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那些事
繁体版

武元衡被刺,白居易仗义执言反被贬

    815年,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在大唐传开。宰相武元衡竟然在上朝途中遇刺身亡,凶手竟然能在宫中公然行凶随后全身而退,这真是天大的耻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得从削藩说起。

    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了,他的儿子吴元济秘不发丧,接管了军政大权。

    宰相李吉甫立即向宪宗进言:“淮西不像河北,四周没有援兵,朝廷用以防备淮西的常驻部队有几十万人,国家的人、财、物力都无法再维持,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t宪宗也意识到收拾淮西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正月下诏削去吴元济的官爵,并任命严绶为招抚使,会同宣武等十六道兵马讨伐吴元济。

    \t吴元济一边出兵抵御,一边遣使向成德的王承宗和淄青的李师道求救。王承宗和李师道上书请求赦免吴元济,遭到宪宗的断然拒绝。

    \t李师道很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当然不愿坐视朝廷平灭淮西,可同时又想保存实力,不想拿老本去帮吴元济拼命,一时颇为踌躇。

    他平日豢养的一帮死士见状,就向李师道献计:“打仗最急需的,莫过于粮食和物资。眼下朝廷的江、淮赋税都储存在河阴仓(今河南郑州市西北桃花峪),我等愿秘密前往,将其付之一炬,并招募一批人潜入洛阳,在闹市中抢劫商家财物,并纵火焚烧东都宫殿,闹他个天翻地覆。如此一来,朝廷还没来得及平灭淮西,就要先解救自己的心腹之患,这也算是支援吴元济的一个策略。”

    李师道闻言大喜,遂依计而行。

    \t此后不久,东都洛阳陆续发生了一些骚乱事件,令当地士民人心惶惶。这一年四月十日深夜,河阴转运院又突遭一伙身份不明的歹徒攻击,守卫十余人被杀,院中储存的钱三十余万贯、帛三十多万匹、谷子三万多斛全部被焚毁。

    \t消息传到长安,满朝震惊。大臣们纷纷上奏,请求皇帝罢兵,可宪宗坚决不同意。

    \t讨伐淮西的战争继续进行。然而,战况却并不理想。

    \t由于朝廷参战部队众多,号令不一,协调困难,因此一直没取得实质进展。

    五月,宪宗命御史中丞裴度到前线去慰劳军队,并视察战况。裴度回朝后向皇帝表示,局势仍然对朝廷有利,平定吴元济只是时间问题。宪宗遂坚定了讨伐的决心。

    \t李吉甫在前一年十月朝廷对淮西开战不久就病逝了,此后宪宗便把用兵事宜全部交给武元衡负责。

    王承宗遣使入朝替吴元济游说,武元衡将使者轰出了中书省。王承宗恼羞成怒,一再上书诋毁武元衡。

    这一年六月三日,一个与平常并无不同的夏日清晨,天还没有亮透,武元衡就已经行色匆忙地走在上朝的路上。

    \t前线战事吃紧,事务异常繁忙,所以武元衡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武元衡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宁静的早晨,一场杀身之祸已悄然向他袭来。

    \t武元衡和几个侍从刚刚走出他所居的靖安坊的东门,前方的薄雾中突然射出几支利箭。侍从们大惊失色,当即逃散。还没等武元衡反应过来,几个身手矫健的刺客就已经冲到他的坐骑前。

    一道刀光闪过,武元衡的头颅瞬间落地。

    \t刺客捡起首级,扬长而去。

    \t就在武元衡遇刺的同时,另一位主战派大臣、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通化坊遭到了行刺。

    不过,裴度比武元衡幸运。刺客的刀虽然砍在了裴度头上,但裴度头戴的毡帽极厚,所以只是受伤,并没有死。被砍伤的裴度翻身落马,掉进路边的阴沟里。刺客正欲冲上去再补一刀,却被裴度的侍从王义从背后一把抱住。

    \t王义死死抱住刺客,同时大声呼救。刺客惊恐,慌忙一刀砍断王义的手臂,夺路而逃。

    \t这场突如其来的恐怖行动震惊了整座长安城。

    \t居然有人敢在天子的眼皮底下砍了当朝宰相的脑袋,还砍伤了另一位大臣,这无疑是对朝廷的极大藐视和挑衅。

    几天后,得意扬扬的刺客又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他们居然致信给负责抓捕的金吾卫和长安府、县两级衙门,说:\t“谁先急着抓我,我就先把谁干掉!”

    \t相关的各级官员接到刺客的恐吓信,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

    \t随后,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停滞。各级衙门仿佛开始了一场缉拿凶手的比赛——不是比谁先抓到凶手,而是比比看谁的动作更慢。

    \t因为大家都不想成为下一个武元衡。

    宰相武元衡被刺后,白居易不顾自己东宫官的身份,第一个站出来上书言事,亟请捕贼雪耻。

    \t后来,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越权站出来?他说,国辱臣死,这样前所未有的事,就算职位再卑微,也不当默不作声,而应倍感痛愤。

    \t其实,早在六年前,白居易就对包藏祸心的李师道有过看不过眼的事。当时,李师道奏请用私人钱财收赎太宗朝名臣魏徵的旧宅,以此为自己树立形象,捞取政治资本。对此,唐宪宗宣称“甚合朕心”,并让时为翰林学士的白居易撰写《与师道诏》。

    \t白居易借写诏书的机会,表达了他的意见。他说,魏徵是先朝忠臣,其宅第是唐太宗特赐,李师道是什么人,竟有资格收赎魏徵旧宅?他建议,收赎魏徵旧宅这件事,不能让李师道参与,而要中央以官钱收赎,归还魏徵后人,以表彰忠臣。

    \t史书记载,白居易的意见最终被采纳。这才避免了世代叛逆的李师道,出钱为忠臣魏徵的后裔济穷这么讽刺的事情发生。

    \t然而,这次面对李师道指使的刺杀宰相案,朝臣们的所作所为却远远出乎白居易的意料:他们对刺杀案沉默不语,但对白居易的仗义执言却一点儿也不沉默。

    \t他们安在白居易身上的第一个罪名是,宫官不当先谏官言事。就是说,谏官没讲话,他却先讲,不应该。

    \t这基本是一条莫须有的罪名。白居易后来申辩说,“朝廷有非常之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

    \t意思是,我自认所作所为出于忠愤,你们说我狂妄,那也无所谓,但要以此给我加罪名,确实就过火了。

    \t然后,平素憎恶白居易的人,又拿他四年前去世的母亲做文章,给了他另一条罪名:伤名教。

    \t这些权贵诬陷他“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白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

    \t名教,即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礼教。这种恶毒的毁谤,目的是构陷白居易犯了有悖人伦的“不孝”大罪。

    \t白居易的母亲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确实是堕井而死。不过,白居易对母亲十分孝顺。他当年高中进士后,未参加完长安城的一系列庆祝仪式,就赶着回家,为了将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母亲。

    \t权贵的中伤,使得白居易有口难辩,悲愤莫名。

    \t最终,白居易遭到贬官。先是叫他去做长江以南边远地区的刺史,接着,一个叫王涯的中书舍人落井下石,说白居易的罪太大,不配做一州之长,于是追回前诏,改作“江州司马”。

    \t白居易的至交元稹听闻友人遭贬江州心痛不已,身在病中的他提笔写下一首广为流传的凄怆诗篇: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t王涯本来是白居易以前在翰林院的同事,在元和三年(808年)的对策案中,白居易作为复策官极力维护原来的结果,其实也是在帮助王涯。

    如今王涯竟然恩将仇报、落井下石,可谓卑劣,这对白居易的精神打击是十分巨大的,也让白居易深刻领略了世道人心的险恶。

    王涯之所以做出这么阴险的事情,显然是在讨好吐突承璀和当朝宰相,果然,一年之后,王涯就取代了韦贯之,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登上了宰相之位。

    \t这次遭贬谪的经历,几乎完全改变了白居易的人生走向。

    \t在谪迁中,他常常以“忠而被谤”的屈原、“明时见弃”的贾谊自况,可见其承受的冤抑与忧愤是何等深重。

    \t或许当年他以笔怒斥一众权贵时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一天,如今早已不再是清臣当道的大唐盛世,或许是他天真了,又或许是他也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t正如元稹被贬江陵时写下五首《放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次白居易也写下五首《放言》相呼应。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t这便是其中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和事物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t白居易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真相大白,被世人所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