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的舅舅是皇帝
繁体版

第90章:上房

    “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吗?”

    朔方太守府外,刚刚接到圣旨的曹襄,转头向着身后的董仲舒问道。

    韩安国到底是在长安说话颇有分量,而且就这人选的事,一般人也争不过自己。

    所以早在曹襄下定心中的想法之后,便立刻让人安排准备起了此次所需的东西。

    当然,朔方距离太远,东西肯定不能从这边往南调。

    好在有着四海酒坊之前的关系网,虽说还不至于控制全国各地,但在荥阳河北这些地方,还是有些能量的。

    “消息已经派人加急送过去了。公子到的时候,东西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曹襄点了点头,转而看向另一边的卫青。

    曹襄离开朔方,自然头顶上不能再挂着朔方太守的职位。

    朔方这地方又太过重要,何况还有这么多匈奴人在,不安稳的因素很大。

    一旦朔方出现大乱子,极有可能直接威胁到长安。

    青州的匪患虽然闹得凶,但起码距离长安还有千里之遥,中间又有层层关险阻碍,基本威胁不到长安。

    朔方却完全不同。曹襄如今走了,这么重要的地方,必须要有其他人接过这个单子。

    朝中对于新的朔方太守的人选讨论甚烈,虽然大家都对平阳侯府的种种做法表示不耻,但对于朔方这块儿巨大的肥肉,没有人不眼馋。

    谁都想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安插上自己的人手。

    曹襄当然早就知道朝中这些官员的秉性,朔方如今是他手下极为重要的一片土地。

    不说各种新的产业都在此处生根发芽,就连他最为倚仗,也是最为看重的四海学堂,同样在朔方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曹襄当然不会这么轻易的看着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所以他在上表的同时,也推荐了下一任的朔方太守。

    而他推荐的这个人选,不仅可以继续沿着,自己之前所定下来的策略方针发展朔方,同样也是刘彻极为信任的人——卫青。

    卫青唯一的姐姐在宫中嫁给了刘彻,此时又已经为刘彻诞下一子,在后宫当中可谓是如日中天。

    相对应的,卫青在前朝被提拔一二,其他人也说不出来什么错。

    至于卫青和刘彻两个人间的信任,说句大实话,刘彻信任卫青,甚至要比对曹襄都更为信任。

    卫青这个人选一提上去,其他的不敢说,但绝对会得到刘彻的大力支持。

    而在朝中能够得到刘彻的大力支持,那基本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朔方就要靠你一个人了。”

    “卫青惶恐。”

    卫青连忙低头拱手。

    他说这番话虽然有客套的成分在,但也不全是客套。

    朔方如今的发展和运行的模式,实在是让他有些看的云里雾里。

    其他地区的发展都是最普通的种地,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

    用官场上的话术叫做劝课农桑。

    朔方这地方却完全不同。虽然也同样有耕地以及种地的农夫存在,但占比却并不算很多。

    其他大多数的朔方百姓,都在从事着诸如造纸,制盐,炼铁等各种各样的产业。

    甚至一个个家庭当中的许多妇人,都在朔方官府所营办的毛纺工作。

    同时这些在给官府工作的妇人。官府还需要承担这些人的吃食,以及按照月份给她们发放工钱。

    卫青曾经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些女人的工钱是按照她们自己的工作量来计算的,诸如能够处理多少羊毛,羊皮,纺织多少件毛衫等。

    但大体上来讲,一个在官府工作的女人,一个月光是从官府这里得到的工钱,就有五百钱。

    他之前在平阳侯府的时候,一个月都分不到这些钱。

    如果把这些钱按照长安的粮食价格,全部换做粮食的话,那可是足足一百多斤,接近两百斤的粮食。

    即便是按照一家吃五斤粮食算,这些粮食也够整整一家人吃上一个多月,而这仅仅是这一个女人一个月的工钱。

    最要命的是,这些人还是吃着官府给她们提供的吃食,相当于她们的一家人的口粮当中,还要减掉她们自己的份额。

    这相当于一个女人在官府工作一个月,就可以养活全家老小,甚至还有不少的富裕。

    这可是一个女人啊。

    卫青在好不容易算明白这笔账之后,整个人都混沌了。

    他并非认为女人无用,像他在小的时候就是靠着自己的姐姐拉扯大的。

    但正是因为他自小是依靠姐姐拉扯淡,他才深深地知道,女人的能量实在是太过弱小。

    像他在小的时候,就没有吃到几顿饱饭过。

    也是等他慢慢长大,开始能做一些事情之后,他和自己姐姐的条件才有了好的转变。

    可是现在突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女人就能够养活好一个家。

    而且还是不止一个女人能够做到,是一群人都能够做到。

    简直不可思议。

    而且在这些女人出去工作的时候,他们家里的男人同样没有闲着。

    无论他们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还是在其他的工坊里面干活,这些男人普遍能够拿到的工钱,是这些在毛纺中工作的女人的小一倍多。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把这些工钱换成粮食来计算的话,即便这些人生活在长安,都足以算得上是小有富裕了。

    卫青都不知道朔方如此野蛮的发展,到底是好是坏。

    他更担心自己接任了这个太守的位置之后,朔方会在他的手上出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他是真不想接这个位置。

    或者说是不敢接这个位置。

    “朔方如今一切已走向正轨,之前的东西我都跟董先生交代过了,聂元同那边的事,你大可以和董先生询问。”

    “至于其他的,也无需劳忧什么,只需对这些匈奴人多加注意。”

    “当初借着军臣单于叛乱一事,我已将匈奴人当中的那些不愿归降于我大汉之人除去,如今剩下的大多不会主动生乱。”

    曹襄上前拍着卫青的肩膀道:“我这次走,张次公给你留下。有你们二人统兵在,朔方我可放心矣。”

    …

    邺县。

    这里距离黄河决口的瓠子口仅有百里之遥,算是距离瓠子口最近的一座大城了。

    邺县以南的百里路程,再无一座大城可以找到。

    “将军,咱们为何不等等后面的人马,一同前来,而何必要孤身前来呀!”

    曹襄此行被朝廷加封为平寇将军,都督冀州,青州,兖州三州军事,专职平定青州匪患以及黄河决口二事。

    赵来喜虽然已经因为斩获匈奴单于的首级,而被封为威侯,但跟在曹襄身边,还是熟悉地以下臣自居。

    “放轻松。”曹襄颇为淡定的夹了口菜,放到自己的嘴里嚼起来。

    和他面前的赵来喜,眼睛就没有离开周遭环境一眼的态度截然不同。

    “这里是黄河北地,没什么受灾的地方,自然也没有匪患。”

    “我这么大个活人在这,难道还能出什么事不成?”

    “这可说不准。”

    赵来喜完全没有因为曹襄的几句话就放松警惕。

    出来之前,他原来的上司,同样以军功被封侯的张次公,就百般的嘱咐过他,要他这一次出来的时候,在路上机灵着点儿,绝对不能让公子受到一丁点伤害。

    赵来喜自身也将这一次的任务看的很重。

    原本公子最为倚重的张次公和苏建,一个被留在了北边朔方,看着那些匈奴人不让他们乱动弹。

    另外一个则是被派往了西边,护送王恢,也不知道现在走到了哪里。

    这两个人如今都不在曹襄身边,保护公子安危,这么重要的任务,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赵来喜的心里可谓是又担心又兴奋。

    “这些匪徒形势不明,而且公子在路上的时候不是也说过吗?这些匪徒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便鼓捣出这般动静,其幕后定有高人指使。”

    “难道他们就不会故意在南边搞出动静,实际已经将主力,都转移到了北边来了。”

    赵来喜说的时候,脸上煞有其事,曹襄听着这些话都微微一愣,随后又笑了起来。

    “你呀,你呀,你这脑子里都是跟谁学的?”

    赵来喜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这些主要由灾民组成的流寇,其核心的诉求就是有一口饭吃。

    如今整个河南的兖州地区招了灾,青州是这些灾民聚集的第一个地方,也是能够让这些灾民获得粮食的地方。

    正是因为青州有粮食能够让这些灾民吃上一顿饱饭,所以这些灾民才会在青州起事。

    不过观察这几天青州方面的军报,这些灾民并没有打算在青州落地生根的意思,而是和最普遍的流寇一样准备流窜。

    属于是祸害完一个地方,就去另一个地方继续祸害。

    所以摆在这些灾民眼前的路,无非就是南下和北上两条,两条路都能够让他们找到东西吃,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其实区别不是很大。

    只不过南边的山林居多,更便于他们躲藏,如果真如自己所分析的那样,这些人背后有高人指使,那他们北上渡河的概率就不会很大。

    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就是了。

    可即便他们真的北上度过黄河,那去的也是清河,清阳这些冀州东部的地方。

    怎么说也不可能飞到邺县,这种地处冀州西南边的城池了。

    赵来喜的担心虽有些多余。

    但看到他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仍然能够主动动脑子去想问题,曹襄还是颇为欣慰的。

    “不用着急,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一会儿就知道了。”

    曹襄说着,外面就有人敲响门板,随后走了进来。

    “四海酒坊邺县分坊掌柜邓通,见过公子。”

    “起来吧。”

    曹襄挥了挥手,道:“不着急,慢慢说。”

    “谢公子赐茶。”

    分坊掌柜起身走到旁边跪坐,将小桌子上的茶盏捏在自己的手里揉搓着,道:“得知公子要来治理黄河水患,小人不敢怠慢,按公子吩咐,立刻着手在邺县周围大肆购买圆木以及找人制作沙袋,当今在城郊已购得圆木一仓,沙石袋子三仓,至今日仍有圆木和砂石袋子入仓。”

    “做的不错。”

    曹襄点了点头,这些不说遍布在全国各地,但也算是有些网络的四海酒坊,是曹襄敢于当下如此重任的最大底气。

    有这些人在地方经营的关系和资金效力,曹襄则不需要太过依靠朝廷的输送能力。

    汲黯,郑当时两人之所以会被多方掣肘,在地方上做事百般不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太过依赖朝廷。

    不能说依赖朝廷不对,但当你想做的事情完全都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上,那其他人如果想要在你干活的时候跟你使绊子,那太简单不过了。

    “粮食如何?”

    “官府把控粮食把控的比较严,其他好多地方都已经禁止粮食的大规模售卖。小人前来之前,仅有12万石收入仓库可为公子所用。”

    “12万…”

    曹襄忍不住皱了皱眉。这个数字着实是有点太少了。

    就算是以灾民的赈济量,这些粮食能够10万灾民吃上小三个月。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灾祸,这些粮食说不定也就够用差不多了。

    可如今这里是黄河水患,遭灾的人何止10万?

    “看来这些人动手还是挺快的嘛。”

    曹襄摇头冷笑了一声。

    官府限制粮食的大规模售卖,口头上肯定说的是为了要拿去赈灾,占据了所有的大义名分。

    但真落实到实处,这些粮食到底是拿来做什么的,只有这些当官的人自己心里清楚。

    救灾?要是这些人真的是一心为了救灾,那也不至于自己过来了。

    “罢了,这些后面我自会处理。”曹襄摆了摆手,“邺县最近可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吗?”

    “回公子,要说不寻常的事情,确有一件。”分坊掌柜挺直了些身子说道:“小人这些天仔细让人盯了城内的客栈,发现最近这五天时间里,城内客栈中许多的上房都被人给定下了。”

    “而且这些房间一定就是一个月。”