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十八章 琐碎的家事

    小贾就坐在那里,听着秦淮茹从冬至说到元旦,家里肉票还有多少、糖票还剩几张,副食本上的哪些东西还没买,地窖里的大白菜、雪里蕻还能吃多久,又说到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年礼该怎么准备,今年有了新房子,年该在哪儿过,絮絮叨叨地,家常而又琐碎。

    今晚没有停电,炕那边的灯略有些昏黄,隔帘这边的荧光灯管亮一些,灯光下,秦淮茹时而翻翻账本,时而数数粮票,声音时高时低,这就是过日子啊。

    曾经的贾公子,很少有这种体验。从小家里就把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事务,都安排妥帖了,从保姆、厨师、司机、保镖到生活秘书,都是专业的。如果他想,甚至上个厕所,都可以不用自己动手。

    他不是长子,家里不需要他出什么力,更不需要他去联姻,他可以顺着自己的心意,自由自在地选择成长的道路,好在没有长废。他学习过很多东西,在某些方面,甚至成为专业领域里的顶尖存在,让家里也引以为傲。

    直到他在学校图书馆,遇到了女管理员,被武力镇压,于是,从家里安排他的生活,转变为由那个胭脂虎来安排。保姆换了、生活秘书也换了,富态的身材、国泰民安的面庞,尽管还是专业的,可他有点小小的不开心,但也没有反抗,他知道,那将会是徒劳无功。

    在眼前的这个家里,一切变了,得由他贾公子来安排了,他得挑起家的重担,他就是这一家老小的主心骨,而他,也愿意让这个家更好些。

    张老太坐在炕上,手里有一下没一下地做着针线,心思却飘得很远。看着旁边的小槐花嘴里就没停过,她有些羡慕、又似乎有些嫉妒。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这个孙女,无忧无虑,除了刚生下来的时候,吃了几天苦,也仅仅是那么半年多的光景,之后,家里就慢慢富裕起来了,小孙女就开始了泡在蜜糖里的日子,这种转变的根源,只因为她有个好哥哥。

    张老太知道孙子不亲近她,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在孙女出生的那个冬天吧。家里没吃的,让儿媳妇出去借,她不肯,自己掐了她几把,孙子看见了……

    对,就是从那时候起,在家里,她再也没听贾梗叫过她一声奶奶,只把她称作您或者老太太,给外人介绍自己,也是说我们家老太太。

    她也很羡慕秦淮茹,或者说是嫉妒。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赶上好光景,自己的儿子也不如她的儿子。但是,她贾张氏没输。她留心过,孙子除了在外边给人介绍的时候,说一声这是我妈,好像在家也没怎么叫过她秦淮茹。

    人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贾梗正是从七八岁开始变得老成持重起来,有时候,他那双眼睛让人不敢盯着细看,她知道,孙子将来是能成大事的。也打那起,自己这个家的天变了,秦淮茹开始仗着孙子的势,再也不服她的管教了。

    但,那又怎么样,家就交给她秦淮茹管好了,自己慢慢上年龄了,享享清福不好吗。

    再不亲近,那也是自己的孙子,家里的每一份收入,每一处房产,孙子都告诉过她,甚至还有秦淮茹不知道的。就像花梗胡同的院子,房本上是她贾张氏和槐花的名字,韩家胡同的房子,房本上是她和小当的名字。家里的第一分产业,也是自己本家兄弟帮着经营的。可逢年过节,孙子给家里拿钱拿家用,她秦淮茹劳心费力的,不也没见比她贾张氏多多少。她贾张氏没输!

    没有人留意张老太的想法,小贾在听过秦淮茹的絮叨后,便告诉她,不用她操这个心了。

    明天中午,后海那边会包好饺子送过来,晚上那边还准备一席饺子宴,因为饺子宴里,有许多现炸现蒸的花色品种,就不送过来了,自己全家人一起过去,一是让张老太也看看房子,再就是顺便品尝一下陕派美食。

    过年前三天,学校考试,元旦连着第二天礼拜天,一共放两天假,可以在那边摆上两三桌,办个温居酒,顺便把何师傅和冉任老师的事情了结一下。

    这话,招来的是秦淮茹的白眼。

    原本小贾是不准备温居的,可这不是见着隔壁老王了吗,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亲近是应该的,何况人家还管着那一片。当然不能只请老王,他家里只有个闺女,一个人会孤单的,一起请好了,否则显得咱们不近人情。至于别人,把相亲的何师傅和冉老师请上,其他人让秦老娘自己先考虑,再看再议。

    对秦淮茹所说的年礼什么的,贾公子表示,把粮本、副食本、煤本,油票、布票、糖票这些都放到家里就好了,放寒假前后,他会请人帮着采办好,年礼也会一起采买。

    另外,让秦淮茹这两天看看,家里的布料还有多少,够不够给一家老小,再添置两身衣服的。

    拉拉杂杂、林林总总,小贾和秦淮茹两个人直说到快十点,才理清头绪,洗漱了,一家人睡下。

    第二天中午,饺子就送过来了,老靳这次没有进院子,只把食盒交给小贾,告诉他晚上还有好的,然后骑着车子跑了。

    那边准备了荤素四种馅,荤的是羊肉和大肉,素的是韭黄和萝卜的,蘸料汁也准备好了。还准备了一道烧三鲜和一只香酥鸡。味道自不必说,怎一个香字了得。

    饺子,在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可若是问哪里的饺子做的最好,恐怕很多老饕,都会提到长安城的饺子宴。尽管刚刚吃过,就只中午这味道,也让小贾对晚上的美食,很有些敬畏和期待。

    今年学校放假早,马上就要期末考试,其他学生临时抱佛脚,抓紧最后这几天拼命冲刺,希望创造点奇迹,这与小贾无关,他按照自己的喜好看书、学习,老师也并不管他,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

    和小当回到家里,张老太已经和槐花收拾好,就等着出门了,六点出头,秦淮茹到家,一家五口直奔后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