,俸禄薄微,与天子几乎不得见的底层小吏。

    这不,张籍便写诗感叹“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百般曲折好不容易做上了官,日子却还穷的像村中农夫一般,但终究在帝都有了落脚处,太祝这小吏之职虽卑微,但却没有勇气辞去。

    但也就是在那时他认识了一个人,他发现有一个人写的诗歌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这与他诗文的初衷很是贴合,那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正是他所追求的诗和远方!

    这个人正是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白居易,这段时期白居易初入官场,正任秘书省校书郎。

    张籍便想去拜访白居易,他写下一首《寄白学士》“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表达了自己想要结交拜访的心情。

    白居易收到后立即回复《答张籍,因以代书》“怜君马瘦衣裘薄,许到江东访鄙夫。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t很快向张籍发出了热情的邀请,鄙人不胜荣幸,今日天暖又得闲,我随时恭候您的到来。

    \t于是张籍拖着病体来了,这一见面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聊的畅快,白居易甚至清楚的记得每一处细节。

    后来为母亲守孝三年后回到长安的白居易,回忆起和张籍的日子还写下了《酬张十八访宿见赠》这首诗来感谢他。 

    \t当时白居易觉得张籍很是与众不同,并不是那热衷权势富贵,曲意逢迎之人,是一个值得结交之人。

    \t\t张籍说自己不擅长交集,平常只与韩愈来往最多,其次就是白居易了。张籍接着说我其实非常喜欢你们的诗歌风格,你推行的新乐府诗歌,多么有杜甫的风范…两人以道义相交,趣味相投,互相欣赏。

    白居易这才记得传闻说张籍是杜甫的死忠粉丝,为什么有这样的传言呢?

    原来张籍有一个怪癖,他不但喜欢诵读杜甫诗作,读完之后,还把诗稿一首一首烧掉,然后,将纸灰拌了蜂蜜,每天早上服用三勺。

    \t有一天,朋友登门拜访,恰巧遇上张籍在吃灰,朋友困惑不解,便问何故。

    张籍答道:“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咯!”

    杜甫是何等忧国忧民之人,“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喜欢这位偶像的张籍一时便入了白居易的法眼。

    自此,新乐府诗派加入了一个实力派诗人,白居易写劳动人民悲苦生活《杜陵叟》、《卖炭翁》,张籍就作《野老歌》。白居易写贫富悬殊阶级对立《轻肥》、《红线毯》,张籍就作《猛虎行》。白居易同情妇女不幸遭遇《井底引银瓶》,张籍作《妾薄命》……堪称并肩作战的战友。

    再说李绅,就是那个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人。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生于公元772年。在公元778年,年仅六岁的李绅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娘家。

    由母亲拉扯大的李绅,年少的时候,受尽了人间白眼与人情冷暖。

    \t由于家境贫穷,李绅年幼时经常吃不饱饭。但寄人篱下的李绅,反而化困境为动力,自幼便一边下地劳作一边学习四书五经,为改变命运而默默努力着。

    由于家庭困难的学子寄居寺庙读书是那时的民俗。所以生活窘境中的母亲,寻了一处远离世俗的寺庙,让他寄居在那里读书学习。

    聪慧懂事的李绅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寄居在寺庙里读书学习异常刻苦。

    据史载,李绅经常在苍松翠竹间刻苦读书,还尝试学写诗。没有纸来涂鸦咋办?

    毕竟是个小孩子,不懂人情世故,就在佛经上写。和尚们认为这是亵渎神佛的大逆不道行为,把李绅赶出了寺庙。

    估摸母亲那时已离开了人世,无处可去的孤儿李绅开始了漂泊流浪,年纪仅15岁左右。

    \t这也就不难解释,经常在饥饿边缘挣扎的李绅,对粮食是格外的珍惜。

    \t也正是如此,后来长大的李绅才会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

    贞元十七年(801年)秋,李绅赴长安应试,遇韩愈,韩愈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乐于助人。

    \t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举荐李绅于陆傪。那一年李绅因为与元稹、白居易因同年考试而相识。后来李绅落第,返回江南,游江浙。

    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在长安,与元稹宿靖安里第,元稹和李绅说到崔莺莺的事情,李绅有感作《莺莺歌》为这故事命题,后元稹的《会真记》便又称《莺莺传》。

    \t皇天不负有心人,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锜幕府。因不满李锜谋叛而下狱。李锜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t元和四年(809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二十首。

    \t\t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

    \t在白居易看来,文学家应该心忧天下,时刻关心时事,关注社会,文坛不能只有风花雪月,而没有民生疾苦。

    在写给元稹的那篇著名的长文《与元九书》中,白居易对新乐府运动做了总结,喊出了那句震古烁今的口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t后来白居易的诗中确实不断出现平民生活的影子。

    \t《杜陵叟》一诗中说,“那位家住在长安郊外的老农,年复一年地耕作薄田,那年收成不好,官吏们却还横征暴敛,逼着他交纳租税。农民没办法,只好抵押自家的桑树,出卖自家的土地,来换取些许钱财来交租”,此中滋味,真是“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t《卖炭翁》一诗中,宦官掌控的“宫市”更是明目张胆地抢劫。几个宦官将那位烧炭老翁的一车千斤重的木炭公然拉走,还装模作样地表示一下,“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那位可怜的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如今又该怎样度过寒冬?

    \t元稹不落下风,在京为官时也写了不少现实主义的诗篇,愤世嫉俗,哀叹民生,如《田家词》、《织妇词》、《西凉伎》等。\t元、白相互影响,诗歌创作风格不尽相同。陈寅恪先生认为,“白以简单晓畅为尚。若微之诗,一题数意,端绪繁杂”。

    \t白居易在京兆府工作还不到一年,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四月,白居易的母亲陈氏去世了。

    按照当时的制度,白居易必须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即所谓“丁忧”。丁忧的期限是27个月,服丧满27个月后,即可起复,重新安排职务。

    \t然而,白居易在下邽老家老老实实地呆了27个月,于813年七月除丧服,却迟迟没有等来起复的诏书。

    \t原来,就在白居易丁忧回家的那一年,李吉甫从淮南节镇回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再次执掌朝政,白居易除服之时,李吉甫正在相位,起复的事肯定是卡在李吉甫这里了。

    \t814年,此时白居易除服已经半年,却没有丝毫得到起复的迹象。

    到了二月,长安更是传来一个坏消息,和白居易关系甚密的前辈同僚、宰相李绛被免职,而白居易的死敌、大太监吐突承璀则从淮南监军任上返回朝廷,任神策军左军中尉,再次登上了权力高位。

    \t此时,白居易再也坐不住了,他给礼部侍郎崔群、中书舍人钱徽写信,请求他们帮忙。两人是白居易在翰林院时的同僚,交情不错,但他们不掌握人事权,更动不了李吉甫,心有余而力不足。

    \t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这年十月转机出现了,李吉甫病死了。\t十二月,韦贯之以尚书右丞为同平章事。

    韦贯之也曾与杜佑不和,又在元和三年的对策案中支持牛僧孺,与李吉甫不协,他和白居易倒是有不少共同之处,再加上崔群和钱徽从中斡旋,白居易起复的事情终于落实下来了。

    \t同月白居易终于等到了迟来的诏书,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正五品上)。不知不觉中,白居易离开长安已经将近四年。

    \t回首往昔,十余年间,白居易几乎把满朝的权贵都得罪了一遍。

    他在信中曾告诉元稹,他辛辣的讽刺让权贵们恨得咬牙切齿:“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

    闻《乐游原》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权要者切齿矣。”

    \t再次回到长安没有回朝的惊喜,只有惊吓在等着他,也许这些年和藩镇、宦官结下的矛盾终于不再累积,而是迎来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