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那些事
繁体版

十年被贬终诏回,一夕回朝却如梦

    805年冬,被贬的柳宗元与67岁老母,从弟柳宗一、表弟卢遵,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永州。

    虎落平阳被犬欺,柳宗元的官职没有半点实权,所以来到永州连职工宿舍都没有,在一个叫重巽的和尚的帮助下,他们才暂时寄居在龙兴寺内。

    \t政治上失意,身处龙兴寺的柳宗元却仿佛在佛教中寻求到了宁静与解脱,写下《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t这首诗写的就是他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取井水刷完牙,拂去衣上的尘土,悠闲的捧起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朗读。佛经义理可修养本性,只是人们多追逐名利。这禅院多么优雅清静,绿色苔藓连接竹林深处,我这才悟得是清静使我心旷神怡啊。”

    \t那时的柳宗元看起来至少还是乐观豁达,只是这样的生活老天也没让他安心过下去。一次寺庙香火被风吹燃,木制的寺庙瞬间烧了起来,连被子都给烧没了,幸亏跑得及时,柳宗元和其母才得以死里逃生。

    \t柳宗元写信给京城的朋友同事求助却不见回音,这样苦难的经历却无意激发了柳宗元天才的创造力,他开始拿小动物做文章,写起极具讽刺意义的寓言小说。

    比如后人较熟知的《黔之驴》,正是通过一只老虎和驴的对话讽刺那些本来无能却又喜欢惩治的人。

    \t由于居住在寺庙,再加上水土不服,生活条件艰苦,又缺乏医疗条件,柳宗元的母亲不久就染病在身,不到半年就病死在龙兴寺。

    \t老母的不幸病故,对处于政治失意的柳宗元无异是雪上加霜,更令他感到痛苦的是,他甚至不能亲自为母亲扶柩回长安归葬,只能由表弟卢遵代送。

    \t此时柳宗元的心情一落千丈,或许正如《江雪》中的那个老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孤”字一个“独”字又何尝不是说的他自己呢,。

    \t806年,唐宪宗改年号为元和,大赦天下。

    但春风不度刘柳关,柳宗元等八人不在其列,这还要怪当年心狠的皇帝在圣旨上特地加粗“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列”,意思是以后无论有什么沐泽万民的事都与你们无关,这显然是赶尽杀绝的节奏啊。

    \t人走茶凉梦微伤啊,连那些往日的亲朋好友也不再和柳宗元来往,接二连三的的打击让柳宗元的身体迅速衰弱,贫困的他甚至只能自己对照医书栽种草药来治病。

    \t混到这个地步的柳宗元或许还如怼天怼地的刘禹锡一般不忘初心,不忘那个伟大的政治梦,但他似乎已然向生活低头。

    在《冉溪》中,他表示“囚居到老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只愿在潇水冉溪边上选个居处。学习那东汉的寿张侯樊重,在南园种上漆树待它成材后悠闲制成器物。”

    缧囚终老无余事 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 种漆南园待成器

    810年,贬官五年之久的他在公余游览时发现了风景秀丽的愚溪,于是在溪水东南筑屋居住,写下了《溪居》。

    久为簪组累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t闲暇时与农田菜圃为邻,仿佛自己是个隐居山林之人。清晨时去耕作翻除带露的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仰望碧海蓝天而高歌自娱,远离世俗岂不美哉。可是这样的生活真是他所喜欢的吗,真的是长久被官职所累,多亏被贬来这南夷吗?

    \t家庭与事业的双重打击让柳宗元只能寄情于山水,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那深藏心底的痛,才能让他喘过这一口气吧。

    \t在游山玩水之间柳宗元不知不觉写下了永州八记,分别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t在永州,柳宗元治愈心情的方法,除了游山玩水还有读书。不信你看,这家伙直接写了一首诗,诗名《读书》。

    \t他在诗中说:“读书是为了使自己快乐,而不是为了名利。还奉劝世人要珍惜大丈夫的六尺之躯,不要被名利所驱使啊。”

    \t乍一看这哪是要教大家读书,简直就是变着法说:“你们这些权贵,都是小人。”

    \t这正说明柳宗元没有骗大家,他心里还是没有忘记曾经那个伟大的梦想,只是这些年他流的泪多了,连同那份傲气也一块流去了。

    \t看似早已隐匿山水,不问凡尘只求真谛,但他自己却说:“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淑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t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虽然“永贞革新”失败我被贬永州,但初心不改,只是通过描摹自然来寻求真谛而已,若是朝廷需要我,我立即拍马赶到。

    \t814年,被贬永州的第十个年头柳宗元真的接到了朝廷的诏书,一时高兴的连忙赋诗,“我现在就像身处美梦之中,比苏武归朝还要兴奋。”

    投荒垂一记 新诏下荆扉

    疑比庄周梦 情如苏武归

    \t途径汩罗江时,又情不自禁赋诗一首。

    南来不作楚臣悲 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汩罗道 莫将波浪枉明时

    当年被贬永州时,我就没像屈原那样绝望,因为我坚信,自己迟早会再被朝廷起用。希望汨罗江的春风助我早日回到长安,而我定努力报效朝廷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t815年正月柳宗元回到长安,早春二月,长安溺桥柳丝轻拂,驿路两旁鲜花盛开,柳宗元无限感慨地写了《沼追赴都二月至溺上亭》。

    十一年前难渡客 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 驿站开花处处新

    十一年前我是南渡灞水之客,如今则是四千里外北归之人。诏书赶在春暖花开时送来,归路上万物复苏,仿佛预示着我也将迎来新的命运,曾经的抱负在这一刻重新燃烧。

    \t然而命运弄人,柳宗元等人回到长安后在朝廷引起了激烈的争议,以韦贯之为首的一些大臣主张留用朝廷,而以武元衡为首的却坚决反对。

    \t此时刘禹锡一首嘲讽权贵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打破争议,对他们余恨未消的唐宪宗(柳宗元在立太子时未支持唐宪宗)最终听从了武元衡等人的意见,将柳宗元等五人,重新贬谪到边远地方去。

    这具体是个什么事呢,原来元和九年(815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奉诏回京,终于等来平反,日子好像又好起来了。

    \t次年三月,正好是一年中最美的春天。

    \t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t从前他们在长安,长安的市民们喜欢赏牡丹,每到牡丹花开的时节,都引得人人蜂拥而去观赏。

    \t可十年过去了,长安还是那么繁华,只是这年牡丹园却有点冷清,门票免费都没几个人。

    刘禹锡一打听,才知道最近长安出现了个新晋的网红景点,叫玄都观。

    据说有个道士在里面种了上百亩桃花,景色十分壮观,好多长安市民都放着牡丹花不看跑去玄都观看桃花了。

    于是刘禹锡与老友又一齐去长安城南玄都观看桃花,刘禹锡看到这赏花的人群趋之若鹜的样子,越看越像那为了名利巴结新晋权贵之人,而这桃花,可不正像当年踩着他们上位的满朝权贵吗?

    于是怼天怼地怼自己的他一时气愤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诗的大意为十年前我风光时那些桃花还没种下,这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还不知道在哪,你们这些权贵算老几呢。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t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t很快此诗得罪了朝廷中人,立刻上书说其讽刺了朝廷新贵。一道圣旨又将刘禹锡贬到播州(今属贵州),好在有裴度、柳宗元等人帮助,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逆臣刘禹锡不事本业,无事生非。胡乱写诗,诽谤朝廷。伤风败俗,惑乱人心。贬谪播州,以观后效。钦此。

    \t仅仅回到长安一个月,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柳宗元等人再次被贬,怨命运也好怨刘禹锡不知收敛也罢,这些都不过是过往云烟,柳宗元都欣然接受了,就算心有不甘那又能怎样?

    \t当时,刘禹锡上有八十老母,而他任职的播州路途崎岖,其母怕是还未到播州就要因路途颠簸而死。柳宗元为兄弟两肋插刀毅然用自己的任职与刘禹锡对调,在讲义气这块真没的说。

    \t最后是在柳宗元好友裴度的说情下,皇帝才把刘禹锡改贬为连州刺史。

    \t命运使然,他去柳州的这条路正是一个月前进京的旧路,也是十一年前被贬南下的那条路。

    \t柳宗元感慨万分,在衡阳与刘禹锡分别时写下《重别梦得》赠别。

    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邻舍翁

    \t回顾往昔,两人同科进士及第,又同因为“永贞革新”失败同时被贬,元和九年才各从贬所回京,奈何第二年又同时被贬分隔东西。

    此时此景柳宗元终于用此诗深情表白刘禹锡:“如果皇帝还有点良心准许我们回家种田养老的话,我们以后就住一起当邻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