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那些事
繁体版

诗鬼李贺的短暂一生

    从816年回顾过去的二十几年,有一位如王勃一般英年早逝的诗人不得不提,那便是诗鬼李贺。

    790年,洛阳昌谷一个破落院子里,一个身体瘦弱,面色苍白的孩童降生,老李看着怀中的孩子半喜半忧,苦思半刻取名李贺字长吉,就是希望他能长长久久的健康幸福。

    其父叫李晋肃,是李唐宗室远枝后裔,可经过多年动乱,李家早已经家道中落。李晋肃先是雇“边上从事”,后任陕县县令,工资少的可怜简直就是个蓝领,家中只剩薄田一亩,茅屋几间,还常有恶吏上门催税逼交房租,混的是一塌糊涂。

    ……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送韦仁实兄第入关》

    虽然家庭贫穷,但作为皇家血脉,李贺还是挺自豪这个身份的,就像刘备喜欢自称中山晋王之后一样,他给自己霸气署名“唐诸王孙”。

    李贺自幼就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四岁习文,五岁学诗,聪明也就算了关键这家伙还贼勤奋,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童年时期的他经常一早就背着小挎包骑着小毛驴,到附近的山水中搜罗诗歌素材,一有灵感涌现便马上记下来放入囊中,等傍晚回到家立即筛选整理最后作成诗,工作时间直接拉满,要是放现在那就是单位里的劳模。

    可他母亲见到本就身体枯瘦的儿子又这般劳累,那是十分心疼啊,劝说的话差不多就是,“儿子你这是在用命创作啊,咱们还是提倡劳逸结合吧。”

    但李贺哪听得进去,一想到自己这大病过的身体指不定活不了多久,要想在有生之年出名可谓路途遥远,于是撸起袖子就是干。

    声名在外的李贺,经常被人上门求作诗,李贺很是好客,明了来人的诉求后一边思考一边打草稿,没多久一篇诗作就完成了,大手一挥“下一位”,那速度颇有曹植“七步成诗”的风范,从此又多了一个创作快的标签。

    创作归创作,虽然这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偶尔还能旅个游,但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当然还是考取功名最后当官。经过十数年的备考,一晃李贺都17岁了,正是少年意气风发时,是时候为前途考虑了。

    17岁的李贺就此进东都洛阳赶考,做为寒门之后的他在众多同行人的口中总是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韩愈。

    韩愈何许人也,那时的韩愈是大唐国立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官居五品,活脱脱一个大教授。人家不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最难能可贵的是还善于提携有才之士,在寒门学子中那就是天降的贵人啊。(808年韩愈以国子博士的身份前往洛阳)

    而且韩大教授非常有耐心,面对送来的作品一一品读,给出建议,看到好的还不忘发到微博帮忙宣传一波,试问这样的老师哪个学生不爱呢?

    高考前夕,无数人拿着自己的作品来给韩愈欣赏,希望得到大教授的肯定,而李贺便是这其中一人。只是这队排得实在有点长,直到下班也没轮到他。

    回到家很是疲惫的韩愈本想上床歇息,可看着桌上的一堆作品又决定再熬一会,看着看着翻到了一篇《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在边塞诗盛行的中唐这首诗不同于高岑、卢纶那般气势磅礴可谓想象丰富、构思新奇。韩愈立马将此诗分享给皇甫湜(shí),没想到平日高傲的皇甫湜看了也是大为赞叹,两人一看署名摸着胡子大笑,“李贺这小子真心不错啊。”

    当晚韩愈便与皇甫湜约定,次日就去造访李贺,会他一会。

    次日见到韩愈、皇甫湜的李贺那是高兴的泪流满面,可两位大人显然不是来蹭饭的,是想当面考一考这李贺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不是请别人代笔的。

    李贺一听这不是机会来了吗,立即作出一首《高轩过》,又是拍马屁又是诉苦。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有谁会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呢,韩愈、皇甫湜看了诗很是高兴,于是邀请李贺同乘马车,在酒楼里一醉方休。后来这事一传出来,李贺算是彻底火了。

    在李贺时来运转之时,然天有不测风云,其父病逝的噩耗很快传来,按规矩李贺得回家守丧三年,第一次科考还没开始就此宣布结束,一切就好像黄粱一梦。

    810年,守孝期满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他在应试时写下《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13首诗词中不乏“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等佳句。

    那年秋天,天气微凉,河南府衙前,一群人围在衙门门口看榜,李贺被挤在后头就是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啥。这时一位同学从前方探出头来,看到李贺连忙双手作揖,“恭喜李兄,府试第一。”

    不知道李贺长什么样的人听到这话立马投来目光,“原来这就是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李贺,果然一表人才。”

    只是等到秋试的时候,命运又和李贺开了一个玩笑。李贺左等又等都没有等来准考证,一问才知竟然是有人举报他犯父讳,吊销了进士准考证。

    不得不感叹这人与人之间的恶意竟如此之大,嫉妒就算了,连理由都找得如此荒唐,真是无所不用极其。

    那咱就来说说啥是父讳。避讳,是古时社会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一套严密的规则。《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总之就是说李贺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谐音,他为了避父讳,终身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韩愈听说了李贺这件事气得直拍桌子,简直是岂有此理。韩愈太知道一个人走到这一步有多么不容易啊,想当年他十九岁取得乡贡资格后,第一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不第。第二次,不第。第三次,还是榜上无名。终于第四次参加考试,进士登第,却已经二十五岁。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接下来等待韩愈的是吏部授职铨选考试。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落榜。第三次,仍然榜上无名。其间韩愈四处上书自荐,到处拜谒奔波,依然毫无音讯进展。那时的韩愈常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或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32岁这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终于通过铨选,才正式走上仕途之路。

    回顾往昔,韩愈同情之心顿起,于是悲愤中写了一篇《讳辩》声援李贺,在文中发出了犀利的质问:“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那要是父亲叫‘仁’,儿子还做不做人了?”

    在韩愈的帮助下李贺最终得到了去长安考进士的机会,只是结果却是落榜,理由还是老生常谈。李贺感到心灰意冷,他知道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考进士了,命运弄人啊。

    困守异乡的李贺自恃有经世之才,早晚会被皇帝赏识,只是如今怀才不遇,于是写下《致酒行》为自己喊冤,希望皇上能看到。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友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想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可后来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我是个执迷不悟的人,但听到这一席话才茅塞顿开,犹如雄鸡一声啼叫,天下大亮。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归途中,他又愤然写下《出城》一诗,说自己就像带伤飞回的乌鸦,回到家固然温暖只是没法带着官印回去很是遗憾,当人问起为什么时只能对着镜子独自哭泣这命运悲惨。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回到家后他一直郁郁寡欢,最后干脆直接病上了。不过半年后从长安很快寄来了医病良药,在族人的推荐下李贺最终谋到一个职位——太常寺奉礼郎。

    奉礼郎的职责,是主持朝会、祭祀和巡陵活动仪式,在百官跪拜时充任前导,招呼摆设祭品,引导大家进入位次并行跪拜之礼。当公卿巡行皇陵时,引导仪仗队和吹鼓手,主持祭祀。

    这是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从九品上。李贺虽不兴奋,但毕竟是入仕了,等到要去赴任时病也就轻了,最终离开老家来到长安。

    当时的太常寺,位居宫城的南部,上班途中,要路过许多朝廷衙署。李贺走在大街上,常看到政要官员往来其中,前呼后拥很是威风,而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公务员,不坐轿不骑马,身后也没有随从,每天步行去上班,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是既来之则安之,期间李贺也常与张彻、沈亚之、崔植等文人交往散心,虽然仕途不顺却还是写了不少诗。

    在京城李贺听闻梨园的艺人李凭善弹奏箜篌,技艺高超,连皇帝听了都沉醉其中,于是写下了这首《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好友沈亚之考取功名失败准备回家时,他因为没有买酒设宴送别,只能写《送沈亚之歌》赠别,来表达慰问。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只是上班的日子越久,李贺越发觉在太常寺干事的都是些屡试不第的纨绔子弟。这些人吊儿郎当,整天发牢骚混日子,不是白天在外面闲逛,就是晚上在青楼里喝花酒。他实在不屑与此类人为伍。

    学问在这里压根就没有任何用处,只要记住神灵的牌位和祭器的名字就行了,遇到什么祭祀活动,先把神位排列好,再把百官位次排列好,最后再把面部表情整得严肃些就行了。这样的岗位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浪费生命。这不是做官,是受折磨。

    一个晚上李贺在大明宫内擦拭完金铜仙人后,迎着月光坐在桌子前,看着这光亮亮的铜像想起了当年汉武大帝认为饮露水能长生不老,于是铸了这金铜仙人,而铜像手里托着的叫承露盘。

    想起三百年前曹丕之子魏明帝继位也想要长生不老,于是派人把金仙铜人从长安搬迁到他洛阳的宫殿。夜晚的未央宫早已残破不堪,一众五十余人的队伍在礼官的带领下用马车开始装铜人,马车一点点往宫外远去。

    突然队伍中一人大喊一声,在西风萧瑟里显得怪吓人,礼官快速前往查看。在惨白月光中礼官也险些吓了一跳,原来铜人的眼睛此时竟然流出了银白色的眼泪,铜人竟然哭了。

    李贺想起这铜人被迫离开长安而悲伤流泪,几年前他又何尝不是饮恨离开长安,一时心酸写下《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茂陵里埋葬的汉武大帝,好似深秋落叶倏然离去,夜里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天亮却杳无踪迹。画栏内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散发着阵阵幽香,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已是苔藓满布。魏国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里。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回想起往日的君主,眼中凝结的泪水如铅水般沉重冰凉。

    只有枯衰的兰草在通向咸阳的古道送别,面对如此兴亡盛衰的变化,上天若是有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吧。独出长安的金仙铜人,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渐渐的连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写下这诗的李贺当时才二十四岁,做官的这三年里,他意志愈加消沉,由于接触祭祀鬼神过多就连他写的诗,不是荒凉鬼域,就是飘渺仙境,不是衰败杨柳,就是嘤嘤鬼哭。

    他的性格本就高傲且孤僻,只与少数朋友往来,所处的环境加上心结缠身,他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他经常咳血,做噩梦,看医生却又看不出什么缘由,只能吃着那些不知名的中药,以至于他在《昌谷读书示巴童》中吐槽“我的身体如此孱弱,夜晚寒风袭来时屋子里都是药的味道。”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他面色枯黄,甚至还中年脱发,在诗里悲痛的写:“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怜悯自己的同时他又倍感孤独,他平时能看的景色甚至只是坟前乱飞的萤火虫,如果不看《感讽五首·其三》哪能知道他有这么惨。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在恶病缠身与心理郁结的双重压力下,他经常写出一些怪异吓人的诗句,比如“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等。也难怪后人会称其为“诗鬼”,这些诗句看着就让人心寒胆颤。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辞去了做了三年的奉礼郎,决定养病。在此期间他一路南下,去过金陵、湖北、杭州、广东,后又经湖南、湖北回到洛阳老家。

    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吟颂江南风物的诗,如《湘妃》、《湖中曲》、《莫愁曲》等,还写了一些追怀前朝往事的作品,如《苏小小墓》。这些诗篇,都以崭新的视野,丰富了唐诗画卷。

    病居家中的他依旧不忘创作,写下了《南园十三首》中的多首诗,也是那时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决定弃笔从戎,投身沙场建功立业。那高适年过半百才投笔从戎,最后却能封侯拜相,而他李贺又凭什么不行,于是他写下这首《南园十三首·其五》勉励自己。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于是,病情好转之后他立即前往潞州,经好友张彻的推荐,在昭义军节度使的府中,当起了幕僚和参谋。

    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精通经史,军法严明,在征讨叛将的战役中有功,而潞州又是重镇,战略地位重要,正是李贺梦想建立军功的理想之地。

    张彻是韩愈的侄女婿,与李贺的交情很深,他热烈欢迎李贺的到来。李贺在潞州,主要帮助张彻搞文书工作,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职务,说得好听点,是帮办文书,说得不好听,就是寄人篱下而已。

    李贺在潞州过了25个月的平静生活,其间写的诗又多又绮丽,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这时期的诗惯用浪漫主义,表现忧国情怀。

    由于朝廷软弱,藩镇跋扈,他所在的部队一直遭受种种冷遇和排挤,三年之后,将帅请辞,行伍解体,李贺再度失业归家,最后一点幻想,也就此破灭。

    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驰骋沙场,考进士理想破灭后,建军功的理想也最终破灭。失意落魄的李贺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绝望。

    同年,离开幕府的李贺拖着病体回到故乡,发现早前自己种的兰花竟已不复存在,一时触景生情写下《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后卧病在床,高烧不退,也许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竟然梦见了天宫,写下《梦天》一诗。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空中飘洒滴滴雨点仿佛是玉兔、金蟾哭泣留下的眼泪,转而青白月光透过云层竟打开了月宫。而月亮像被露水打湿了一般带着光晕,我在桂花香的小径上碰到戴着玉佩的仙娥。仙娥们在说三座仙山下的沧海桑田,这千年来如同奔跑的骏马一样变化无常。于是我往下看这九州的烟火人间,才发现就连海水都像是从杯子里倒出的水一般,这天下实在太渺小了。

    梦里固然很美,可残忍的是梦醒了才发现自己已然气若游丝,恐怕连苟延残喘都不能。

    816年的深秋,27岁的李贺躺在老宅里,听着萧瑟的秋风看着窗外的冷雨,回顾着短暂的一生,写下了生命里的最后一首诗——《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当秋风吹落梧桐我心凄凉,残灯中秋虫的哀鸣在屋子里响起。我在想我死后有没有人来看我竹简上写的诗,不让它被虫子蛀空。今夜我还是因为留念这个世界而肝肠寸断,只是不知道以后的雨夜有没有爱诗之人来吊唁我?能在我的坟边给给读读鲍照的诗,让我的遗恨之血在土里化作碧玉。

    李贺经历过少年成名的辉煌、家道中落的苦伤、举仕无门的惆怅、从军无路的失落、孤独潦倒的绝望,最后在病痛中抑郁而死,短短一生,令人不胜唏嘘。

    李贺诗中多有“鬼神”,后人称李贺为“诗鬼词条”,他的诗也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其成就甚至可与李杜齐名,有人评价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太白有所不及。

    关于他的死我愿以李商隐《李贺小传》里那个传说结尾:李贺临死之时,恍惚间看到一位身着绯红衣、驾赤虬车的人从天而降,手捧用篆书写成的公文,对他说:“上帝新近修成了一座白玉楼,听说你文章写得好,让我前来请你上天去写一篇《白玉楼记》。”

    李贺虽然病入膏肓,也知道大限将至,于是以自己的母亲年老多病无人照顾为借口,极力推辞。来使笑着说:“你就不要推辞了,天上过的是神仙日子,比你在人间受苦受难强多了,跟我走吧。”随后,人们就看到一屡青烟冉冉升起,李贺跟着绯衣天使直上云霄,消失在茫茫天空。随即,年轻的诗人李贺瞌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